导图社区 社会学爱情思维课(沈奕婓)框架
关于社会学爱情思维课(沈奕婓)框架的思维导图,我也一直在努力看怎么能够把这些关于爱情的话题能够更系统化地,能够给到我的学生们,给到我的朋友们。我们花了大半年时间来磨这一门课,真的这个过程我觉得几乎要把我自己给掏净了。
编辑于2023-05-02 05:55:30 浙江省社会学爱情思维课(沈奕婓)
先导片:爱情勇敢者的游戏
沈奕婓
头衔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
复旦大学博士
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社会学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
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
哥本哈根大学客座教授
复旦大学十大“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社会学系
研究方向
社会性别
家庭社会学
情感社会学
等等,都跟亲密关系,尤其是跟爱情紧密相连
那种PUA用的方式跟我们一些比较糟糕的父母所用的方式是很像的
越是自信的男生,越能接受主动的女性
A罩杯B罩杯大家觉得太小,C罩杯D罩杯大家又觉得太大。在中国我们女性根本就没有一个刚好的罩杯
有时候我们女孩子根本就不想谈姐弟恋,觉得弟弟太幼稚。 但是有没有想过,幼稚的人其实也是更勇敢的人。
出轨的男性,在他爱的时候不是说爱上了一个你的更高阶版本。 其实他只是爱上了在婚姻里所没有的东西,这其实很不公平
课程主旨
我也一直在努力看怎么能够把这些关于爱情的话题能够更系统化地,能够给到我的学生们,给到我的朋友们。我们花了大半年时间来磨这一门课,真的这个过程我觉得几乎要把我自己给掏净了。因为我们这一门课程想从社会学的视角去解决爱情的难题
这一门课程,其实一个特别重大的一个话题是不仅是希望教给你爱情的方法,还希望教给你如何在爱情里成长成更好的自己,对自己更满意的方法。 我觉得这个是我们这门课做的一个初心
第一课片段试看 新旧爱情脚本:为什么今天爱情变难了?
我们总共分了八个模块 每一个模块都有一些我们精心的设计
而在这第一个板块里面,我们特别想给大家讲清楚的就叫“爱情脚本”
这个词在这个板块里你会反复听到 甚至你会觉得,这词到底什么意思
其实爱情脚本,就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文化所确定的一整套有关爱情的机制。 它决定了 其实我们在什么时间段遇上一个人是合适的,什么样的人是我们最合适的伴侣,什么样的感情我们被看成是好的,我们什么样的一种情感生活是得到所有人赞赏的。
当我们讨论爱情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经常最困惑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父母经常会催婚。他们会不断地是希望我们早点结婚。我们会跟父母有很多的冲突。 比如说时间,你会发现我们父母希望我们读大学之前绝对不能谈恋爱,读大学的时候谈恋爱不能影响你的学习,但是你一毕业希望你马上能找个人结婚,马上就能够进入到正常的恋爱的环境里面。我们完全不考虑这中间其实你是需要学习的
从地点来讲,我们的父母都希望是跟文化更相近的,比如说上海人喜欢包邮区。江浙沪三个地方我们觉得文化更相近,但是他们并没有考虑说其实差异越大有的时候吸引力就越大。
在评价方面,你会发现我们父母评价我们嫁得好不好是跟隔壁老李家去比较的,如果老李家的女儿嫁得比你更好,我们父母就很受伤。如果我们嫁得比隔壁老李家还要好,父母就会觉得很棒。
这一系列的概念都跟父母所处的时代, 他们拿到的爱情脚本有关
但是我们今天的女性,我们改变了,我们的脚本其实变化了。 我们从家庭领域走出来了,我们变成了独立的女性,我们能自己生活得很好。 我们的目标已经不再是找一个人让我生活得更好,而是说 我如果结婚,能让我过得更好,所以我才会去结婚,它不再是种宿命,它是种选择
第二个时间角度讲,我们会觉得爱情该发生的时候就发生,而并不一定是说非要在某个时间段,而地点 信息化时代地球就是个村。你说地域能够影响多少呢
在人物方面,你会发现我们在乎对方的长相,至少他长在我的审美点上,要是长得实在我不喜欢那我肯定不能接受。而这一点对你父母来讲完全不是个问题。 在角色上面,我们更强调平等,而不再是所谓的男主外女主内。我们强调要各自成长。
在评价体系上我们也变了,你会发现我们生活在城市里面,陌生人的社会,我觉得好才是好的。
比较一下两个脚本 你会发现爱情的旧脚本所有的出发点,它其实是从家庭的利益至上来出发的,所有的考虑是从家庭怎么能走得好,整个的我们的各自的生活变成一个整体怎么走得好。 但是爱情的新脚本,它所有出发点变成 我怎么好,是从我个人的利益角度出发的。即使我结婚,也是希望婚姻能对我有好处。而不是 我怎么让婚姻变得更有好处。 这是新旧两个脚本巨大的差异
我们今天的困难就在于说,其实我们对于这两个脚本的这种差异和冲突,并没有足够的认识,甚至很多时候我们是两个脚本混杂在一起的。 因为我们今天的中国的现代化被称之为“压缩的现代化” 什么意思?就是我们用了40多年或者70多年,我们发展人家几百年的经济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得很快,可是我们的文化是有滞后性的,它不见得能够马上跟得上。 有不同脚本的人共存在一个社会里面,你会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要平衡新旧脚本之间的冲突,我还有一个必须要面对的冲突 是男女两性爱情脚本的差异
我们来展开说说
男性
在传统的角色里面,男性是一个挣钱养家者,他是给整个家庭提供保护。 然后他不太需要做很多照顾人的工作,回到家里他是一个权威 但对女性来讲你是个被保护者,你是一个没有挣钱能力的
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男性的脚本没有改变 今天的男性 我们对你的要求依然是要挣钱养家
女性
对女性来讲,她的角色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她不仅仅只待在家里,她还走出家门了 既然她也经济独立了,她也自己有自己保护自己的能力了,为什么还需要你来保护我,我为什么还要遵循你的权威,我为什么还要服从。甚至那种牺牲的美德 我为什么还要去坚持它
“追求自我”的概念在女性文化中非常普及,但男性却对此不是很敏感
现代女性,她的角色开始追求“自我” “自我”这个概念“遇见更好的自己”等等这样的词汇在女性的文化里是非常普及的。 但是我们的男性,因为(角色)没有改变 所以男性是不可能意识到我需要去跟潮流的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间张李玺教授就提出来了。她说在女性角色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男性的角色任然维持了原有的状态。而社会对女性任然持有非常传统的角色期待 男女两性之间的角色期望的错位 就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
张李玺 中华女子学院前院长
从事妇女学教学和性别研究工作。
出版《角色期望的错位:性别关系与婚姻冲突》《女性学心理学》
当我们面对这种角色错位的时候,你会发现每一个人其实都有功利的意向的 因为你考虑自己的利益,所以不要简单的认为爱情旧脚本就是不好的,新脚本就是好的。其实不是的
男女都在脚本里挑选了对自己有利的部分, 最后就会变成性别的双标
对双方来讲,爱情的旧脚本和新脚本里面都有吸引人的地方
男性
比如说对于男性来讲,他在爱情的旧脚本里就发现 如果女性温婉贤惠、顾家那多好,他能够继续扮演传统的照顾者角色。我需要这样的一个妻子
但新脚本里面,也会有好处。她独立自主、她有工作有文化,我带着出去还挺有面子
所以你会发现,男性会把旧脚本里好的东西拿过来,把新脚本里好的东西也拿过来
女性
对于我们女性来讲,也有这样的取向 你想一个男性能挣钱养家,能够提供很好的经济实力,当然也很好
所以爱情旧脚本的东西我们也要,但是我们也要自己的独立自主、我要有话语权、我要有自主性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很希望把两个脚本里好的东西都拿进来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很想在最后总结的时候就告诉大家 我们怎么应对爱情的难
模块一:我们这代人的爱情新问题
第一课 新旧爱情脚本:为什么今天爱情变难了?
第一课 问答:父母催婚的背后真相
第二课 替代成本:今天,爱情让我获得什么?
第二课 问答:为什么我是母胎solo?
第三课 爱情四象限:今天好的爱情是什么样子?
第三课 问答:PUA为什么会奏效?
第四课 契约与风险:今天可以不要婚姻吗?
第四课 问答:性忠贞很重要么?
第五课 每天30分钟的爱情:现代女性的事业和爱情
第五课 问答:该不该辞职回老家找对象?
模块二:新脚本里如何进入爱情
第六课 亲密关系谱系:母胎solo如何进入爱情?
第六课 问答:先有性关系,再有爱情?
第七课 爱情新脚本中存在Mr.Right吗?
第七课 问答:怎么定义渣男?
第八课 梯度理论:A女如何进入爱情?
第八课 问答:”下嫁“真的是嫁给了爱情么?
第九课 新脚本下女性如何主动追求爱?
第九课 问答:好看的女孩没人追?
第十课 如何走出原生家庭进入爱情?
第十课 问答:进步就是一代人替代一代人
模块三:新脚本里,爱的能力等于处理差异的能力
第十一课 社会性别:两性的脑回路真的不一样吗?
第十一课 问答:男女对立何时休?
第十二课 差异的价值判断:爱情死得快的本质
第十二课 问答:什么是真正的宽容?
第十三课 三个方法减少价值判断的伤害
第十三课 问答:你舍得为爱改变吗?
第十四课 价值底线:什么是“三观一致”?
第十四课 问答:三观不合是分手的借口?
第十五课 差异的价值:如何让差异促进爱
第十五课 问答:为什么“强势”的女性让人讨厌?
模块四:“我们”和我:爱情的连接和自我的独立
第十六课 独立和连接的矛盾:爱情新脚本里的独立自我
第十六课 问答:分床睡的夫妻还爱着吗?
第十七课 权责利统一:区分你、我、我们
第十七课 问答:我应该帮男友还债吗?
第十八课 关系外显:爱情里的金钱
第十八课 问答:婚房首付应该谁出?
第十九课 福利、自由和德性:爱情不是零和游戏
第十九课 问答:为我花钱是爱我的表现么?
模块五:爱情新脚本里的长期关系
第二十课 加法关系:不用激情和亲情要求长期的爱情
第二十课 问答:什么才是有趣的灵魂?
第二十一课 长期关系里的三大误区
第二十一课 问答:我不想“演”了怎么办?
第二十二课 失去价值的处女情结:长期关系里的性
第二十二课 问答:开放式关系真的可行么?
第二十三课 底线和琐事的二八原则:长期关系里的冲突
第二十三课 问答:男朋友老跟我讲道理怎么办?
第二十四课 婚姻里的代际关系:从两个人到两个家庭
第二十四课 问答:彩礼,要还是不要?
第二十五课 亲密关系的集合:两性关系之外的亲密关系
第二十五课 问答:异性间存在纯洁的友谊么?
模块六:长期关系里的危机
第二十六课 日久生倦:除了忍受和分手还有第三条路
第二十六课 问答:分手后我们能做朋友吗?
第二十七课 跳出家暴:别把控制当成爱
第二十七课 问答:怎么识别家暴男?
第二十八课 出轨:不一定宽恕,但一定放过
第二十八课 问答:怎么一眼看出会出轨的人?
第二十九课 恐婚: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第二十九课 问答:伴侣恐婚,是因为不够爱我吗?
模块七:打开亲密关系的想象力
第三十课 个体化时代的爱情:最终目的是自我成长
最后几分钟,把话筒递给沈老师的老公
爱情课彩蛋:沟通与实践
彩蛋1.爱与沟通:在爱情里,会勾通有多重要?
彩蛋2.与自我对话:如何找到适合我的爱情脚本?
彩蛋3.短期关系的沟通:怎样成为一个会聊天的人?
彩蛋4.长期关系的沟通:什么样的沟通能有效解决问题?
彩蛋5.改变沟通认知,成为更懂爱的人。
(加课)补充视频资料1 为什么脱单这么难
(加课)补充视频资料2 相亲上
(加课)补充视频资料3 相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