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普心08言语
心理学考研/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导论/第八章/言语,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人的心理现象。 语言是交际活动的工具,言语是交际活动的过程。 联系: 言语离不开语言;语言离不开言语。
针对华东师范大学考纲整理, 认知心理学是研究认知活动的功能、表现、内在结构和生理机制的心理学分支,研究人怎样学习、储存和运用知识的学科。
心理学考研|发展心理学|第四章|婴儿,主要是林崇德的书,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心理学考研|发展心理学|第三章|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育,主要是林崇德的书,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言语
语言
含义
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 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
词的特性
音
形
意
指运用语言工具进行思考和社会交往的行为过程
功能
交际功能
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符号功能
保持和传授社会历史经验的手段
概括与创造功能
是人类进行思维的武器
特征
离散性
语词由一系列离散的数种有限的单元构成的
规则性(结构性)
言语手一定规则约束,只有符合规则才能被接受
创造性(开放性)
有限数量的词语和组合这些词语的规则,便能产生或理解无数的语句
意义性
一个词或一句话,都有一定的含义
任意性
指代性
各个成分都指代一定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
目的性
个体性
社会性
种类
内部言语
特点
隐蔽性
简约性
外部言语
书面言语
随意性
开展性
计划性
口头言语
独白言语
独立性
对话言语
合作性
情境性
简略性
反应性
手势语
生理机制
呼吸器官
气管/支气管/肺
喉头和声带
口腔、鼻腔和咽喉
共鸣器
中枢机制
言语运动中枢
布洛卡区-左半球额叶下回后部
运动性失语症-不会说
电报式言语
言语听觉中枢
威尔尼克区-左半球颞叶上回后部
接受性失语症-说不明白,答非所问
言语视觉中枢
角回-顶枕叶交界
语义性失语症-不能读
书写性言语中枢
额叶中回
失写症-不能书写绘画
结构
音位
区别语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语素(词素)
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是词的组成要素,可跟为自由语素和黏着语素
词
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句子
独立表达完整语义的结构单位
转换生成语法理论
乔姆斯基
语句的两个层次结构
表层结构
实际上听到看到的语句形式
深层结构
试图表达的意思
同一个深层结构可以用不同的表层结构体现,一个表层结构也可以包含多个深层结构
从深层结构转换到表层结构,要通过短语结构规则和转换规则来实现
言语感知
人们对言语的识别而获得信息的过程
听觉阶段
语音阶段
音位阶段
口头言语感知
采用言语清晰度和可懂度来测量效果,研究仪器一般运用语图仪
形式
语音
内容
语义
影响因素
音位的语音特征
语音强度
语音的类似性
噪声掩蔽
与信噪比有关
上下文语境和预期作用
音位恢复效应
语言学知识
句法与语义的作用
韵律特征
书面言语感知
通过视觉系统接受文字材料提供的信息,对字词做出正确判断与分辨
分为
单词再认
文字材料中提取单词的特征
句子阅读
句子及段落意义所含信息的接收
视知觉广度
知识经验
阅读技能的形成
速示法
言语理解
听懂别人说的话或看懂文字材料,即能把握言语表达意思的过程是构建意义的过程, 是一种自上而下加工和自下而上加工相互作用的过程
水平
词汇理解 词汇识别 词汇通达
通过视觉或听觉接受输入的信息并在大脑中揭示词义的过程
单词的部位信息
正字法规则
字母长度或笔画数量
词长效应
字形结构
字词的使用频率
词汇习得年龄
AOA效应:早期习得的词汇加工更快、更准确
语音的作用
语境的作用
语义的作用
低频具体次比低频抽象词识别容易
句子理解
在字词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组成句子各成分分析和语义分析,获得句子语义的过程
句法构建
原则
标准句原则
最小依附原则
偏袒最简单的句法结构
后关闭原则
根据当前的短语或句子增加新的单词,再进行理解
句子的类型
真肯定句>假肯定句>假否定句>真否定句
词序
主谓宾句子容易理解
语境
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
标准句策略
最小依附策略
晚终止策略
语篇理解 文本理解
理解字词句基础上,运用推理、整合等方式解释话语意义的过程
推理
图式和策略
文章标记
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经验
区别: 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人的心理现象。 语言是交际活动的工具,言语是交际活动的过程。 联系: 言语离不开语言;语言离不开言语。
言语发展
儿童言语发展阶段
言语准备期
咿呀学语阶段
6个月后
单词句阶段
1岁后
与自己的动作、表情紧密结合
意义不太明确,语言不清晰,需要根据情景和语调推断
此行不确定,把名词当动词使用
口头言语发展期
有声言语发展阶段
1.5岁
连贯言语发展阶段
2岁
内部言语发展期
6、7-13、13岁
书面言语发展期
二三年级开始,书面赶上口头
理论
言语获得条件作用理论
条件反射说
巴甫洛夫
学习强化说
斯金纳
通过强化2而习得
言语模仿说
莫勒
通过模仿获得
先天言语生成说
有一种先天的特殊言语获得装置能够较快有效地掌握言语
关键期理论
儿童学习某种知识、机能比较容易或其心理的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言语产生 言语表达
人们通过发音器官或手的活动,用言语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或写出的心理过程,包括言语产生、书写产生、手势语
说话
研究方法
语误分析
基于反应时的实验室实验
图-词干扰范式
阶段
词汇选择阶段
语音形式编码阶段
发音运动阶段
马蒂斯
选择意义阶段、句法结构产生阶段、语音产生阶段、运动阶段
安德森
构造阶段、转化阶段、执行阶段
勒韦
概念化阶段、公式化阶段、发音阶段
德尔-水平
语义、句法、构词法、语音
书写
计划阶段
转换阶段
回顾阶段
手边效应(类似舌尖效应)
影响
动机
认知系统
第二言语的学习
双语教育与教学
创造学习外语的良好氛围
利用游戏学习外语
选择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