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乌合之众》思维导图
《乌合之众》(Psychologie des Foules)思维导图,一个民族的生命循环,就是在追求理想中,从野蛮到文明,然后,理想没有了优势,便会走向衰落,然后死亡。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乌合之众》
第一卷 群体的心理
第一章 群体的普遍性特征和群体思维
受整个群体的精神统一支配
可以累加的一般只有愚蠢而不是天生的智慧
责任感消失,每一种感情和行为都具有传染性,易于接受暗示
第二章 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
一、群体的急躁、冲动和易变
二、群体易接受暗示和轻信
同时被数千个目击者证明过的事件,通常与公认记述相差甚远
三、群体情绪的夸张与单纯
群体只是能够将感情升华到极高或下降到极低
四、群体的偏执、专横和保守
很容易对强权俯首称臣
五、群体的道德
极端高尚,极端低劣
第三章 群体的观念、推理和想象力
一、群体的观念
只会接受1.来去匆匆观念;2.基本稳定观念
二、群体的推理能力
把只在表面上有一点相似的事物混合一起,同时让具体的事物普遍化,没有鉴别真伪的能力
三、群体的想象力
活跃又敏感
第四章 群体信仰的宗教形式
宗教感情固有特点:残忍的偏执、盲目的服从、狂热的宣传
无神论者同样会表现出属于宗教感情特有的偏执
宗教信仰可变,宗教感情不变
第二卷 群体的意见与信念
第一章 群体的意见和信念的间接成因
一、种族
二、传统
代表民族过去的欲望、感情和观念,群体会坚守传统的观念,极其顽固。
三、时间
是最有力的因素之一
四、政治和社会制度
能决定各民族命运的,不是政府和制度,而是他们的性格
五、教育
掌握一些派不上任何用场的知识,反而成为促进人们造反革命的因素。(应试教育)
第二章 群体意见的直接成因
一、形象、词语和口号
名称的威力足以将一些最可恶的事情改头换面;统治者需要拥有驾驭词藻的能力
二、幻觉
比起真理,人们更崇拜充满诱惑力的谬误;推动民族发展的主要原因,永远不是真理,而是谬误
三、经验
几乎是唯一能让真理在群众中生根,和让过于危险的幻想破灭的手段;需要反复出现
四、理性
能够激励人类走向文明的是幻觉引起的激情和愚顽,群体不受理性指引
第三章 群体领袖及其说服方式
一、群体的领袖
占据群体灵魂上风的不是对自由的渴望,而是他们甘愿成为奴才的愿望
二、领袖动员群体的手段
1.断言;2.重复;3.传染
三、名望
可以阻止我们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麻木我们的判断力;成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第四章 群体信念和意见的变化范围
一、牢固的信念
一个民族想要转变信仰,但又不破坏它全部的文明,还没有哪个民族能做得到
二、群众意见的多变
当今变化多、反制约政府的原因:
1.之前的信仰逐渐没有影响力
2.群众势力强大,越来越没有制衡这种力量的势力
3.信息的发达将各种对立的意见持续不断地带给群众
第三卷 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
第一章 群体的分类
一、异质性群体
任何特点,任何职业(民族) 1.无名称群体(街头群体)2.有名称群体(议会)
二、同质性群体
相同的派别、身份团体、阶级
第二章 所谓的犯罪团体
同样易受怂恿、易变,易轻信别人,把好或坏的情感夸大,表现出一种道德的行为感,和群体的率直特性和幼稚的正义感
第三章 刑事案件的陪审团
无法用个人取代的团体,只有他们可以缓解法律无情;打动陪审团就等于获得胜利
第四章 选民群体
在平等的时代人们无法相互信任,但却很依赖公众的判断力,但真理不会因为人数优势而存在
第五章 议会
意见的简单化、极端化
易受暗示、涉及自身利益除外(但也有极度亢奋的时候)
有名望的领袖的带领和影响(越夸张、极端狭隘的演讲影响力越大)
一个民族的生命循环,就是在追求理想中,从野蛮到文明,然后,理想没有了优势,便会走向衰落,然后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