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政策与法规
教育法律法规 清华出版社 郝世文 前五章内容,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动准则。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教育政策与法规
教育政策概述
教育政策的定义
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动准则。
教育政策的基本特征
利益倾向
目标倾向
合法性与权威性
功能多样性
价值相关性
过程及阶段性
议题确定®政策决策®政策执行®政策评估
教育政策的执行
教育政策的执行过程
1.准备阶段
2.宣传阶段
3.试点阶段
4.推广阶段
5.合法化阶段
这个过程并不一定是每项政策都需要经历的。但有些政策最后确实需要上升到法律地位,以确保其权威性和改革的长久性保证改革效果的持久性。
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关系
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联系
(1)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都是国家管理教育的重要手段,都是在教育活动中应予遵循的行为准则与行为依据
(2)-般说来,教育法规)尤其是教育法律,建立在教育政策的基础上,成熟稳定的教育政策会被立为教育法律。
(3)教育政锁的实施需要“法”的保障。只有合法化的教育政策才能成为真正可供遵循、实施的政策,同时政策实施的全过程都要依法进行。
(4)教育政策的制定应以法律为依据法律规定了政策不可能涉及的具体内容。
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区别
1.基本属性不同
2.制定的机关和约束力不同
3.制定的程序不同
4.表现形式不同
5.实施方式不同
6.稳定程度和调整范围不同
具有长期性,稳定性,不宜随意变动
7.公布的范围不同
教育法概述
教育法的含义及特性
教育法的含义
广义
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教育法是国家意志的结果,制定或认可是教育法的形成方式。
教育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强制性是教育法的本质特征。
教育法是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法律性社会关系的行为规则。
狭义
主要是指调整教育行政关系的法律的总称,把教育法看作行政法的分支,把教育法所调整的对象限制在教育行政关系方面
教育法体现的基本准则
公益性,教育法存在的基础
平等性,教育权与受教育权得到保障的前提
终身性,受教育者发展的需求
教育权与受教育权
教育权
概述:教育权是指负有施教责任的权利主体,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对施教对象(基于自愿或者被强制)进行教育指导的一种权利。
国家教育权
国家教育权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依法对教育行使的领导和管理的权力。
学校教育权
学校教育权是指国家赋予学校为实现其办学宗旨,独立自主的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
家庭教育权
家庭教育权是指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对他人发出教育方面要求的权利。
社会教育权
现代各国法定的社会教育权一般包括除国家和家庭之外的各个社会主体依法享有的从事教育活动的权利。
公民的受教育权
含义
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它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公民在受教育方面可以作为或者不作为,或要求他人为保障其受教育权而作为或不作为的能力或资格。
内容体系
《教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七二)按照国家 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四)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五)法律、 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教育法的渊源与体系
教育法的法律渊源
法律责任与法律救济
法律责任
广义的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同义,如每个公民都有遵守法律的责任(义务),人民法院有责任(义务)保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等。狭义的法律责任是指因违法行为或其他法律规定的事实的出现一定主体应当承担的不利后果
特征
1.法律规定性
法律责任必须以具体的法律规定为前提及法律责任,是由国家运用法律形式事先予以明确规定的要求必须实施的法律行为模式。
2.国家强制性
法律责任的追究和实现均以国家强制力作保证,它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是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有力手段。
3.条件性
法律责任以违法行为和法律规定的事实为条件。
类型
刑事法律责任
是指行为人因违反刑事法律规范,由司法机关依法强制其承担的刑事法律后果。
特点
因果性,严厉性,法定性,罪责自负性,强制性
民事法律责任
是指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法律规范而应当依法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它主要以恢复被损害的权利和利益为目的。
民事法律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允许当事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协商解决;民事法律责任具有补偿性。
行政法律责任
是指行为人因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而应当依法承担的行政法律后果。
法律责任分类
教育法对法律责任的规定
与教师有关的法律责任
1.污辱,殴打,报复教师的法律责任
2.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法律责任
3.教师不履行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