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世界现代设计史
世界现代设计史的思维导图,整理了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美国工业设计、消费时代、后现代设计运动等知识,大家可以学起来哦。
编辑于2023-05-12 10:34:20 江苏省世界现代设计史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总特点
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工业迅速发展带来的工业产品没有良好的设计
工艺美术、新艺术、装饰主义运动无法解决工业发展带来的问题
现代都市和建筑没有可依据的模式
现代设计不是少数人一厢情愿的、而是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的必然产物
设计形式
功能主义:设计以功能为中心、而不是形式
形式上提倡无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
建筑六面体
钢筋混凝土、柱承重结构
标准化原则、预制件拼装
反装饰注主义立场
中性色彩设计
敞开的空间、尽量减少隔断
节约费用开支、打到经济实用的目的
德国-格罗皮乌斯
现代主义设计的奠基人
经历
真正玻璃幕墙建筑-法格斯工厂大楼
德国科隆德意志工作同盟总部大楼
真正意义设计学院包豪斯设计学院
设计思想
设计为所有人、要经济、预制件拼装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建筑产品之美在于设计师的水平、不在于装饰
功能决定形式、形式从属功能
德国-密斯凡德罗
现代主义建筑著名大师
改变了世界建筑的面貌
设计思想
less is more
少:针对繁琐的古典装饰
多:大工业生产条件下简洁而丰富的效果
上帝在细节之中
重视细节
作品
魏森霍夫现代建筑展
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巴塞罗椅
西格拉姆大厦
法国-勒柯布西耶
法国现代建筑设计大师
设计理念
强调机械美学
人类生活的环境都是机器
强调数学计算和几何计算为设计出发点
强调科学性、理性设计
设计思想
50年代前合理主义、功能主义
50年代后表现主义、现代主义
现代建筑六要素
1.柱承重
2.建筑脚下留空、形成六面体
3.屋顶平面花园
4.室内敞开、减少墙体隔绝
5.立面没有装饰
6.窗户长条(不承重)
芬兰-阿尔瓦阿尔托
北欧现代建筑学之父
信息理论
设计要有信号特征和传递信息的功能
表现主义
现代设计衰落之后、设计的表现主义
人文主义
材料自然、有机形态、自然光照明表达设计对人心里的关注
包豪斯
过程
魏玛、德绍、柏林
校长
格罗皮乌斯、汉斯迈耶、密斯凡德罗
课程
康定斯基点线面、保罗克利速写、伊顿色彩
学生
马谢布鲁尔
瓦西里椅子
德意志工作同盟
由穆特修斯和贝伦斯等人成立的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旨在促进德国设计师与工厂合作,推动德国工业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核心人物是彼得贝伦斯。
创立者
穆特修斯
工作同盟开创者、德国现代设计先驱
设计理念
客观标准化
功能主义
贝伦斯
德国青年风格的代表人物,是德意志工作同盟的核心人物,为德国通用电器公司设计世界第一个企业形象标志
设计理念
功能出发,抛弃繁琐装饰
注重简洁功能良好、追求设计形式简约
俄国构成主义
最早出现在雕塑领域的一种前卫艺术和设计运动
设计思想
标榜艺术的思想性、形式性、民主性
认为技术和艺术不可分、结构是设计的出发点
风格特征
简单非具象
圆形、矩形、直线
新技术、新材料
摆脱代表性之后自由单纯的功能表达,以结构的表现为终结
代表人物
马列维奇
立体主义未来主义为基础
塔特林
第三国际纪念塔
荷兰风格派
简述
属于荷兰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由画家、设计师、建筑师松散集体
由杜斯伯格编辑的《风格》是风格派运动的中心
设计思想
坚持艺术、建筑、设计的社会作用
认为普遍化特殊化、集体个人之间有一种平衡
坚信艺术设计能改变未来,改变人生活和生活方式
有一种浪漫理想的改变机械主义和新技术风格的乌托邦精神
代表人物
理论奠基人:杜斯伯格
主张:艺术抽象简化、数学机构反对印象主义和巴洛克形式
设计元素:直线、矩形、方块,元素的理解
蒙德里安
红蓝黄构成
里特维德
元素原理运用到家具和建筑之上
作品:红蓝椅、抛弃所有取现,虽然不舒服,但是证明最终形式取决于结构,促进家具的批量化生产。
美国工业设计
流线型运动
解释:空气动力学术语,流线型物体在高速运动时能降低风阻
兴起原因
大萧条后,需产品外形改变来占领市场
技术进步,流线型外观成为可能
有机形态比几何形式更容易接受
美国文化象征,许多公司愿意制作,并流行于世界
特点
表面整洁,少有装饰
外形简洁、稍有棱角
线条连续、直线曲线
金属镀锣、建筑玻璃砖
优缺点
优点:提高速度、降低能耗
交通工具
缺点;运用泛滥、纯粹形式
例如冰箱
贝尔盖迪斯
提出流线型风格
沃尔特提格
柯达相机
雷蒙德罗维
设计特点
简单美观
经济耐用
充满活力
形式追随市场
作品
设计包含万物、可乐瓶、协和式飞机内舱
亨利德雷福斯
汽车行业有计划废止制
通用汽车公司和设计师厄尔提出的
为了促进汽车行业的销售和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三种
功能
款式
质量
消费时代
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
背景
战后和平、促进经济、加大贸易、美国变味、提高设计
贡献
促进工业理性、奠定科学的教学体制、贯穿系统设计、影响其他国家,让德国形成理性可靠高品质功能化。
校长
1.马克思比尔
形式服从功能
2.托马斯马尔多纳多
注重理性科学,分为理工型、艺术型两大类
院系
产品设计、视觉传播、建筑、信息、电影
系统设计原则
杂乱环境秩序化、纷乱物体加联系,形成关联性和系统性
核心:理性主义、功能主义
布劳恩原则
通过布劳恩公司,设计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
教育模式
核心:设计建立于科学技术、培养科学型设计师
影响
意义
1、设计社会为中心(对比美国)
横向
2、解决问题为核心(对比艺术)
纵向
3、教育建筑为中心
4、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提高了国家设计水平
局限
过度理性、忽视人基本心里需求
产品简单、刻板
马克斯比尔
设计特点
平面空间划分、方格基本单位、数学几何排版、平衡对称互补
迪特拉姆斯
设计特点
功能主义、系统设计、less is good
设计十大原则
创造性、有用美观、易懂流畅、诚实耐用、精准环保、尽可能少
埃罗沙里宁
设计特点
早提理性严谨、后期有机理性、提出有机现代主义
作品
肯尼迪国际机场美国环球航空公司候机大楼
马铃薯薯片椅
子宫椅、郁金香椅
设计批判理论
维克多帕帕纳克
《为真实的世界设计》
设计为所有人(第三世界、残疾人)
设计节约(考虑资源问题、为保护地球资源服务)
人体工程学
定义:是一门研究人类和系统内其他因素相互关系的学科,将研究的理论、原则、数据、方法应用到设计中去,以优化人类行为和提高系统的总体表现。
宗旨:研究人与人造物之间的协调关系,寻找最佳的人-机协调关系,优化人-机之间的互动、保障安全效率和最佳表现
目的:提高人类工作活动的效率、提高人类追求的价值(卫生、安全、满足)
建筑国际主义风格
是以现代主义为基础、设计具有简单、反装饰、系统化的特点。
设计方式受less is more,后变为减少主义特征
现代主义与国际主义风格区别
相同点
简单、反装饰、理性化、系统化
不同点
现代主义,功能第一、形式第二
国际主义,形式第一、功能第二
保罗兰德
纽约平面设计
功能理性主义、设计有趣活泼、引人注目、让人开心
后现代设计运动
兴起原因
打破现代主义的乏味
山崎实建造的低收入住宅区很乏味
迎合市场多元化需求
形式特征:
历史主义、装饰主义
历史中吸取各种各样的装饰
折中主义吸取历史
对历史风格进行拼接
娱乐性、装饰细节含糊性
作品戏谑、调侃、设计含糊
罗伯特文丘里
less is boring
母亲之家
英国波普
兴起:英语popular,某些大众形式的知识分子的文化,是以年轻人为主的大众形式设计,以新艺术运动、装饰主义运动、未来主义等吸取设计灵感,创造诙谐幽默的产品,来打破现代主义的单调乏味,迎合市场的需要。
作品:玛丽匡特迷你裙、
意大激进设计
反对意大利主流奢华和国际主义单一风格
反对现代主义、提产坏品味,非正统
认为产品应该是短命的、时刻被更新的
意大利-孟菲斯集团
通俗大众、开放式、功能新解释、材料以人文含义、装饰不是罪恶(对标功能主义的“装饰就是罪恶”)
用艳俗的色彩、戏谑的形式对传统现代设计进行恶搞
德国-新德国设计
不追求商业、基本追求艺术创作
打破艺术界限、打破理性功能主义统一的局面
特点:追求扭曲、非对称、作品功能少,两条腿椅子来挑战现代主义设计
高科技主义
高:高品位
强调工业技术的特征
为上层人设计,脱离大众
特征:强调精细技术结构、讲究工业材料和工业技术的运用,夸张处理形成符号效果,将工业构造和机械部件给予美学价值,打到工业化象征性特点
过渡高科技主义
调侃高科技主义,就是拿高科技主义开玩笑
其他重要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指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为提高工业化设计水平而形成的设计,由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的文化、政治、语言、传统的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有强烈共性的设计形式
具体风格:现代主义与传统设计文化相结合,既注重产品的实用功能,又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因素,同时又避免刻板的几何形式,是一种富有人情味的现代美学。
设计具有大众化民主传统
强调有机设计和产品的人格化
提倡低成本又高雅的合理设计
运用自然条件设计(木材质量好)
注重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日本现代设计
意大利现代设计
装饰主义运动
新艺术运动
法国-六人集团
巴黎新艺术运动设计组织
吉马德的自然主义地铁入口
法国-新艺术之家
出版商西格弗里德宾巴黎开办的新艺术之家
宣传日本艺术和工艺美术
主张回到自然、强调要有机形态
比利时-亨利凡德威尔德
比利时新艺术运核心人物
主张
艺术与技术结合
保持材料的天性
设计合理、工序清晰、材料准确
缺点不惨成标准化
科隆论战
主张标准化的穆特修斯
不主张标准化的亨利凡德威尔德
比利时-维克多霍塔
塔赛旅馆
西班牙-安东尼奥高迪
西班牙著名建筑大师
主张
1、阿拉伯摩尔主义
文森公寓
2、新哥特式和新艺术风格混合
圣特雷斯修道院
3、有机主义
圣家族教堂
创作就是回归自然
苏格兰-格拉斯哥四人集团
马金托什等四人
主张风格
柔软直线和坚硬高雅的直线混合
评价
为机械化和批量化工业化奠定了基础、迎合了工业的迅速发展、和民主的需求
代表作品
高背椅
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
先锋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家发起的标榜于正同设计和艺术分离
主张
设计为人的现代生活服务
简单直线、几何外形、自然主义
德国-青年风格
德国的新艺术运动
主张
反对机械化和工业化
重视自然主义的装饰特点
曲线流畅的有机形态
几何造型和注重功能的倾向
工艺美术运动
约翰拉斯金(英国)
威廉莫里斯(英国)
弗莱克莱特(美国)
美国本土建筑开创者、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美学思想
设计理念
自然主义、有机主义、中西部草原风格、现代主义
建筑六原则
简练是艺术性的检验标准
建筑风格多种多样
形式与环境协调
色彩与环境搭配
建筑材料的本质表达
建筑精神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草原风格
环境和建筑形成整体
室内空间舒展
自然材料
底层设计
贡献
继承路易斯沙利文、提出有机建筑理念
打破传统建筑六面体概念、主张空间内外贯穿
工业化材料的运用和新技术的利用(钢筋混凝土和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