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俄国—苏联—俄罗斯的学前教育
俄国—苏联—俄罗斯的学前教育的思维导图,介绍了沙皇俄国的学前教育、苏联的学前教育、俄罗斯的学前教育。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俄国—苏联—俄罗斯的学前教育
沙皇俄国的学前教育
教育机构的发展
1763年,莫斯科开办第一所教养院和产科医院
1837年,彼得堡一所名为“劳动妇女救济院”的慈善机构开办了一个“收容所”
1860年,俄国设立了第一个幼儿园
1871年,彼得堡创立的福禄贝尔学院成为俄国最早的学前教育师资培训机构
1845年,彼得堡开办了第一所乳婴期儿童托儿所
代表人物及教育主张
别茨考伊
帮助拟定俄国国民教育组织草案,请求为”弃子孤儿“开设教养院
《从初生到少年期的儿童教育论文选集》,教育改善社会、禁止体罚,重视德育和体育
儿童的三个年龄阶段,2岁前由保育员照管,2岁后转入”公共活动室“
福禄贝尔
学前教育刊物《幼儿园》
福禄贝尔教育协会的成立,以及福氏幼教理论运动
乌申斯基
编写的教科书《祖国语言》《儿童世界》一直是广大儿童的初级读本
儿童教育思想:教育的民族性原则;要求重视对祖国语言的掌握,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感和责任感;重视本国语文、历史、地理的学习
苏联的学前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苏联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制度的确立
1917年,苏联公布《统一劳动学校规程》和《统一劳动学校基本原则》,将学前教育系统作为构成整个学校制度的要素之一
1919年第八次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解放妇女建立托儿所 幼儿园等学前教育设施网
1926年~1929年 ,虽然进入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企业附设的学前教育设施增加了两班工作制和三班工作制
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学前教育设施爆发性增长
1938年教育人民委员部制定了《幼儿园规程》和《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统一了学前教育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
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
1918年,彼得堡建立了学前教育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培养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学前教育专业高等学府,还具有学前教育理论研究中心的功能
1919年,在克鲁普斯卡娅指导下,在莫斯科成立了共产主义教育研究所,之后第二莫斯科大学也设立了学前教育系,培养学前教育干部和教师研究人员
1919年~1928年 莫斯科举行了四次全额学前教育代表大会,推动苏联学前教育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学前教育
托幼一元化的发展(第一次学前教育改革)
1959年5月21日 苏联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前教育制度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发展学前儿童设施及改善学前儿童的教育和保健工作的措施》
1959年以后“托儿所—幼儿园”逐渐成为苏联学前教育机构中的主要类型
1973年,最高苏维埃会议第六次会议通过《关于苏联及各加盟共和国的国民教育立法的基础》
《幼儿园教育大纲》的制订(第二次学前教育改革)
1947年~1950年,确认将教学作为学前教育的手段之一,决定于1951年开始在幼儿园引进教学
1962年苏联公布了全新的统一综合的 《幼儿园教育大纲》,两次修改后的大纲可谓是世界第一个综合的婴幼儿教育大纲,对苏联托幼机构产生深远影响
《学前教育构想》的提出(第三次学前教育改革)
1989年,苏联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和公布《学前教育构想》
改革重点:偏重智力的发展趋势 强调儿童个性全面发展 提出了新的“个性定向式教育策略”
学前教育构想确定了苏联幼儿园改革的基本原则,明确了苏联学前教育改革的方向
苏联学前教育特征
国家统一领导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教育和保育紧密相连
教学—训导型教学模式
分科教学
俄罗斯的学前教育
俄罗斯学前教育大纲
1992年,俄罗斯出台了教育领域的根本大法《俄罗斯联邦教育法》,指出教育目的,教育目标
1994年~1995年,俄罗斯联邦教育部学前教育司研制了学前教育标准草案,提出改革学习儿童教育目标、教学模式和改善儿童发展环境的要求
俄罗斯学前教育体制的改革
改变国家对教育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僵化模式
充分考虑和尊重民族、地区文化经济发展的差异性
改变了苏联的学前教育机构的封闭式的管理模式
俄罗斯学前教育机构及教育教学
教育机构设置多样化,托儿所、幼儿园、托儿所—幼儿园联合体、家庭托儿所
学前教育机构开始实行新的收费制
学前教育机构中的教学形式以教育人道化为宗旨,利用游戏及合作教育发展儿童积极性
俄罗斯的幼小衔接
俄罗斯幼小衔接提出加强幼小教育衔接的双边措施
反对以牺牲学前利益来换取入园后学习上短暂效益的做法
丰富小学的教育内容 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