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平时查阅,考前速记,七下历史最全思维导图,不看后悔系列,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它是世界第一大洲,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东半球,海陆位置:亚欧大陆的大部,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一起来了解它吧。
本图是七下人教语文第二单元导图,内容汇总了 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孙权劝学,可以直接下载使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历史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隋朝
建立、统一与灭亡
政策
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及度量衡制度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工程
大运河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概况
一河
二长:全长2700多千米;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三点:北抵涿郡,中心洛阳,南达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海河、淮河、黄河、长江、钱塘江
影响: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制度
科举制
背景:魏晋南北朝时,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
建立
隋文帝时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确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影响:是中国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三省六部制
唐朝
建立与灭亡
政策与措施
唐太宗
政治
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职权及决策程序
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经济
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武则天
打击敌对官僚贵族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经济:继续实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及措施,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唐玄宗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盛世局面
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开元盛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
经济繁荣
特点: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农业
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等生产工具
全国各地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手工业
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蜀锦)
陶瓷生产水平也很高(越青邢白唐三彩)
商业
商业繁荣,出现了许多繁华的大都市;都城长安,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长安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排列整齐
民族交往与交融
民族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
唐与吐蕃: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唐穆宗时,唐与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
社会风气
唐朝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
当时的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文学艺术
唐诗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李白: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
杜甫:淳朴厚重,有“诗史”之称。
白居易:通俗易懂,平易近人
书法
颜真卿:端庄劲美,雄浑敦厚《祭侄文稿》
柳公权:方折俊丽,笔力劲健《玄秘塔碑》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绘画
阎立本: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步辇图》《历代帝王图》
吴道子:落笔雄劲,风格奔放《送子天王图》
中外文化交流
双向交流,兼收并蓄
遣唐使: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艺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鉴真东渡: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后有五次,12年,754年抵达日本,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唐与新罗:仿唐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
玄奘西行:贞观初年,玄奘西行至天竺取经。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安史之乱
原因:①政治腐败: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②社会矛盾尖锐: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③各地节度使势力膨胀
影响:①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②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③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力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黄巢起义
原因: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日趋严重,兼并战争不断,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②人民服役繁重,又遇到连年灾荒,无以为生
影响·:虽被镇压,但给以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五代十国
实质
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影响
北方政权更迭,政局动荡;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趋势
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