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隋唐儒学
隋唐儒学,如孔颖达《五经正义》,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成为学子习经和科考的统一标准,并一直影响到元明时期。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在欧洲大陆,以法国为核心和代表 整体上人才最多、最好 形成了政治革命、社会运动。
本图整理了认识论--推理就是加和减、自然哲学、 政治哲学的知识,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魏晋玄学,时期分派有: 一、正始时期,代表人物为何 晏、王粥。 二、竹林时期,代表人物为嵇 康、阮籍。 三、元康一永嘉时期,代表人 物为裴頠、欧阳建、郭象。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唐代儒学
唐初经学的重整
孔颖达《五经正义》
原则
“注宜从经,疏不破注”
影响
很高的学术价值,成为学子习经和科考的统一标准,并一直影响到元明时期。
在规范经文、训诂考订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导致了经学研究和思想文化上的整齐划一,窒息了学术空气,阻碍了经学的发展
陆德明《经典释文》
系统地整理了汉代以来经典文学的音义
选取善本、遍采众说
突破儒家藩篱、兼采道家经典
韩愈
排佛
文化的考虑-华夷之辨
经济的考虑-国家经济利益角度
道统说
儒家传统谱系
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轲
内容
仁义所代表的道德原则
五经所代表的经典体系
礼乐刑政所代表的政治制度
儒家所确定的分工结构以及伦理秩序
具体内涵
仁义
仁:普遍地“爱人”
义:处事合适而得当
道德
道:依着仁义的要求去做
德:仁义本来具足于人的本性之中
道、德具有了确定的伦理内容 仁、义被赋予了形上学意义
性情说
性
内容:仁、义、礼、智、信
品级:性三品
上品之性:兼具五种道德品性
中品之性:五种道德偏差不齐
下品之性:五种道德都不具备
与生俱生
情
内容:喜、怒、哀、惧、爱、恶、欲
品级与性对应
接物而生
柳宗元
元气自动和天人相分
天是自然之存在
天与人不相关
刘禹锡
天与人交相胜
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强弱
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法大行
法大弛
法小弛
李翱
性善情惑
性是情的根据,情是性的表现
人性本善,之所以会不善,是因为情的迷惑
情的善恶取决于情的发动是否“中节(合礼教)”
圣人和凡人同样有性有情 区别在于圣人能保持本性,用情而不溺于情;凡人总是追逐情欲,从而迷失本性。
复性之方
斋戒其心
至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