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八章 正当化事由
2024一本通第八章正当化事由,分享了正当化事由概述、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内容,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这是一篇关于法学.第九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思维导图,24年法硕车润海一本通,包含犯罪既遂、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等。
这是一篇关于法学-第八章 正当化事由思维导图,24年法硕车润海一本通,包含正当化事由概述、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国际经济法:国际货物买卖法律制度
反不正当竞争法
民诉17之二审
第1章 刑法的基础知识
刑法
贫困户动态调整程序
第八章 正当化事由
第一节 正当化事由概述
一、正当化事由的概念
二、正当化事由的种类
第二节 正当防卫
第20条第1款
一、成立条件
起因条件
1.现实性
假想防卫
2.不法性
特征:进攻型、破坏性、紧迫性
(1)不法是指人的不法
(2)不法包括违法和犯罪
(3)防卫人不限于本人
3.侵害性
对故意和过失的不法侵害,都能进行正当防卫 对不作为犯罪可以进行正当防卫
时间条件
1.不法侵害已经开始
防卫装置:(1)手段相当 (2)没有危害公共安全
事前可以安装防卫装置
2.不法侵害尚未结束
财产犯罪有例外
(1)时间具有持续性
(2)现场具有延伸性
3.防卫不适时的处理
(1)故意的防卫不适时,构成故意犯罪
(2)过失的防卫不适时,构成过失犯罪
(3)无故意、过失时,成立意外事件
意思条件
主观条件
1.防卫挑拨不构成正当防卫
2.相互斗殴不构成正当防卫
3.偶然防卫不成立正当防卫
对象条件
1.防卫的类型:侵害人、侵害人的犯罪工具
2.共同侵害的防卫:
3.防卫效果:
限度条件
1.明显超过必要限度(质过量)
2.造成重大损害(量过当)
二、防卫过当
第20条第2款
基本特征
1.客观上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具有社会危害性
2.主观上对造成的重大损害存在过失甚至故意,具有罪过性
3.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特别防卫(特殊防卫)
第20条第3款
1.条文性质
(1)对象条件
(2)限度条件
2.条文解读
(1)严重危及人身安全
(2)暴力犯罪
3.具体内容
(1)行凶
(2)杀人
(3)抢劫
(4)强奸
(5)绑架
四、正当防卫与关键制度的区分
1.判断步骤
判断客观上有无不法侵害→ 是否正在进行→ 质量是否过当
2.质、量是否过当
第三节 紧急避险
(一)起因条件
1.危险的来源
2.现实的危险
(二)时间条件
(三)对象条件
(四)主观条件
1.为了保护非法利益,不允许紧急避险
2.避险的动机不影响紧急避险的成立
(五)限制条件
唯一途径
(六)限度条件
第21条第2款
正对正, 紧急避险损害的法益<保护的法益
1.生命法益
2.财产法益
(七)特别例外的限制
第21条第3款
二、避险过当
1.客观上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即避险行为造成的损害大于或等于所保全利益
2.主观上对造成的不应有损害存在过失,应受到责备
3.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
(一)相同点
1.前提相同:合法权益正在受到紧迫危险
2.目的相同:都是为了保护合法权利
3.责任相同:如果超出限度造成损害结果的,应该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二)不同点
1.危险来源不同
2.行为所损害的对象不同
3.行为的限制条件不同
4.对损害程度的要求不同
5.主体的限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