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外科换药
外科换药相关知识的整理,具体操作步骤:去除敷料、消毒、覆盖敷料、胶带固定、协助患者整理衣物、污物整理并作相应处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外科换药
目的
观察伤口情况
引流通畅
清洁创面
清除异物及坏死组织
促进组织生长
换药指征
伤口愈合需拆线者
需观察局部伤口情况者
需松动拔除或更换引流物者
有异物或失去活力的组织需要清除者
伤口敷料湿或松脱或被污染者
疑有或已经出现的伤口感染、出血、裂开者
换药准备
患者准备
告知
操作目的
可能出现的问题
知情同意
物品准备
治疗托盘
干纱布/棉球
胶布或绷带
换药包
引流条/引流管
伤口用药
无菌镊子/血管钳
医生准备
洗手,戴帽子、口罩
核对患者信息
解释操作目的
帮助病人取舒适体位
充分暴露创面,注意保暖
检查换药包的有效期和完整性
操作步骤
去除敷料
用手揭去最外层敷料
用镊子沿伤口长轴揭掉内层敷料
若敷料粘住创面用消毒剂或生理盐水浸湿敷料慢慢揭
消毒
一把清洁镊子(用于传递无菌物品)
一把污染镊子(用于接触伤口)
持镊法:镊子头保持冲下
清洁伤口:由内向外;污染伤口:由外向内
覆盖敷料
一把清洁镊子(用于传递敷料)
接触伤口的敷料光洁面朝下
内层敷料:皮肤红的闭合伤口,可以用酒精湿敷:肉芽组织,可以敷凡士林纱或生肌油纱;如果肉芽水肿,可以高渗盐水湿敷
胶带固定
垂直身体纵轴、顺皮纹方向、垂直伤口
胶带宽度为敷料宽度的2—2.5倍
引流管处纱布固定处理
需要使用特制的切口纱覆盖,缝线不能暴露在切口纱块外
引流管需要固定时,用胶带捆一圈然后固定在皮肤上
协助患者整理衣物
污物整理并作相应处理
换药次数
术后无菌伤口,如无特殊情况,术后3-5天第一次换药
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每天换药1次
新鲜肉芽创面,隔1-2天换药1次
严重感染或置引流管的伤口,应根据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换药次数
橡皮管引流伤口2-3天换药,引流3-7天拔除或更换
烟卷引流伤口,每日换药1-2次,在术后12-24小时转动烟卷,并适时拔除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