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社工 第九章 社会政策与法规
社工 第九章 社会政策与法规,分享了主要政策与法规内容,社会政策增强执政党执政基础和维护政治稳定的功能。
社工 第八章 社会工作研究,分享了社会工作的概念与功能、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一起来看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社会政策与法规
社会政策的目标及功能
社会政策的含义和特征
熟识
社会性的目标
社会性的价值
基本需要原则
福利性的原则
社会服务与社会治理相结合
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的协调
社会政策的目标
一般考点
满足不了社会成员的基本需要,提高社会生活质量
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整合与社会进步
社会政策的功能
政治功能
社会治理功能
调节各群体利益矛盾功能
增强执政党执政基础和维护政治稳定的功能
社会功能
收入再分配功能
社会投资和社会建设功能
经济功能
调节经济运行功能
激励劳动积极性功能
人力资本投资功能
社会工作在社会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角色
政策倡导者(呼吁、建议)
政策实施者
主要社会政策与法规
核心考点
老年人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获得家庭赡养与抚养的权利
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
获得社会服务的权利
获得社会优待的权利
获得宜居环境的权利
参与社会发展的权利
保障方式: 政府部门、司法、社会组织保护
妇女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主要内容:
政治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文化教育权。平等 劳动和社会保障权 财产权 人身权。生命健康权、肖像权、荣誉权、隐私权 婚姻家庭权。婚姻自主权、生育权、家庭财产权、子女监护权
保障方式: 主管部门,司法,各组织保护
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受教育权
保障方式: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不良行为和犯罪的预防和矫治
孤儿和流浪未成年人的保护与安置
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政策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政策
残疾人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权益保护法》
主要内容:康复权(康复总方针),教育,劳动就业,文化生活,社会保障,环境友好权
保障方式:立法,法制宣传,执法监督,法律服务和援助
婚姻法中有关结婚、家庭关系、离婚及救助措施的规定
结婚的规定
家庭关系的规定:夫妻关系、亲子关系
离婚的规定
救助措施的规定
社会救助政策法规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低保对象界定
申请与审核
医疗救助政策法规
住房救助法规与政策
司法救助政策法规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法规
劳动就业政策法规
失业保险金
领取和停领条件
可领
参失业保且缴费满一年
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
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
不可领
重就业,服兵役,移民,领养老险,判刑,不接受工作介绍,法规的其他情况
领取期限
1-5年:12个月
5-10年:18个月
10年以上:24个月(最长)
工伤认定
时间场地内因工受伤
时间前后,在场地内,预备或收尾工
时间场地内暴力
职业病
因公外出
上下班途中,非本人主责的交通事故
法律法规认定的
视同工伤
时间岗位内,猝死或 48小时内抢救无效
抢险救灾
革命伤残军人证,旧伤复发
工伤医疗待遇
协议医院,治疗费,交食费,辅助器械费,工资, 生活护理费(完全不自理50 ,大部分不自理40,部分不自理30)
因公伤残待遇
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一级27月工资,二级25,三级23,四级21
退休后停领,养老金低于伤残津贴,补差额
伤残津贴(按月): 一级90%,二级85%,三级80%,四级75%
因公死亡
一次性死亡补助金: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供养亲属抚恤金:按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公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20倍
劳动争议的处理机构
组织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有职能的组织
医疗保障政策法规
覆盖范围
乡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
城镇:(属地管理)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必须在当地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但不包括中小学阶段的学生(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
缴费办法
方法: 单位6%、个人2%
基本医疗保险金
统筹基金(单位缴费30%) 个人账户(个人缴纳)
支付范围
以家庭缴费为单位
最低工资标准每2年至少调整一次
标准: 配偶每月40%; 其他亲属30%; 孤寡老人或孤儿在以上标准基础上增加10%
一级至四级,保留关系,退岗享待遇
重点内容: 1.工作时间规定:每天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4小时; 2.女职工产假98天; 3.延长工时:怀孕7个月以上和哺乳未满1周岁的婴儿不得要求加班;特殊情况延长工时每日不超过3小时,每月不超过36小时(工资平时按150%;周末按200%;法定节假日按300%)
申请: 以家庭为单位 由户主或者其代理人以户主名义向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书面申请
1⃣️配偶; 2⃣️父母和未成年子女; 3⃣️已成年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4⃣️其他具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关系并长期共同居住的人员
认定低保对象的三个基本条件
户籍状况(持有当地常用户口的居民——资格)
家庭收入: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规定期限内的全部可支配收入(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
家庭财产(符合当地政府规定条件):家庭成员拥有的全部动产和不动产
居家为基础、 社区为依托、 机构为支撑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15天;难产增加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终止妊娠后六个月
社区康复为基础 残疾人家庭为依托 康复机构为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