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八下历史第五单元思维导图——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
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思维导图(清晰梳理版),大家可以学起来哦。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5、16、17章电学的思维导图,实用美观,内容有电压、电阻、电流和电路、欧姆定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
外交
20世纪50年代
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外交关系:新中国成立第一年与苏联等十几国建交,美国等敌视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封锁禁运。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首次提出
1953年 周恩来接近印度代表团。
正式确定
1954年 中印,中缅发表联合声明。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日内瓦会议
1954年,周恩来,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1955年,印度尼西亚万隆
性质: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方针:周恩来“求同存异”方针
意义: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20世纪70年代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意义: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美关系
改善的原因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国际形势的变化
过程
1971年4月,“乒乓外交”小球转动大球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签署《建交公报》,正式建交
中日关系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
改革开放后
特点: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格局
举措: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全球伙伴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合作。
意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经济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国防(钢铁长城)
陆军
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
海军
建立:华东军区海军
地位:中国第一支海军,建于新中国成立前夕
三大舰队: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特点:多兵种
舰艇的发展
1971年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
1970年研制出核潜艇,并于1974年装备海军。
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2019年12月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
空军
开始:陆军基础上建立,经过抗美援朝考验。
飞机发展
国外购买。
仿制
1956年,歼--5
自主研制
导弹部队
建立:1966年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更名火箭军。
职责: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组成: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
新时代强军之路
2013年,习近平提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
2014年,古田会议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强军目标提供政治保证。
2016年,国防和军队改革
军队联合作战体系:五大战区(东南西北中)
五大军种: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
新格局: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
影响: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中国外交史上的“梅开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