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经典常谈之尚书第三
经典常谈之尚书第三的思维导图,汉人将古代的档案编辑起来,改称《尚书》。
这是一篇关于北宋皇帝960-1127的思维导图,希望对小伙伴提供帮助,有需要的可自取。
经典常谈文第十三,如纪传体《史记》作者:司马迁,是第一部有自己的系统的史书,内容: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经典常谈之诗第十二,唐诗特点:律诗绝句,称为近体;律诗体制短小,组织必须经济,才能发挥它的效力;律有“声律”、“法律”两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尚书第三
《尚书》基础
最古老的记言历史
大部分为“辞”
书名释义
“尚”,“上”也
“书”原指记录
《尚书》上古帝王的书
“书”上加“尚”表示尊信的意味
内容
汉人将古代的档案编辑起来,改称《尚书》
朝代:虞、夏、商、周
《周书》:大都当时的史官所记
《商书》:当时史官所记还是周史官所记,存疑
《虞书》《夏书》:大多战国末年人托古之作
《甘誓》:也许后代史官追记
大部分号令
“誓”
有关军事
“诰”
平时的号令
小部分君臣相告的话
“命”
君告臣
“谟”
臣告君偶然有称
主要思想
鬼治主义
西周以前
尚书的主要思想
臣民不听话,抬出上帝和先祖即可解决
德治主义
西周以后
君主道德好,臣民自然风从
流传过程
伏生传书
职业:博士
始皇下诏焚书,将《书》藏在墙壁
并乱,流亡在外。
汉定天下,回家查藏《书》,失去数十篇,只剩下二十九篇
私自教授于齐鲁之间
汉文帝想召他入朝,无奈九十多高龄,无能远行去京城
文帝派掌故官晁错从他学,用隶属抄写,故叫《今文尚书》
《今文尚书》保存过程
《尚书》立下欧阳、大小夏侯三博士
东汉经学大师马融、郑玄作过注,后亡失。
《今文尚书》后续故事
清人排伪孔
清初阎若璩
《古文尚书疏证》
清初惠栋
《古文尚书考》
清中叶丁晏
《尚书余论》
证明伪孔后边搜辑 汉人的伏生《尚书》书和马、郑注
《今文尚书》 VS 《古文尚书》
《今文尚书》
文帝派掌故官晁错从伏生学《尚书》,用隶属抄写, 故叫《今尚书》或《今文尚书》
《古文尚书》
汉景帝时,鲁恭王拆毁孔子老宅,墙壁中发现“古书”
孔子后人孔安国整理《古文尚书》
比通行本多出十六篇
语言与字体的困难,无人通读“逸书”,压在皇家图书馆
古今文之争
西汉经学一大史迹
金文派
继承先秦诸子的风气
主张通经致用
解经只重微言大义
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
古文派
负责保存和传布文献
留心章句、训诂、典礼、名物
东汉
私学压倒官学
古文经学压倒今文经学
学者兼通为贵,不在专注一家
伪《尚书》
西汉
张霸伪作《古文尚书百二篇》
被汉称帝下狱
再传弟子樊并谋反
朝廷毁书
第一部《伪古文尚书》失传
三国魏国
王肃 (汉武帝外祖父)
伪作
《孔子家语》
《孔丛子》
孔安国的《古文尚书》孔传
唐太宗
因章句繁杂,诏令孔颖达等编撰《五经正义》
高宗永徽四年
颁行天下,考试用书。《正义》成了标准的官书,经学从此大统一 《尚书正义》用的伪《古文尚书》孔传,冒名顶替一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