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磷酸三丁酯
关于磷酸三丁酯的思维导图,微溶于水,165ml水能容解1ml磷酸三丁酯。能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编辑于2023-06-15 14:23:02 云南磷酸三丁酯
性质
物化性质
性状
无色几乎是无臭的液体
沸点
289℃
熔点
-80℃
相对密度
0.9766
闪点
146℃
着火点
204
溶解性
微溶于水,165ml水能容解1ml磷酸三丁酯。能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毒理数据
对皮肤和呼吸道有强刺激作用,机油全身至毒作用。
生态数据
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
储存方法
储存阴凉通风处,按有毒化学品规定储运。
用途
增塑剂
用作硝酸纤维素、乙酸纤维素、氯化橡胶和聚氯乙烯的主要增塑剂。
作为溶剂,还常作为硝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氯化橡胶、和聚氯乙烯的增塑剂。
气相色谱固定液
用于萃取钴、铱、锰、钼、钯、铂、铑、镍、铀、钨,比色测定钼。
分析试剂
做萃取剂,溶剂、气相色谱固定液
消泡剂
多种胶黏剂的消泡剂,破泡能力强,抑泡能力差。用作乳液涂料、墨水及水泥等的消泡剂。
萃取剂
铀、稀土元素、钴等湿法冶炼时金属萃取剂
其他
用于制造除草剂、杀虫剂及杀菌剂等
上游原料
三氯氧磷
性质
易挥发,遇潮湿空气形成白烟;易被水和乙醇分解并发出大量热和盐酸气。
合成工艺
氯化水解法
方法
三氯化磷滴水通氯气
原理
PCl3+Cl2→PCl5
PCl5+H2O→POCl3+2HCl↑
消耗
PCl3(98.5%) 1.04
液氯(99.5%) 0.41
缺点
消耗高、三废多、反应周期长、安全性差、生产率水平低
五氧化二磷法
方法
将五氧化二磷溶于三氯化磷液相中,然后通入氯气
原理
PCl3+Cl2→PCl5
3PCl5+P2O5→5POCl3
消耗
PCl3(98.5%) 0.556
液氯(99.5%) 0.28
P2O5 0.2
优点
克服了三废问题,收率和安全性明显提高
缺点
劳动强度大,卫生条件差
三氯化磷氧气氧化法
原理
2PCl3+O2→2POCl3
方法分类
气相氧化法
方法
将三氧化磷气化和氧气以反应计量关系混合、然后燃烧器燃烧、冷凝便得到三氯氧磷
催化剂
用钒、钼、铬、锰等金属作催化剂
优点
反应速率快
缺点
对设备要求高
液相氧化法
方法
常压条件下将氧气通入液相三氧化磷反应
将反应后蒸馏,提取(105.3-109℃)馏分即为三氯氧磷
消耗
PCl3(98.5%) 0.92
O2(99.01) 0.110
正丁醇
性质
无色透明液体,燃烧时发强光火焰
生产方法
发酵法
薯类、粮食、或糖分原料、经水解发酵而得
副产物多,已淘汰
乙醛法
以乙醛为原料加入稀碱溶液,温度在20℃以下得到2-羟基丁醛,当反应到50%即行终止
将碱用酸中和,回收未反应的乙醛,在塔底提取2-羟基丁醛
再用硫酸、乙酸等酸性催化剂在105~137℃使脱水生成巴豆醛
再用铜络催化剂在160~240℃加氢得粗正丁醇和丁醛
经精馏而得成品题 4
丙烯羧基合成法
高压法
压力
反应压力为20~25MPa
温度
反应温度130~160℃
催化剂
催化剂为沸石吸附钴盐或脂肪酸钴
反应过程
用丙烯、一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床层上进行反应,反应生成正丁醛和异丁醛,经过精馏进行分离,将正丁醛催化加氢即得正丁醇
低压法
压力
压力1.5MPa
温度
反应温度100~104℃
催化剂
五羰基铁、正丁基吡咯烷与水的混合物
反应过程
由丙烯、一氧化碳和水一步法合成丁醇
缺点
丙烯单程转化率较低,仅8%~10%
工业合成方法
三氯氧磷 + 丁醇法
原理:三氯氧磷与过量 的丁醇在减压条件下反应,脱去部分氯化氢气体,最后用醇钠、氨气或甲酸钠等碱中和剩余的氯化氢
优点
脱除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获得盐酸,具有一定利用价值
同时减少了碱的消耗量和副产物氯化钠的生成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缺点
氯化氢在醇中的溶解度很高,过量醇的使用将会导致大部分氯化氢溶于反应液
反应过程中氯化氢会不可避免地与丁醇及产物发生副反应,生成二丁醚和氯丁烷,使得丁醇利用率降底
降低反应温度
一定程度上抑制副反应的发生,但也导致反应时间大大延长,设备利用率降低
升高反应温度
提高反应速率并降低氯化氢在醇中的溶解度,但氯化氢与产物磷酸酯及反应物醇类的有害副反应也同时加剧,最终降低了产品收率和醇的利用率
发展
1985年张正之
采用丁醇与三氯氧磷以物质的量之比 (7 ~ 12):1投料,磷酸三丁酯的收率可达90%
解决了对设备腐蚀和污染环境等问题
1991年严伯荣
提出一种生产三烷基磷酸酯的循环工艺
工艺缩短了反应时间,简化了后处理方式,
但产品收率仅为75%左右
1996年TAKESHI I
利用有机酸金属盐作缚酸剂合成磷酸三丁酯,具有不需抽真空、正丁醇用量接近理论量、产品收率高等优点
方法每生产1 mol磷酸三丁酯需要缚酸剂 3 mol,相应地产生 3 mol 有机酸和 3 mol 氯化钠
氯化钠的去除,有机酸的回收、成盐和套用需要配套很多设备,带来很多设备投资、运行和维护上的问题,实用意义不大
2003年陆静忠
采用酯化反应、碱洗、脱醇、水洗、提纯的生产过程获得高产率及高纯度的产品
w(磷酸三丁酯) ≥99.80%,产率超过85%
2011年张建国
采用丁醇与三氯氧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 3.2)∶1,丁醇与乙酸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 ~ 1.1),将乙酸钠溶在丁醇中,向溶液中滴加三氯氧磷,合成磷酸三丁酯
2014年殷日祥
采用三氯氧磷与其物质的量5 ~ 9倍的正丁醇反应,正丁醇只需简单蒸馏就可以循环利用,
只需简单水洗 w(磷酸三丁酯) 就可以达到99%以上,简单蒸馏后纯度在99.5%以上
2015年金央
将正丁醇与三氯氧磷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塔式洗涤,得到高纯的磷酸三丁酯
纯度可达99.9%以上
2015年高清伟
以金属氯化物三氯化铝作催化剂,当n(三氯化铝)/n(三氯氧磷)为7.6%、n(丁醇)/n(三氯氧磷)为4时产物收率可达85.1%,产品纯度可达99.4%
三氯氧磷 + 丁醇钠法
方法:在过量丁醇钠中滴加三氯氧磷,水洗除去生成的氯化钠
优点:法避免了因氯化氢的存在而导致的副反应发生,磷酸三丁酯产率最高可达 97%
缺点:
生成大量氯化钠固体造成传质困难
需要使用过量醇才能保证产品收率
增加了丁醇回收能耗
生成的氯化钠无利用价值
且增加了高盐废水的处理成本
使用氢氧化钠和丁醇生产丁醇钠的工艺过程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金属钠与丁醇可以直接反应获得丁醇钠,但是该反应中金属钠成本很高,而且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氢气,存在一定生产安全隐患
五氧化二磷 + 丁醇法
优点:没有含氯化合物的生成,
缺点:五氧化二磷与丁醇在反应时氧元素过量
生成物为单酯、二酯和三酯的混合物
磷酸三酯的质量分数一般只有20%左右
提纯复杂
大量的单酯和二酯是没有使用价值的副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