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财政学第四专题
财政学第四专题的思维导图,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预算管理体制指处理、划分各级政府与之间财政收支范围、管理权限、管理职责的根本制度就是预算管理体制,即财政体制或财政管理体制。
西方经济学第六章的思维导图,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无法解释也无法解决滞胀问题,陷入危机。现代货币主义在英美异军突起主张以控制货币数量的金融政策来消除通货膨胀。
西方经济学第七章的思维导图,如博弈论研究在某一特定的条件下,(如市场主体不多)如何针对别人的选择做出决策,这是现代经济学目前最为前沿的理论课题之一,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纳什、豪尔绍尼、泽尔腾,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西方经济学第五专题的思维导图,如经济政策主张上的革命是用一套国家干预主义的政策主张取代传统经济学的自由放任主义政策主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四专题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预算管理体制
内容
处理、划分各级政府与之间财政收支范围、管理权限、管理职责的根本制度就是预算管理体制,即财政体制或财政管理体制。
分税制
概念
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预算管理体制。分事、分税、分管
1949-1953年,高度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
1953-1979年,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
1980-1993年,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
1994年至今,分税制财政体制
要点
1.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预算主体相对独立,自求平衡
2.在明确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下,划分各级政府职责范围(事权),在此基础上,划分各级政府预算支出职责。
3.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
4.预算调解制度,即转移支付制度
5.各个国家的分税制是适应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历史传统长期形成的。
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划分和支出的划分
2.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
3.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
分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外不清和上下不清,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和支出范围划分还不够科学、规范
2.省以下财政体制不完善,地方税收体系不够规范
3.财权上移事权下移,基层政府财政困难
4.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还不规范
完善分税制思路
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完善现代税收制度,健全地方税、直接税体系,优化税制结构,适当提高直接税比重,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
国家预算
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
形式上
一种收支计划表
政治上
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手段上
政府调节国民经济的工具
类型
1.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2.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3.部门预算、项目预算
原则
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统一性、年度性
国家预算法
是国家预算管理的法律规范,是组织和管理国家预算的法律依据,它规定了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行政机关、中央与地方、总预算与单位预算之间的权责关系和收支分配关系。
财政预算改革主要方面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对预算编制的宏观指导
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对预算资金分配、资金使用、银行清算及资金到达商品和劳务供应者账户的全过程集中进行全面的监控制度
政府采购制度
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货商(厂商),从国内外市场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劳务的一种制度
收支两条线
从收入方面看,收缴分离;从支出方面看,收支脱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