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人,养身容易养心难
人是天生的心理囚徒,在生命初期不仅需要物质营养,还需要心理营养(感觉剥夺实验)
婴幼儿心理营养的重要来源是来自父母的关心和照顾,而不仅是喂喂奶而已(成长的过程好比开荒修路)
成年后的心理困扰源于心理抚养的匮乏
心理抚养可以决定人性,还会影响人的情感、脾气、言语表达、认知方式、亲社会性等的发展
情感的心理抚养必须是无假的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母爱不可断,也不可替代
对人类而言,一对一的亲自抚养、满足孩子依恋需求的过程不可简化,不可或缺,也不宜替代。人类繁衍应遵循自然之道
脾气的心理抚养是及时到位的照应
一个成年人脾气暴躁,大致可以判断他在一岁内的心理抚养是匮乏的
暴脾气的人多在生命之初被亏待过:越是内心平和的人越有内在力量,越有后劲
寂寞杀手多有语言匮乏的抚养背景
生命初期没有亲人在身边,缺乏人声,言语匮乏,成年后难以结交异性,荷尔蒙旺盛却无法获得爱和满足,心理就会扭曲,变态
气质类型: 多血质 粘液质 胆汁质 抑郁质
多血质,灵活性高,易于适应环境变化,善于交际,在工作,学习中精力充沛而且效率高。
黏液质,反应比较缓慢,坚持而稳健的辛勤工作;动作缓慢而沉着,能克制冲动,严格恪守既定的工作制度和生活秩序;情绪不易激动,也不易流露感情;自制力强,不爱显露自己的才能。
胆汁质,在克服困难上有坚忍不拔的劲头,但不善于考虑能否做到,工作有明显的周期性,能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事业,也准备克服且正在克服通向目标的重重困难和障碍,但当精力消耗殆尽时,便失去信心,情绪顿时转为沮丧而一事无成。
抑郁质,高度的情绪易感性,主观上把很弱的刺激当做强作用来感受,常为微不足道的原因而动感情,且有力持久;行动表现上迟缓,有些孤僻;遇到困难时优柔寡断,面临危险时极度恐惧。
抚养方式会影响孩子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善良也要有智慧
心理抚养还会影响人的认知方式,而认知方式取决于后天与他人互动多才形成的反应方式,即大家庭里成长的孩子往往乐于与人交流,而家庭成员少,抚养人单一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比较安静
为何有人智商很高,却被人称呼为书呆子;努力见多识广,也不要轻盈说实话
父母在意并且强调的东西会成为孩子的观念
每天的生活连续起来就像是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河,观念就是这条河流不同场景的抓拍,每一帧画面都是这条河流的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