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外历史纲要下 1第八单元
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思维导图,分享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的知识,非常详细 亲手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原因
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苏联的发展 改革与解体
发展
改革
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 改革和剧变
建设
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国家的宏观调控
经济大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
战后急需恢复经济 巩固政权
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
凯恩斯主义作为理论实践
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
第三次科技革命
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措施
国内:国家干预经济
特点: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
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 增加就业机会 刺激消费需求
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利用信贷 利率 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
国外:重建秩序 国际协调
教训:稳定金融秩序 消除贸易壁垒
重建战后国际经济组织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94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稳定国际汇率 加强国际货币合作 提供短期贷款
1945 世界银行
提供长期贷款 技术援助
1947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减少关税和贸易壁垒 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
1995 世界贸易组织
市场开放 调解贸易纠纷 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条件
20世纪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 相对论 量子力学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科学技术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表现
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电子计算机 互联网 ……
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根本原因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产业结构新变化
农业工业就业人数下降 服务业上升
社会阶级构成发生新变化
“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在生产关系上的反应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实质: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是分配领域社会化的反映
影响
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 保持社会稳定
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加大国家财政负担
启示
高福利未必完全等于社会和谐 寻求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是关键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冷战与两极格局
冷战原因
雅尔塔体系奠定了美苏两极格局的基础
直接:战后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根本:战后两国的利益存在严重冲突
美苏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尖锐对立
冷战的表现
政治
1947.3 杜鲁门主义 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
1947.9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
1947-1952 马歇尔计划 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 扶持了西欧国家 遏制了共产主义的扩张
1949.1 经济互助委员会 形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打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封锁
军事
1949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5 华沙条约组织
地缘政治
第一次柏林危机直接导致德国分裂
两极格局的形成
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 美苏全面冷战对峙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特点
两极格局是不对称的
大国之间的利益之争
意识形态色彩浓厚 地缘政治特点明显
冷战是主要形式 有避免大战的自我控制机制
冷战的发展与多级力量的成长
冷战的发展
既有缓和又有激烈的冷战对抗
第二次柏林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
多级力量的成长
西方阵营的分化
欧共体的成立与发展
日本经济的起飞 寻求政治大国地位
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原因:苏联的帝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
表现: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 中苏关系的破裂
🇨🇳中国的崛起
两弹一星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尼克松正式访华
第三世界的兴起
1955 万隆会议 不结盟运动 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
两极格局的瓦解
美苏关系的演变:紧张→缓和
中苏关系也实现了正常化 1989戈尔巴乔夫访华
标志: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
当今世界格局: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目前是“一超多强”
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影响
对亚非拉
政治:取得民族独立 成为一只新的国际力量
经济:为亚非拉国家经济现代化奠定基础
对世界
国际格局:冲击了两极格局 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国际秩序: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国际关系: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战后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作用
确立美国的主导地位
大国协商 市场干预 协调秩序 维护经济秩序
世界经济向制度化 体系化方向发展 推动经济发展
冷战给人类带来的启示
与热战相比 冷战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冷战双方对处理危机的自我控制机制 应成为人类处理危机的重要选择
克服只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零和思维和冷战思维 坚持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 和平竞争 合作共赢 应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使用冷战方式的原因
双方军事实力相当 互相忌惮
世界人民渴望和平 反对战争
二战的巨大影响 教训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