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绘本《彩虹色的花》解读
绘本赏析研学社的活动讲座提纲,(每个人对绘本的不同解读体现个体不同的价值观及生活阅历、看待事物的角度等)。
《儿童体验论》思维导图笔记,内容有 第一部分:探寻问题现象 第二部分:追寻历史渊源 第三部分:建构体验体系 第四部分:提出实践策略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彩虹色的花
关键词 (每个人对绘本的 不同解读体现个 体不同的价值观 及生活阅历、看 待事物的角度等)
分享(品质)
与“赠予”的区别和联系
与“付出”和“损失”的关系
除了分享快乐,还分享了什么
帮助(品质)
与“困难”的联系
问题思考1.小动物是否主动求助?
问题思考2.彩虹色的花主动帮助,体现了什么样的品质?
快乐、温暖、热情(情感)
除了这些,还能提炼出哪些有关情感的关键词?
这些与情感相关的体验给你带来哪些收获?
轮回(哲理)
与之类似的关键词:生长、四季更替
揭示世界与生命的本质
种子:预示着希望
爱心、能量、礼貌
绘本概述
作者
文:细野绫子(日)主要从事平面设计与绘本翻译工作
图:麦克.格雷涅茨(瑞士)现主要在日本进行绘本创作,为大家熟知的作品还有 《月亮的味道》
艺术风格
绘画手法:鲜艳、浓烈、大块面、夸张稚拙
色彩
对比:冷暖色(如小动物和花瓣的色彩、季节特征等)
微妙的含义:色彩语汇(如橙色象征勇气、蓝色代表冷静清凉等)
与绘本内涵相呼应:如第一朵花与第二朵花花瓣颜色排列顺序的不同, 也呼应了“轮回”的主题
表现形式的深层含义
封面与封底的关联与呼应
前后环衬色彩排列的顺序与“轮回”主题的呼应
构图
画面的平衡:如彩虹色的花失去花瓣后身体微微倾斜,画面的另一侧 用云朵来平衡
大面积的色彩构成,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可生成活动
科学:种植、植物的知识、四季变化、天气与温度、认识颜色……
艺术:绘画、植物写生、色彩游戏、手工……
社会:礼貌、帮助、分享……
语言:绘本阅读、续编、故事表演、谈话活动……
数学:点数……
生活与家庭:日常互助、关爱的表达……
Tips:所有活动都应建立在对绘本的阅读理解之上,在阅读理解中发现自己的观点,引发共情与思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继而进行表达表现或创作。
延伸
关联:《七色花》。这本绘本的内容很容易使人第一时间想起经典儿童故事《七色花》。外在形式上这两者有一定的相似,主要体现在花的外形,以及彩色的花瓣能够“给予”(如七色花能满足人的愿望、彩虹色的花用花瓣助人),但细细深究,这二者在价值观与深度上完全不同。七色花中的小女孩利用花瓣满足的是自己的愿望(欲望),并在浪费了6片花瓣后,直到最后一片才真正体现出花瓣的价值(即故事的中心思想),而彩虹色的花则是自始至终都呈现出无私助人的情节。
思考:也许由于时代的不同造成人看待与认识世界的角度不同,所以这两个故事除了表层形式的相似外,在内涵上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的“教育意义”更为凸显,而后者则在“生命的意义”这个角度给人更多思索与启发。
感受:因此,当我们作为教师或成人,在引导孩子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摒弃所谓的“你懂得了什么道理”这样的执念,而去关注孩子内心的感受与触动,向善、向美、向真,而非评判对错。你能关联到什么故事或绘本呢?又能得到什么启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