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国际安全教育(1)
国际安全教育(1)的思维导图,分享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等知识,大家可以学起来哦。
编辑于2023-06-22 20:32:03国际安全教育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体系
形成背景
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安全战略文化思想
发展升华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家安全思想
顺应了新时代国家安全环境的新变化
批判吸收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安全思想和实践经验
丰富内涵
核心要义
五大要素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
子主题
五大关系
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并重
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并重
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并重
发展问题和安全问题并重
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并重
本质特征
系统性
全面性
可持续性
伟大意义
是国家安全的最新理论成果
承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的历史使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是维护和塑造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的行动指南,具有伟大的实践意义
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深远的世界意义
七、经济安全
重要性
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组成
是国家经济主权的重要内容
对文化安全和社会安全具有直接影响
大国的经济安全是实现国际安全的重要基础
主要内容
基本经济制度安全
经济秩序安全
经济主权安全
经济发展安全
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动荡加剧
国际经济秩序面临变革
主要经济领域安全存在风险
金融风险
财政安全
产业安全(实体经济)
维护经济安全的途径与方法
维护基本经济制度安全
巩固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主导地作用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维护经济秩序安全
健全完善经济安全领域相关法律法规
维护经济主权安全
维护自主制定经济方针政策的权利
维护有效掌握自己重要资源的权利
维护有效掌握自己战略产业的权利
维护参与重要国际经济组织的权利
维护自由利用国际市场的权利
维护经济发展安全
奉行全新发展理念,促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加强经济领域的保密管理
坚持打击走私活动
二、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
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
党的绝对领导是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政治原则
保证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是国家安全工作的首要任务
党领导国家安全工作的主要形式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国家利益的内涵与特性
国家利益是指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
从特性上说,国家利益具有两面性,即排他性和共同性。
国家利益至上是指导国家安全工作的首要原则
必须在维护国家安全上,对国家不同层次的利益有所区分
必须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
要将捍卫国家利益作为国家安全工作的最高目标
国家安全工作中坚决捍卫国家利益的重要途径
捍卫国家利益要有底线思维
捍卫国家利益,要有维护国家利益的机遇意识
捍卫国家利益,要创新维护国家安全的方式方法
坚持以人民安全为根本宗旨
贯彻群众路线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保证
国家安全工作要不断提高保障人民安全的水平
坚持以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终极目标
以共同安全为依托,是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必然要求
维护共同安全需要有关各方相向而行
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
坚持正确义利观,积极推进国际安全合作
秉持正义
维护共同安全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保障
三、维护国家安全的制度体系和保障机制
制度体系
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设立及其职能
维护国家安全的五大制度体系
国家安全制度体系的运转原则
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保障机制
国家安全的军事保障
国家安全的法治保障
国家安全的财政和物质保障
国家安全的科技和人才保障
统筹好国家安全与发展
统筹安全与发展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则
安全与发展相互促进,为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提供基本保证
统筹安全与发展,要坚持系统思维和科学思维,将其贯穿到各领域的发展之中
四、政治安全
政治安全的重要性
攸关党和国家安危是国家安全的根本
维护人民安全和国家利益的根本保证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前提
全面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根本要求
政治安全的主要内容
政权安全
实质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安全
制度安全
意识形态安全
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政权安全,社会制度安全的思想根基
政治安全面临的威胁和挑战
反华敌对势力对我国开展意识形态渗透和颜色革命
国际反华敌对势力对我国发展道路社会制度等歪曲污蔑,遏制打压加剧
政治认同与政治信仰弱化
三股势力的严重破坏
党内四风等腐败现象威胁我国政治安全
社会矛盾交织、演变、传导等风险加剧
维护政治安全的途径和方法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强化意识形态工作
坚决抵御颜色革命
五、国土安全
重要性
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与其他领域的安全息息相关
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
主要内容
国家安全的基本内涵
国土不受威胁和侵犯
国土不被分裂
国土之上的重要基础设施,不遭受重大破坏
领土
指处于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由领陆、领水、领空三部分组成
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国土,边境,海洋安全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国土安全面临严峻的国际舆论环境
维护国土安全的途径与方法
完善国土安全法律和教育体系
坚持兴边富民,强边、固边、稳边
坚持陆海统筹,建设海洋强国
加强国防和外交能力建设
六、军事安全
重要性
军事手段始终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保底手段
军事安全是建设巩固国防的重要前提
主要内容
军事安全的定义
是指国家不受外部军事入侵和战争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战争的内涵与国家战略
武装力量组成
中华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
陆军
空军
海军
火箭军
战略支援部队
联勤保障部队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
领导指导体制
军事科技与武武器装备
军事秘密
军事外交
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世界新军事革命深入发展,带来新挑战
军事秘密泄密
缺乏忧患意识
维护军事安全的途径与方法
加强领导指挥体制与武装力量建设
贯彻强军思想,革新军事战略指导
加强军事保密教育
拓展军事外交
八、文化安全
重要性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文化安全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础
文化安全是国际博弈的重要领域
主要内容
国家文化主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安全
文化价值观安全
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西方文化和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
文化自信和文化向心力弱化
消极娱乐、享乐和消费文化盛行
不良网络文化的威胁
维护文化安全的途径与方法
加强文化认同教育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文化的领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
防范和抵制不良文化影响,推进文化安全防线建设
营造文化安全的国际环境
九、社会安全
重要性
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是国家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
是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的基本前提
主要内容
社会治安
社会突发公共事件
社会舆情
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社会群体性事件时常发生
社会治安问题和新型违法犯罪增多
暴力恐怖活动事件时有发生
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日益严重
社会舆情依然严峻复杂
维护社会安全的途径与方法
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加强处理社会治安问题的能力
加强反暴力反恐怖斗争
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民族分裂活动和非法宗教的渗透
强化社会舆情引导管控
十、科技安全
重要性
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标志
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基础
是提升国家实力的前提
是保障其他领域安全的技术条件
主要内容
科技人才
科研设施设备
科技活动
科技成果应用
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科技基础相对薄弱
面临重大科技信息风险
科技安全风险防范
科技人才风险
维护科技安全的途径与方法
落实战略规划
突破重点领域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科技安全治理
十一、网络安全
重要性
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
事关国家网络空间主权
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生活
事关经济社会稳定运行
主要内容
网络及其安全历史
网络运行安全
网络信息安全
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外部势力通过互联网进行侵犯,危害我国政治安全
网络信息影响民众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侵蚀我国文化安全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遭到攻击破坏,严重威胁我国经济安全
网络违法犯罪呈高发态势,破坏我国社会安全
维护网络安全的途径与方法
坚持依法治网
网络安全管理
核心技术支持
宣传培训
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