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泰国历史
泰国历史,如史前时期的班清文化是泰国史前文化的代表,1973年在班菩发现了一批史前文化,成为继班清之后的又一重大考古发现。
编辑于2023-06-23 17:37:17泰国历史
第一章.史前时期
班清文化
班清文化是泰国史前文化的代表。
班菩史前文化遗址
1973年在班菩发现了一批史前文化,成为继班清之后的又一重大考古发现。
泰国的铜鼓
铜鼓已经存在了数千年是原始文明时期的遗产之一。
通过通常被使用于宗教和政治仪式中,例如祭祀和用于通知重要事件的信号。
最早的泰国铜鼓可以追溯到约2000年前的Dvaravati文化时期
由于其精美的制作工艺和历史价值。泰国铜鼓现在被广泛收藏和展示在各种历史和文化博物馆中。
一些铜鼓上有非常详细的图案和文事,如吉祥物文化图像和一些木彩绘纹饰等,这些都是展现泰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元素。
第二章.前素可泰时期
谌离国和夫甘都卢国
谌离国和夫甘都卢国系公元1世纪存在于泰国境内的两个古国,谌离国和夫甘都卢国所处的重要地理位置是其在泰国古代历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金邻国又名金陈国
金邻国是孟族建立的国家,由于地处交通要冲,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一度十分发达。
盘盘国
1.盘盘国的地理位置正好处在马来半岛最窄的位置上,既现在所说的克拉地峡。
2.盘盘国的文化和艺术表现出来印度和佛教的影响,并与中国有着广泛的文化交流。
堕罗钵体国
是位于泰国中部平原的一个古代国家成立于公元6世纪是泰国历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赤土国
泰国南部宋卡一带6世纪出现了一个赤土国
狼牙修国
于20世纪存在于14世纪灭亡。
单马令国
10到13世纪令属于三佛齐,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为单马令国的极盛时期。 15世纪后,这个国家逐渐无闻。
女王国
以泰国北部的南奔城为中心,八世纪时候出现了女王国。于13世纪被兰纳泰国国吞并。
八百媳妇国
清迈府的一个独立王国,也被称为兰纳王国。
第三章.素可泰时期
1238年建立的素可泰王朝是泰国的第一个王朝。
在兰甘亨统治时期素可泰王朝达到全盛。
素可泰的经济,农业种植采集和捕捞为主。
素可泰王朝还通过武力对外进行扩张
素可泰位于泰国北部,距离曼谷440公里,是13世纪素可泰王朝首都的遗址。
素可泰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泰国社会由部落联盟向封建国家的过渡,在政治上采取家长式的统治,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兰干衡于1283年窜至了泰文字母。寺庙是重要的文化教育场所。学生来源是泰王室贵族子弟平民极少有受教育的机会,素可泰时期的《三界颂》成为素可泰时期重要的文学作品。
素可泰王朝于1350年被罗斛国打败。
第十章.拉玛九世领导下的当代泰国
普密蓬阿杜德为曼谷王朝第九世王,是泰国有史以来在位时间最久的一位国王,长达68年。
拉玛九世时代的泰国政治和历届内阁
当代泰国的经济
一,战后经济恢复时期(1946年-1961年)
二,实行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时期(1961年-1997年)
三,1997年的金融风暴。
四,经济复苏时期(2001-)
当代泰国的宗教
佛教
伊斯兰教
基督教
当代泰国的文化和教育
文学
戏剧
木偶戏
礼该戏
泰国潮州剧
泰国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六年,中等教育分为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高等教育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有很大的发展。
当代泰国与中国的关系
第九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泰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法西斯与泰国銮披文政府开始搅和在一起。
銮披文政府推出了国家主义政策《大泰民族主义 》 ,1936年泰国国名由暹罗正式改为泰国。
从废除不平等条约到执行亲日的外交路线。
泰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战争。
日本投降与战后自由泰政府。
第八章. 1932年政变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929到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对暹罗的冲击。
1929到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直接导致了暹罗,1932年6月24日的政变。 由比里•帕侬荣起草的《政变宣言》,解释他们的政变宗旨。
民党内部以比里帕农荣为代表的左派和以披耶帕凤銮披文颂堪代表的右派在共同联合完成了1932年革命以后,改变了暹罗的国家政体实现了君主立宪制。
第七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泰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暹罗的内政和外交。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暹罗根据海牙国际代表会议的精神发表了《中立宣言》
拉玛七世的《文官条例》和《僧人条例》
拉玛七世于1928年颁布了暹逻历史上第一部《文官条例》开创了通过考试择优选拔官员的新时代。
僧人条例是为出家僧人量身定做的升官选拔和管理条例。
第六章.曼谷王朝
曼谷王朝建立后,对宗教特别重视,专门设立国家宗教事务厅,把宗教事务直接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之内,力图借用宗教的力量来帮助加强封建中央集权的统治,从拉玛一世至拉玛五世都在佛教问题上做出了不同的建树,然而泰国文化究其实质来说是一种宗教文化,以宗教为核心,宗教起着支配一切的作用。
拉玛一世(1782-1806)
曼谷王朝的创建者拉玛一世,曼谷王朝的历史从一七八年拉玛一世继位,1910年拉玛五世逝世,称之为曼谷王朝初期。
在政治上,极力恢复和发展封建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经济上逐步恢复生产的发展。
贸易上,曼谷王朝初期仍然采取国家垄断的政策,只有王世才能经营对外贸易。
税收上,曼谷王朝初期政府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是税收,且税收的项目繁多。
拉玛二世(1806-1824)
重新开始了与西方国家的接触。
拉玛三世(1824-1851)
拉玛三世积极发展同西方的外交关系,开创了兼容并包的对外关系局面。
拉玛四世(1851-1868)
与英国签订了《鲍龄条约》是暹罗近现代外交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拉玛五世(1868-1910)
拉玛五世被称为朱拉隆功大帝。
推广文化和艺术重视文化创新和教育建设,并成立了泰国艺术学院和朱拉隆功大学。
促进农业和工业,并推出了一系列农业和工业计划,提高了泰国的生产水平。
推进社会和政治改革,全面开展民主化的政治改革,还见证了泰国从君主集权制转变为立宪制度的过程。
拉玛五世的改革,使泰国更加现代化和民主化,拉玛五世被称为泰国宪政之父。
拉玛六世(1910-1924)
拉玛六世在位期间除了确立王号,还有很多政绩,包括对推行义务教育、建设曼谷国际机场、成立泰国红十字会、废除一夫多妻、派遣欧美留学生、完善泰国文字等等,拉玛六世在位期间发生了一战。他分析了世界局势,坚定站在协约一方与同盟国对抗成为一战战胜国之一。
拉玛七世(1925-1935)
拉玛七世于1928年颁布了暹罗历史上第一部《文官条例》开创了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新时代,改变了在暹罗历史上主要依靠人身依附的保护制度。
还出台了对出家僧人量身定制的升官选拔和管理条例《僧人条约》以适应和加强对佛教的管理。
积极开展民主制度的调整,认同西方的社会及政治制度。
拉玛八世(1935-1946)
20岁在寝宫中中弹身亡
拉玛九世(1946-2016)
推进工业和现代化建立了各种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推广了现代电气、通讯和交通技术。
加强农业和水资源管理,帮助农民提高了生产水平,在农村地区实现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加强文化保护和教育推广教育和文化创新,建立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机构和文化机构,促进了泰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
进行政治改革,支持泰国的多党制和平民主,推动泰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
现任国王拉玛十世(2016-
第五章.吞武里王朝
由华裔郑信于1767年所建 ,1782年被披耶却克里所灭。
致力于恢复社会到阿瑜陀耶王朝时期的繁荣,经济上,设法解决民众的吃粮问题后,发展商业贸易来刺激社会经济发展。政治上,吞武里王朝基本上沿袭阿瑜陀耶王朝时期的政治制度,只做了一小部分的变化和修改。
郑信与清政府的关系,1768年7月到1770年7月,清政府拒绝承认郑信时期,1770年6月到177年8月清政府对郑信的看法逐渐改变时期,177年8月到178年2月清朝政府正式承认郑信时期。
郑信于20世纪60年代,被封为大帝 。
第四章.阿瑜陀耶时期
阿瑜陀耶意为不可战胜的意思。
1350年到1767年。与1350年乌通王战胜素可泰王朝,建都阿瑜陀耶城,直至1767年被缅甸灭亡历时417年。
阿瑜陀耶王朝建立以后积极发动对外扩张的战争,曾挑战真腊,征讨兰纳泰,沿湄南河南下向马来半岛扩张领土,向西挺进于1538年与缅甸爆发了第一次泰民缅战争。
创建萨迪纳制度,萨迪那制度的实行标志着泰国社会封建领主制的确立。
阿瑜陀耶王朝与中国的关系
朝贡贸易和大米贸易方面。
两次华人移民高潮。
华人社会的形成。
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影响。
阿瑜陀耶王朝时期的外籍侨民。
三田长政日本人村。
佛朗关葡萄牙人村
外籍侨民的作用和影响
系葡萄牙人之后响起有荷兰人西班牙人法国人,英国人和印度人和来自阿拉伯地区的穆斯林移居泰国这些侨民主要是为了商业贸易目的而来,他们的作用就是促进了阿瑜陀耶王朝的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尾随着西方侨民移居泰国,西方各国的殖民主义者也在各自政府的指派下纷至沓来,妄图在这里建立殖民统治。
在文化艺术,各个方面都深受着佛教的影响和熏陶。
经历了六次和缅甸的战争和沦陷于缅甸两次,最终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