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发展方向与城乡投资 0625更新
新时代国民经济发展趋势解析与政府融资平台的转型模式分析——由世界观到方法论 ,内容有新时代国民经济发展趋势解析(世界观)、政府融资平台的转型模式分析(方法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新时代国民经济发展趋势解析(世界观)
通过建立新时代能源体系、信息数据体系和物流体系改善我国国民经济结构,提升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并在相关领域保障我国国家安全,达到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目的
能源体系
建设并发展新时代能源体系,大力发展风电、光电、水电等绿色能源,实现对化石能源的进口替代,使原油煤矿等回归化工原材料属性,实现部分能源的进口替代,改善两头在外国际收支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变革能源消费结构,发展新能源汽车等绿色电力消费结构,减少内燃机(交通)、燃气轮机(供热)等依赖传统能源的消费结构
铺设配套发电(风光水),输电、电力管理、电力消费体系基础设施建设
配套碳交易、碳金融等制度建设
信息数据体系
建设并发展新时代信息数据体系,降低生产生活中的信息数据捕捉、数据计算分析、数据交流成本,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并保障国家信息安全;
物流体系
建设并发展新时代智慧物流体系,降低物料获取、生产、流转成本,扩展工业制成品的国际市场,保障工业、农业原材料稳定供应,保障粮食安全;
政府融资平台的转型模式分析(方法论)
寓税于价的三要素
制造生产要素稀缺性
创造刚性需求
开放生产要素交易市场并提供配套该生产要素的金融工具
土地财政时代传统城市投资
土地制度
土地公有制
城市土地国有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
农业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必须收储为国有土地才能用于商住建设,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确立了地方政府对建设用地供应的垄断经营权
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受限,出现巨大溢价(制造生产要素稀缺性)
取消福利分房制度,住房分配货币化(创造刚性需求)
开放土地招拍挂,商品房市场,并配套提供商业及政策性贷款制度(开放生产要素交易市场并提供配套该生产要素的金融工具)
城市片区投资开发
片区开发步骤
土地一级开发
通常由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或央企投资公司投资开发
征地、拆迁、安置、补偿
道路通、给水通、电通、排水通、热力通、电信通、燃气通及土地平整
其他市政基础设施
土地二级开发
城投公司或地产商投资开发
通过公开招拍挂等方式获取国有建设用地并根据土地性质开发工业、商业或住宅地产
通过划拨获得土地使用权并建设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
土地三级开发
产业运营、商业运营投资运营
片区开发核心点:人口与就业
补贴工业用地,发力招商引资,制造业发展,产业聚集带来大量就业,人口流入片区
人口快速流入带来大量居住需求和商业需求,住宅与商业用地供应不足,价格快速上涨,带动土地价格上涨
政府通过高价出让商业、住宅用地平衡前期土地一级开发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成本
土地财政收入
土地出让收入
土地开发相关收入
直接
土地增值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
耕地占用税
契税
间接
开发商及施工单位增值税
开发商及施工单位企业所得税
税基为土地价值而非面积致使收入暴涨
城投公司与土地金融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概念
因法律约束,地方政府不能从银行贷款,2015年前不准许发行债券融资,政府出于实际融资需求而成立的国资投资公司
特征
政府通过出让、划拨等方式注入以国有土地及其他城市资产形成其主要资产
账面盈利依赖政府补贴及会计技巧
政府融资平台投资项目以传统基础设施为主,创造现金流能力及实际盈利能力较差
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时代能带来巨大的正外部性与社会效益
因投资基建项目缺乏实际现金流收入及利润,政府平台依赖评估其表内国有土地及其他城市资产形成公允价值并以此向金融机构贷款或发行债券融资以实现持续经营
融资依赖于政府的隐性担保,融资难度及成本与当地政府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政府性基金收入密切相关
城投公司的实质
货币政策传导的最重要枢纽,拥有当地各种专营权,是当地政府经济权力的最直接体现
软预算约束:与政府性基金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互通
成本外部化:投资项目成本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银行化、股市化、政府化
土地财政时代城市投资的穷途末路
城市片区开发模式面临挑战
2022城镇化率65.22%标志主动城市化进程结束,人口负增长标志人口自然增长带来的需求消失,住宅的刚性需求锐减
土地市场遇冷,住宅及商业用地出让情况萧条
房地产泡沫发展,住宅及商业物业供应量超过市场需求,我国家庭房屋自有率高达95%,存量巨大难以去化
一级开发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无法通过出让土地平衡也无法通过二级联动开发平衡
较高的住宅及商业价格间接提高了片区企业的人力成本,企业投资决策不再局限于廉价的工业用地和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
城投公司传统经营模式受到冲击
传统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效应边际愈发减少
城投公司的经营是建立在土地价格持续上涨的基础上的,一旦土地市场流动性枯竭或价格停止上涨甚至下跌,城投公司财务报表会快速恶化,失去再融资能力
过度依赖土地资产融资的业务惯性致使城投公司缺乏运营其他专营权的经验
新时代城乡投资与财税体系构建
双碳制度(配套能源体系)
碳排放国家核准配额制
全国碳排放配额BEA为主
自愿减排机制CCER为辅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的推出意味着政府正在掌握碳排放指标的垄断经营权
2030碳达峰决定了碳排放配额供应总额受限(制造生产要素稀缺性)
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不得随意排放温室气体,须获得排放配额方可排放(创造刚性需求)
开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通过市场完成碳排放权的价值发现,目前多家银行开展CCER质押融资业务(开放生产要素交易市场并提供配套该生产要素的金融工具)
碳排放权与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对比
一旦形成难以灭失
资产本身不直接产生现金流
资产可以市场化处置
数据制度
农村土地制度
新时代城市片区投资开发
新需求呼唤新基建
新需求
稳定的相对廉价的高峰尖峰电力供应
应对高峰限电的备电需求
高能耗企业平价用电需求
碳排放权的供给
标准化的城市片区数据供给
城市片区算力供给
智慧交通与物流
新基建
新时代能源体系
建设片区风光发电储能一体化微电网
风电光电技术成熟、已实现平价上网,经济性得到市场检验。
风光发电新项目建设受电网调峰调频能力约束,上网指标难以获得,市场收购上网指标价格极高
因风光水电发电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发电上网后电负荷高峰缺电,拉大电网峰谷电价差,极端情况下出现工商业用户被迫限电
新时代信息数据体系
片区数据捕捉收集系统建设
片区数据中心与算力中心的建设
标准化数据交流交易系统建设
片区数据分析与产学研一体化系统建设
新资产改组新城投
新资产
风光发电衍生的碳排放权
标准化城市数据
新城投
以建设新基建为主要任务,以实现智慧城市为主要目标
以向片区内能耗排放企业出售电力、排放指标为主要现金流业务
依托产学研一体化系统孵化高新技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上市公司
人口与就业依旧是核心
商业及住宅以建设租赁物业为主,回归物流仓储、生活居住等功能,建设完成并营运后通过发行基础设施REITs实现资产证券化
新时代国民经济发展趋势解析与政府融资平台的转型模式分析——由世界观到方法论 (报告人:邓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