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一建房建实务笔记(第一章第二节)
尽量精简归纳知识点汇总(知识点标识为绿色,汇总标识为橘色),保留原教材章节目的知识框架,希望可以通过脑图自身层级显示以及查找功能实现知识点与知识框架相结合的知识地图体系。望诸位观摩指正!如有可取之处,将陆续更新后续章节
编辑于2023-06-27 19:34:22 山西这是一篇关于《5000天后的世界》的思维导图,在互联网商业化的5000天后,社交媒体(SNS)开始蓬勃兴起。现在,距离SNS兴起又过了近5000天,凯文·凯利在本书中预测了接下来的5000天将会发生的变化。他认为,未来将会是一个一切都连接着AI的世界,他将其称为“镜像世界”(Mirror-world)。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可以以百万人为单位进行工作,新的平台将会影响工作形态、政府的存在以及社会组织的形态变化,多数产业如制造、金融、物流、交通、旅游、农业、教育等都可能会因此产生极大变化。
尽量精简归纳知识点汇总(知识点标识为绿色,汇总标识为橘色),保留原教材章节目的知识框架,希望可以通过脑图自身层级显示以及查找功能实现知识点与知识框架相结合的知识地图体系。望诸位观摩指正!如有可取之处,将陆续更新后续章节
尽量精简归纳知识点汇总(知识点标识为绿色,汇总标识为橘色),保留原教材章节目的知识框架,希望可以通过脑图自身层级显示以及查找功能实现知识点与知识框架相结合的知识地图体系。望诸位观摩指正!如有可取之处,将陆续更新后续章节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5000天后的世界》的思维导图,在互联网商业化的5000天后,社交媒体(SNS)开始蓬勃兴起。现在,距离SNS兴起又过了近5000天,凯文·凯利在本书中预测了接下来的5000天将会发生的变化。他认为,未来将会是一个一切都连接着AI的世界,他将其称为“镜像世界”(Mirror-world)。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可以以百万人为单位进行工作,新的平台将会影响工作形态、政府的存在以及社会组织的形态变化,多数产业如制造、金融、物流、交通、旅游、农业、教育等都可能会因此产生极大变化。
尽量精简归纳知识点汇总(知识点标识为绿色,汇总标识为橘色),保留原教材章节目的知识框架,希望可以通过脑图自身层级显示以及查找功能实现知识点与知识框架相结合的知识地图体系。望诸位观摩指正!如有可取之处,将陆续更新后续章节
尽量精简归纳知识点汇总(知识点标识为绿色,汇总标识为橘色),保留原教材章节目的知识框架,希望可以通过脑图自身层级显示以及查找功能实现知识点与知识框架相结合的知识地图体系。望诸位观摩指正!如有可取之处,将陆续更新后续章节
一建房建实务笔记
1A410000建筑工程技术1
1 A 4 1 2 0 0 0结构设计与构造12
1A 412010结构可靠性要求12
结构可靠性:
安全性:承载力/稳固性
适用性:变形/裂缝
耐久性:使用寿命
1 A 4 1 2 0 1 1结构工程的安全性
一 、 结构的功能要求
二、安全等级与设计工作年限
破坏后果:
一级:很严重/二级:严重/三级:不严重
使用年限:
临时:5年/普通:50年/纪念:100年
1 A 4 1 2 0 1 2结构工程的适用性
一 、 建筑结构的适用性
刚度: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限制过大变形
二、杆件刚度与梁的位移计算
梁变形:
主弯矩(弯曲变形)/剪力可忽略不计
悬臂梁:
端部的最大位移为:
矩形惯性矩:
三、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
( 1 ) 不出现拉应力。
( 2 ) 不超过砼抗拉强度。
只有预应力构件才能达到
( 3 ) 裂缝宽度不超过允许值。
1 A 4 1 2 0 1 3结构工程的耐久性
一、建筑结构耐久性的含义
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环境类别
环境类别:
Ⅰ.一般(大气/钢筋锈蚀)
Ⅱ.冻融(砼损伤)
Ⅲ.海氯(氯盐/钢筋锈蚀)
Ⅳ.除冰盐(同上)
Ⅴ.化学腐蚀(硫酸盐/砼腐蚀)
最小保护层:
³钢筋直径/且³1 5 m m
后张预应力:
同普通砼/<孔径1/2时→增加10mm
先张预应力:
比普通砼增加10mm
>直径16热轧全预应力时→可同普通砼
保护层增加5mm(砼低于1个等级)
1A 412020结构设计17
1 A 4 1 2 0 2 1常用建筑结构体系和应用
一、结构体系与应用
1. 混合结构
6 层以下
2 .框架结构
15层/灵活/侧向刚度较小
3 . 剪力墙结构
180m/不灵活/侧向刚度大
4 . 框架-剪力墙结构
170m/灵活/侧向刚度较大/空间较大
5 . 筒体结构
300m/侧向刚度最大
6. 桁架结构
二立杆
7 . 网架结构
空间受力
轴向力
8. 拱式结构
轴向压力
9 .悬索结构
轴向拉力(大跨度)
二、工程结构设计要求
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超过材料强度(破坏/过度变形)
失去平衡/稳定
转变为机动体系
连续倒塌
地基丧失承载力
疲劳破坏
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使用功能的变形/受限/局部损坏
1 A 4 1 2 0 2 2结构设计作用(荷载)
一、作 用 (荷载)的分类
直接作用/荷载
永久作用(自重/土压力/预加应力)
可变作用(活荷载/起重荷载/冰雪风荷载)
偶然作用(火灾/爆炸/地震/撞击)
间接作用
温度作用/砼收缩/徐变
二、结构作用的规定
1. 永久作用
自重:不利时取上限值/有利时取下限值
固定的永久设备自重:铭牌重/实际重量
隔墙自重:位置可灵活布置的轻质隔墙→可变荷载考虑
土压力:埋深/水位(不同密度)
预加应力:时间效应影响
2. 楼面和屋面活荷载
施工/检修荷载:
³1kN
悬挑:每隔1米/验算每隔2.5~3米
地下室顶板施工活荷载标准值
³5.0kN/㎡
施组验算+措施
动力系数³1.1
3 . 雪荷载和覆冰荷载
按 5 0年重现期
按照100年重现期(敏感的)
4 . 风荷载
考虑风荷载脉动的增大效应
基本风速≥0.3kN/㎡
1A 412030结构构造20
1 A 4 1 2 0 3 1结构构造设计要求
一 、 混凝土结构工程
1. 结构体系
性能要求:
承载能力/刚度/延性
采用体系:
双向抗侧力
烈度为9 度的高层
不应采用(转换层/加强层/ 错层/连体)
楼盖竖向振动舒适度
10年重现期水平风荷载
2. 结构构造
承受动力循环作用:
疲劳验算
连接:
不应先于被连接构件破坏
适应主体结构变形
装配式进行节点设计
砼最小截面尺寸:
①矩形梁宽≥2 0 0 m m
②矩形柱边长≥3 0 0 mm /圆形柱直径≥3 5 0 m m
③高层剪力墙厚度≥1 6 0m m/多层≥ 140m m
④现浇实心楼板厚度≥8 0 mm /现浇空心≥5 0 m m
⑤预制实心叠合楼板≥5 0 m m(底板/后浇)
3. 结构混凝土
砼最低强度(5 0年/Ⅰ类环境):
素砼C20
钢筋砼C25
预应力砼:板30/其他C40
C30:
钢--砼
抗震二级
500M钢筋
重复荷载
4. 结构钢筋
普通钢筋锚固长度:
根据:抗震等级/砼强度/钢筋强度、直径、外形、锚固形式
受拉钢筋锚固长度≥2 0 0 m m
受压钢筋≥受拉钢筋锚固长度的70%
钢筋代换:
设计变更文件(承载能力/正常使用/配筋构造/耐久性)
二、砌体结构工程
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通用规范》G B 55007—2021对砌体结构设计规定如下:
1. 基本规定
质量等级:
A 、B 、C 三级
5 0年:A 级/B 级
质量四要素:
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砂浆拌合/工人技术
五类环境:
1 类干燥环境
2 类潮湿环境
3 类冻融环境
4 类氯侵蚀环境
5 类化学侵蚀环境
抗侵蚀/耐腐蚀
钢筋防腐
2. 结构材料
砌块强度:
空心砖/砼砌块(空心/轻骨料):MU3.5内/M U 5外
砼砌块(蒸压加气):A2.5内/A3.5外
夹心墙的外叶墙(砖/砼砌块)≥M U 1 0
不应使用砼砌块(轻骨料/蒸压加气):
防潮层以下
长期浸水/化学侵蚀
表面温度高于8 0 ℃
长期振动源
砌筑砂浆最低强度:
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
≤2 5年为M2.5
³2 5年为M5
毛料石/毛石:
M5
砼砌块(蒸压加气):
Ma5.0
砼砖(普通砖/多孔砖):
Mb5.0
蒸压普通砖(灰砂/粉煤灰):
Ms5.0
砼砌块(煤矸石):
Mb7.5
配筋砌块:
Mb10
灌孔砼最低强度:
³Cb20
且³1.5倍(块体强度)
3. 结构构造
砌体圈梁:
3/4层时:底层+檐口
>4层时:(+隔层设置)宽
宽≥190mm*高≥120mm/≥4f12/箍筋@200mm
砌体底部抗震:
墙厚≥160mm
矩形柱边长≥400mm
圆形柱直径≥450mm
配筋抗震墙:全部砼灌孔
楼板伸入砌体
现浇板:
≥120mm(入纵横墙内)
预制板:
梁上/圈梁:≥80mm
无圈梁:内墙≥100mm/外墙≥120mm
三、钢结构工程
国家标准《钢结构通用规范》G B 55006—2021对钢结构设计规定如下:
钢材合格:
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
磷硫含量/冲击韧性(低温/动荷载)
焊接结构:
碳/碳当量
断面收缩率:
铸钢件/抗层状撕裂(Z向)
冷弯试验:
焊接承重/重要非承重
疲劳验算:
动荷载
连接方式:
铆钉连接
焊接连接
受动荷载严禁使用:塞焊/槽焊/电渣焊/气电立焊
螺栓连接
动荷载:双螺母→放松动
高强螺栓不能循环/重复使用
钢梁局部稳定:
梁腹板→加劲肋
梁翼缘→限制宽厚比
1 A 4 1 2 0 3 2结构抗震设计构造要求
一 、 地震的震级及烈度
抗震原则: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震级:
地震本身强度
烈度:
12个烈度/地震影响强弱
距离震中越远→地震影响↓→烈度↓
【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基本烈度:
M<2→无感/微震
M=2~5→有感地震
M>5→破坏性地震
M>7→强烈/大震
M>8→特大地震
二、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
抗震设防分类:
甲乙丙丁→四个类别
大量建筑属于丙类→符合本地(地震作用/抗震措施)
抗震设防标准:
甲类(特殊):高1度/比9度高/Ⅰ类场地按本地
乙类(重点):高1度/比9度高/Ⅰ类场地按本地(安全评价)
丙类(标准):按本地/Ⅰ类场地降1度(≥6度)
丁类(适度):适当降低(≥6度)
工程场地Ⅲ、Ⅳ类→比本地适当提高
三、抗震体系与设计
四、抗震措施
多层砌体:
圈梁构造柱钢筋连接后现浇
墙、梁、板可靠连接→足够支撑长度
加强楼梯间整体性/刚度
框架结构:
震害多发生:梁柱节点/填充墙
柱>梁,柱顶>柱底
角柱>内柱,短柱>一般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