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命周期评价LCA
生命周期评价LCA思维导图,生命周期影响评价【LCIA】是生命周期评价的阶段,which means 输入输出转换成指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生命周期评价LCA
碳足迹计算只是生命周期的一个简单应用,计算标准遵循iso14040和14044;核算标准遵循iso14067
目标和范围
功能单位,绘制过程图(to B to C),系统边界的选择
清单分析:收集数据,通过计算确认该产品各项输入输出
定义:量化产品xx(收集数据)
数据搜集表
原料获取阶段
从自然中获取原材料开始,到产品进入工厂之前
包括原材料消耗,辅料消耗,包材
子主题
生产阶段
从产品部件进入生产现场开始,到成品离开生产工厂结束
化学处理、生产能源消耗、半成品运输...
生产阶段固体废弃物(普通固废和危废:填埋或焚烧过程所涉及的排放因子不同)
生产阶段废气废水
使用
废弃处置阶段清单
产品及其包装被用户丢弃时开始,到产品作为固废返回自然
分配
当存在与其他产品分享的过程时,需要将输入输出数据分配到不同的产品系统中
原材料-》麦子+秸秆(副产品)-》排放 【麦子秸秆是共生关系,且产品AB共用一套原材料和排放】
分配步骤
避免分配
之前同一块电表对应三个产品,那就新加一块电表
物理关系分配
例:货车运AB两种产品,按重量分配
经济价值分配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LCIA】
是生命周期评价的阶段,which means 输入输出转换成指标
结果显示
计算过程
1. 建立产品的制造流程图:从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明确整个全流程中所需的原材料、涉及的相 关活动和过程等,以确定纳入碳足迹计算的具体材料、生产活动和过程的范围。
2. 确定系统边界:是明确纳入碳足迹计算的标准,确定生产、使用和最终处理等环节中包括的哪些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会纳碳足迹。 以下情况可排除在边界之外:碳排放小于该产品总碳足迹 1%的项目;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碳排放;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交通碳排放;动物作为交通工具时所产生的碳排放
3. 收集数据。其中两类数据是计算碳足迹必须包括的:一是产品生命周期涵盖的所有物质和活动,二是碳排放因子,即单位物质或能量所排放的 CO2 等价物。
4. 计算
投入产出法:
投入部门对产出部门的投入量 第一数列可以理解为农业产品的过程中,农业,工业,服务业分别的的投入数量 每一行,如X12表示,在产出工业产品的过程中,农业元素的投入数量 X1=农业部门生产的产品一部分作为中间产品用于其他部门的进一步生产,另一部分作为最终产品满足消费需求、资本形成需求以及出口需求 E1:每一个产品三个行业的总投入 最终需求:产品作为最终品进入生产活动以外的领域,如消费、资本形成以及出口等 原始投入:开始投入的资本或劳动=最初投入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核算结果只能得到行业数据,无法获悉产品的情况,因此只能用于评价某个部门或产业的碳足迹,而不能计算单一产品的碳足迹。
过程分析法更适用于微观层面的碳足迹核算,比如企业、商品、服务等,投入产出法则更加适用于宏观层面的碳足迹核算,比如国家、部门等
过程分析法:
建立流程图—确定系统边界—采集数据—计算碳足迹—检验
排放系数法:
IPCC 方法也称,是由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编写并提供计算温室气体排放的详细方法。IPCC 方法较为通用的计算公式是 :碳排放量 = 活动数据 × 排放因子。
混合生命周期评价:
核算标准
PAS 2050 和《中国乘用车生命周期碳排放核 算技术规范 (草稿)》规定的比较 具体,易于操作,数据收集难度相对较小,但是排除的间接排放源比较多,而根据经验,间接排放往往占比较大,占总排放的 90%以上,从供应链的角度看,不利于识别减碳机会、建立绿色低碳供应链。 相比 PAS 2050 和《 规范》,GHG 和 ISO 14067 在很多方面没有明确规定是否核算,但是企业具有很大的选择空间, 可以根据产品碳排放核 算目的或者核算结果的用途来确定核算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