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线代)线性代数 第01章 行列式
(线代)线性代数 第01章 行列式的思维导图,行列式主要考点有数字型行列式计算、抽象性(矩阵)行列式计算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线性代数》 第01章 行列式
1.1 行列式的基本概念
1. 行列式的由来与目的--克拉默法则
定义
重要结论
计算方法
eg1
2. n阶排列
3. 逆序/逆序数
一个排列中,如果一个大的数排在小的数之前,就称这两个数构成一个逆序。记τ( j1j2…jn); 排列的逆序总数,称为这个排列的逆序数。
4. 奇/偶排列
如果一个排列的逆序数是偶数,则称偶排列;反之奇排列。
eg2
5. n阶行列式
6. 迹
一个矩阵的主对角元素之和。
1.2 行列式的性质
转置Aᵀ
经转置行列式值不变
换位
两行/列互换位置,行列式值变号。
个人总结: 偶数个行/列 与 奇数个行/列 换位→不变号; 奇数个行/列 与 奇数个行/列 换位→变号; 偶数个行/列 与 偶数个行/列 换位→不变号。
例G1.1
提因
某行/列如有公因子k,可把k提出行列式号外。
注意:每一行所提出的要乘在一起!
某行/列元素全0,行列式值为0。
某行/列元素对应成比例,行列式值为0。
eg1方法一 例J1.1
拆
如果某行/列为两个元素之和,则可把行列式拆成两个行列式之和。
eg1方法二
例J1.2方法二 1.3
倍加
把某行/列的k倍加到另一行/列, 行列式值不变。
1.3 行列式的计算
1.3.1 完全展开公式法 /n阶行列式定义法
1.3.1 对角线法 (仅仅适用于二/三阶行列式)
由完全展开公式提炼而成。
1.3.2 展开公式法 (四阶及以上必用,否则必错)
1. 基本概念
(1)余子式(Mij)
去除aij所在的i行jj列元素,剩下元素位置不变的重排一个行列式,称为aij的代数余子式;记Mij。
(2)代数余子式(Aij)
(3)按行/列展开公式
n阶行列式等于它的任何一行/列元素(Mij)的代数余子式(Aij)乘积之和。
例J1.4(1)
2. 重要结论
如果在行列式中的 第i行或者第i列中(任选其一),除了aij外都为零,那么这个行列式 D=aij*Aij
插入概要
行列式的任意一行/列的元素 与 另一行/列元素的 代数余子式(Aij) 的乘积和为0。
1.3.3 特殊的行列式 (方便求取结果)
1. 主对角线上/下三角型行列式
主对角线以上或下的元素都为0的行列式。
例J1.5(1)
行列式值=主对角线乘积。
2. 副对角线上/下三角型行列式
副对角线以上或下的元素都为0的行列式。
略
3. 特殊拉普拉斯展开式
例J1.4(2) 例G1.1 真1996-2.5
4. 范德蒙行列式
例J1.5(2)
5. 爪型行列式
不看主对角线其他都相同
对称矩阵是不看主对角线其他元素对称相等,注意区别。
爪形处理
三角化法: 一般是,第一行加至其他行后,凑主对角线三角行列式。 -(1H)加至234H → 234L特殊倍数后加至1L。
加边法-01加边法
例J1.6 例G1.5
6. 含参的行列式 /特征值行列式
行列式含有参数的(特殊型)
3+1法
三行加至一行
例G 1.17 1.18
1.3.4 矩阵的行列式 /抽象的行列式
详见“2.22矩阵的行列式”
总结(行列式)
主要考点
1. 数字型行列式计算
常规类
行列式性质法: 简单运用行列式性质和特殊行列式进行化简计算。
例G1.1 1.3 1.5 1.6 1.8
证明类
2. 抽象性(矩阵)行列式计算
|A+B|类
常规化简法: 普通化简即可解决
例J 例G1.10 1.11 真
乘E法: E = A⁻¹A = B⁻¹B
例G1.12
相似类
例G1.13
3. 反求行列式参数 /特征多项式
详见“含参的行列式”
4. 判断|A|是否为0
5. 克拉默法则
重点易错点
行列式是一个数; 矩阵是一组方程。
行列式性质不要与矩阵性质弄混。
注意区分 对角线行列式,上下三角形行列式和副对角线行列式区别
关于行/列变换
只能行变换的
只能列变换的
行列变换都可以的
求det值
计算方法汇总
技巧算法汇总
拆开法
例J1.6
逐行/列相加法
例G1.3
加边法
道理与爪形处理几乎相同,唯一好处是不需要用分数,计算相对详见抓行行列式
加边法-未知数加边法
特殊的行列式
详见“特殊的行列式”
非特殊行列式
尽可能化为特殊的行列式; 不行在直接展开。
尽可能多化出零,使用展开式重要结论;一般不直接实用展开公式,繁琐。
其他补充
一个数等于自己的相反数,该数为0。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