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历史时间轴
初高中历史·中国历史·古代史·近代史·完整版,从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一约公元前1600年)整理到民国时代的知识。
编辑于2023-07-22 23:19:02 内蒙古自治区中国 历史
1.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一约公元前1600年)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一约公元前1600年)
夏朝概述
中国第一个世袭制王朝
据《史记》记载,有夏之失而复兴者,其在商也
地区范围较小,文化较为原始
夏朝的政治制度
世袭制
宗法制度
夏朝的中央政府组织
“三公九卿”制度
特别注意:三公九卿并非夏朝的专有名词,而是后世的归纳总结
夏朝的经济状况
农业是主导
盐铁业发达
文化落后,基本没有文字记载
夏朝的文化艺术
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玉器、青铜器和陶器的制作工艺已经较为成熟
夏朝艺术风格的特点:大气磅礴,简洁朴素,不拘泥于形式
夏朝的衰落原因
政治制度僵化
政治腐败
经济衰退
反动势力的破坏
重大事件
涂山之会(夏朝建立)
启继禹位
钧台之享(夏朝初年)
太康失国/后羿代夏
少康中兴
2. 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商朝简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
建都于商丘(今河南商丘市)
分为早期、中期、晚期
经济状况
农业经济发达
大规模灌溉系统
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农业
商品经济起步
时期特色的商铺和货币
对外贸易的日益增长
社会制度
社会阶层分化
贵族、平民、奴隶三大阶层
贵族制度的形成
文化特色
商代甲骨文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字
记载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教等各种方面
商代青铜器
器形多样,装饰华丽精美
有礼器、兵器、生活器具等各种种类
卜辞和诗歌创作
卜辞为宗教仪式标记和占卜预测
诗歌创作具有个性化和表现力
历史地位
对后世影响深远
中国的封建制度和文明的奠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标志
重大事件
鸣条之战
商汤灭夏
九世之乱
盘庚迁殷(公元前1300年)
羑里之囚(约公元前1060年)
3. 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
西周(前1046-前771年)
西周简介
建立西周的背景
商朝的衰落
周文王的崛起
西周政治制度
王室与诸侯
封建制度的运作
西周社会经济
农业生产和手工业制造
贸易和商业发展
西周文化
礼乐制度
诗经和乐曲
重大事件
昭王伐楚
穆王西征
共和行政
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
宣王伐楚
4.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
东周文化
工艺
青铜器成熟
陶瓷和丝绸等产业发展
文学
《诗经》、《楚辞》、《春秋》等文学作品的诞生
史书
《史记》和《资治通鉴》等著述
社会制度
采取封建制度
社会阶层分化
贵族、平民、奴隶等不同的社会地位
重大事件
犬戎之祸
公元前771年
西周与东周动历史分界事件
5.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周朝开始分为诸侯国
国家之间经常交战
秦国逐渐壮大
独霸中原
推动了中国历史的演进
鲁迅《历史的拐点》中称之为中国历史的分水岭
孔子思想发展
孔子提出仁、义、礼、智、信
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非常动荡的时期
诸侯国相继灭亡
秦国逐渐强大
齐国学派
鲁迅《中国哲学简史》中认为是古代中国最优秀的哲学流派
儒家和道家思想盛行
孔子弟子孟子提出“天下为公”的思想
老子、庄子等代表道家思想者提出“道可道,非常道”等思想
重大事件
百家争鸣
繻葛之战(公元前707年)
齐桓公始霸(公元前679年)
葵丘之会(公元651年)
泓水之战(公元前638年)
城濮之战(公元前632年)
践土之盟(公元前632年冬)
殽之战(公元前627年)
鲁国初税亩(公元前594年)
弭兵之盟(公元前579 / 546年2次)
柏举之战(公元前506年)
夫椒之战(公元前494年)
李悝变法(公元前455-395年)
三家分晋(公元前403-376年)
田氏代齐(公元前386年)
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开始)
桂林之战(公元前353年
函谷关之战(公元前318-317年)
秦灭蜀(公元前316年)
长平之战(公元前262-260年)
都江堰建成(公元前256年)
《吕氏春秋》成书(公元前241年)
秦灭韩(公元前230年)
秦灭赵(公元前228年)
秦灭楚 / 燕(公元前222年)
秦灭齐(公元前221年)
6.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统一六国
政治
推行统一的文字、度量衡和车辆轨距
统一的法律和货币系统增强了政府的控制力和纳税能力
均田制
限制土地的私有化,提高了社会公平程度
强制移民
打破封建士族的地盘
提高了国家的管理效率
建立自己的行政、法律和货币制度
兵马俑
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
知名度很高,深刻地展现了秦时期的军事力量
公路铁路
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统一了货物的运输和管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重量衡
统一的度量衡是科技和经济的重要标志
对于商贸流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重大事件
公元前219年
徐福东渡
秦始皇泰山封禅
秦攻百越之战
焚书坑儒(公元前213-212年)
胡亥继位(公元前210年)
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
巨鹿之战(公元前208-207年)
望夷宫之变(公元前207年)
7. 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汉之争
起因
楚国国力衰退,汉王朝兴起
楚国太子因为权力斗争被幽禁,向汉王朝求助
战争经过
汉军入侵楚国,攻占重要城市
楚军反击,击败汉军
汉高祖亲自率军出征,最终打败了楚军,吞并了楚国
影响
汉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百年战乱
汉朝采用“和珅、诱敌、诱降”等策略,治理少数民族地区
楚汉文化在战争中互相融合,成为中国历史上宝贵的文化遗产
重大事件
公元前206年
西楚称霸
子婴投降
鸿门宴
暗度陈仓
公元前205年
彭城之战
成皋之战
萧何经营关中
公元前204年
范增之死
陈平反间
井陉之战
公元前203年
韩信封齐王
固陵之战
亥下之战(公元前202年)
8.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汉初
汉高祖刘邦
大臣韩信、彭越
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
开创制度
灭匈奴
经济发展
文化繁荣
汉昭帝(公元前87年-公元前74年)到汉王莽的新朝建立(公元8年-公元23年)期间
长达50年的文化高峰
洛阳迁都
汉朝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
分封制的消失
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改革法律制度
重大事件
公元前220年
汉匈战争(公元前200年-公元前71年)
建策和亲
叔孙通定朝仪
公元前119年
贯高刺杀刘邦
抑商加赋
徙豪杰入关中(公元前198年)
颁布九章律(公元前193年)
废除挟书律(公元前191年)
吕后临朝改制(公元前188年)
颁布二年律令(公元前186年)
诛吕安刘(公元前180年)
诛吕政变
安刘政变
七国之乱(公元前156年)
禁马出关(公元前146年)
汉武帝首创年号(公元前140年)
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39年)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公元前134年)
马邑之战(公元前133年)
设立太学/中央官学 (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24年)
漠北之战(公元前119年)
汉武帝币制改革(公元前118年)
公元前112年
南越之战
乐府诗出现
酎金失侯
推行代田法
汉灭朝鲜之战(公元前109-108年)
设置刺史(公元前106年)
远征大宛(公元前104-101年)
苏武牧羊(公元前100-81年)
行榷酒法(公元前98年)
《史记》成书(公元前91年)
巫蛊之祸(公元前91年)
公元前81年
盐铁会议
撰成《盐铁论》
霍光辅政(公元前80年)
刘贺被废(公元前74年)
设西域都护府(公元前60年)
置常平仓(公元前54年)
昭君出塞(公元前33年)
《黄帝内经》成书(公元前30年)
《氾胜之书》成书(公元前10年)
《七略》成书(公元前5年)
《神农本草经》成书(公元5年)
9. 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
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
王莽篡位
新政
废除亩输
狱法取消
地方制度改革
十三州制
封禅制
社会动荡
红眉起义
王郎之亂
赤眉起义
发行货币改革
统一货币
不轻易增发货币
改革未获成功
内外骚乱不断
23年,新朝灭亡
重大事件
新朝建立(公元9年)
王莽改制(公元9-23年)
10. 玄汉(公元23年-公元25年)
玄汉(公元23年-公元25年)
- 玄汉更始政权(23年3月一25年10月)承接新朝、为东汉的过渡政权。
- 复国号汉,定都宛城。名义上恢复了汉朝统治,光复了西汉末年疆域的绝大部分地区。
过程
更始二年(24年)二月,迁都长安后,朝政日益腐败,地方豪强拥兵自重
更始三年(25年)九月,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逃出长安
十月被迫投降,被封长沙王,随后被杀,更始政权覆灭
玄汉更始政权推动了对旧王朝的否定,也为新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1.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汉光武帝刘秀自建政绩至景初年间
废察今安徽寿县 建光武庙以昭示始皇、汉武之风
拓跋壁画的狩猎场景,反映了东汉时期民间生活的繁荣
发展水利工程,舒缓民生,例如修建汉洛阳渠
推广汉字,加强中央集权,规范制度,例如设置太学,公推博士
汉和帝至汉献帝灭亡时期
党锢之祸,诛杀许多文人,推动了黄巾起义
董卓之乱,使得中央王室和地方官员的关系加剧,动摇了朝廷的权威
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国形成,结束了两汉统一时期,开启了新阶段
曹操建立魏,安定北方,开辟武备,主张以文治来收乡里,以武备来披成敌国
刘备建立蜀汉,推儒主政,致力于加强士族的地位
孙权建立吴国,注重发展水运,打造海上势力,秉承东汉王朝的文治特点
重大事件
并省吏职(公元30年)
度田事件(公元39年)
复行五铢钱(公元40年)
《九章算术》成书(公元45年)
王景治水(公元69年)
班超出使西域(公元73年)
《论衡》成书(公元88年)
甘英出使大秦(公元97年)
《说文解字》成书(公元121年)
设置西域长史府(公元123年)
扩建太学(公元131年)
党锢之祸(公元166年)
黄巾之乱(公元184-188年)
重置州牧-刺史制度(公元188年)
十常侍之乱(公元189年)
讨伐董卓之战(公元190-191年)
《周易参同契》成书(公元190年)
兖州之战(公元194-195年)
孙策平江东之战(公元195年)
建安文学形成(公元196年)
曹操讨伐袁术(公元197年)
孙权霸江东(公元200年)
公元208年
江陵之战
长坂坡之战
赤壁之战
《伤寒杂病论》成书(公元210年)
益州之战(公元212年)
汉中之战(公元217年)
樊城之战(公元219年)
实行九品中正制(公元220年)
12. 三国
三国
三个国家:魏、蜀、吴
魏:以曹操为代表的政权
建立背景:东汉末年权利割据
政治制度:设置三公九卿
军事发展:实行制队伍
蜀:以刘备为代表的政权
建立背景:东汉末年权利割据
政治制度:实行皇帝统治
军事发展:以诸葛亮为代表的巨大发展
吴:以孙权为代表的政权
建立背景:东汉末年权利割据
政治制度:以皇帝为中心的政治制度
军事发展:实行“兵家必争”思想,强化实战训练
群雄割据
延续时间:公元220年至280年
历经变革:三国时期交替执政,政权更替
形成体系:刘备、孙权、曹操打造不同的发展思想和政治体系
文化影响
文学:民间流传“三国演义”
艺术:以三国时期为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
游戏:三国题材成为游戏业的经典代表作之一
历史意义
影响中国历史:三国时期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具有历史意义
影响全球历史:三国时期在西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对于全球历史具有影响
重大事件
曹丕篡汉(公元220年)
蜀汉建立(公元221年)
公元222年
曹植创作《洛神赋》
夷陵之战
刘备托孤(公元223年)
诸葛亮北伐(公元228年)
孙吴建立(公元229年)
卫温首航夷洲(公元230年)
二宫之争/南鲁党争(公元242年)
高平陵之变(公元249年)
寿春三叛(公元251年)
司马昭弑君(公元260年)
魏灭蜀之战(公元263年)
13. 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
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
西晋的兴起
三国时期的结束
三国时期政治的动荡
各地军阀割据
经济衰退
社会不稳定
陈寿《三国志》的编纂
记录了各地割据势力的历史
司马炎篡位建立西晋
征伐吴国统一南北
策划平定黄巾起义的王浑、张角等人
西晋的政治经济文化
西晋的政治制度改革
长安城的建设和迁都
建立九品中正制度
开始实行乡试科举制度,推进士族统治
西晋的经济发展
农业生产和手工业迅速发展
对外贸易频繁,丝绸之路开辟
货币制度稳定发展
西晋的文化和文学
魏晋文化的形成
吸取汉代文化之长,融合各地文化
形成以礼制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体系
文学方面的成就
古文运动的兴起,注重骈文和缀文的修辞技巧
陶渊明、嵇康、左思等文学家的活跃
西晋的衰落和灭亡
内部政治斗争的加剧
养士和外戚的斗争
开始萌芽的地方割据和起义
北方民族的入侵和崛起
鲜卑族和匈奴族的威胁
西晋灭亡后匈奴族的继承者,也就是北魏的崛起
重大事件
西晋建立(公元265年)
晋行户调式制度(公元280年)
晋灭吴之战(公元279-280年)
《中经新簿》撰成(公元281年)
陈寿著《三国志》
八王之乱(公元291年)
永嘉之乱(公元311年)
14. 五胡十六国(公元304年-公元439年)
五胡十六国(公元304年-公元439年)
胡人入侵
羯族建华夏
拓跋部身亡
鲜卑势力崛起
羌族兴起
张氏羌国建立
拓跋部灭羌国
割据政权
前赵
石勒夺魏
石虎篡位
管城王国
管辂建国
管宁攻灭
成汉
李雄割据蜀汉
成都被攻陷
内乱战争
前秦
祖逖称帝
苻坚篡位
后秦
姚苌篡位
姚萇建立
北方民族联盟
氐族首领
拓跋部灭南凉
献文帝死于刘裕部将
南匈奴
代国建立
献帝被杀
小国争霸
南燕
高洋兴起
慕容超篡位
北燕
内斗失衡
梁朝兴起
重大事件
开凿莫高窟(公元366年)
前秦灭代国之战(公元376年)
淝水之战(公元383年)
鸠摩罗什译经(公元401年)
15. 东晋(公元317年-公元420年)
东晋(公元317年-公元420年)
时期背景
前朝灭亡后的政治动荡
内外压力之下的疆土收缩
初期局势
晋武帝司马炎的登基及改革
玄学思想的流行和政治影响
分裂局面
晋惠帝时期元凶王导的篡位
五胡乱华的背景及对江南地区的影响
江南政权
东晋南朝政权建立
建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
文化繁荣
诗人谢灵运、陶渊明等的活跃
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发展
历史影响
音韵学、经学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影响未来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走向
重大事件
王敦之乱(公元322年)
实行“土断”(公元322年)
苏峻之乱(公元327年)
晋灭成汉之战(公元346-347年)
王羲之撰《兰亭集序》(公元353年)
桓温北伐(公元354-369年)
慧远庐山修行传教(公元381年)
法显取经(公元399年)
孙恩卢循之乱(公元399-411年)
刘裕击桓玄之战(公元404年)
刘裕北伐(公元409年)
东晋迁百工于建康(公元417年)
刘裕代晋(公元420年)
16. 南北朝(公元420年-581年)
南北朝(公元420年-581年)
历史背景: 六朝末期政治局势动荡,北方少数民族称雄
元年君主: 南朝刘裕,北朝拓跋珪
南北分裂原因; 统治者的渐行渐远,地理因素
文化
南朝文化
运求自由和典雅的文化艺术
士族文化崛起,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北朝文化
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
佛教文化的发展和铁器制造业的繁荣
文学艺术特点
以活泼生动的风格和细腻描写闻名
破除唐宋文风的据矩,开辟了文学创作的新天地
政治格局演变
北方政权先后更替,牵方政权逐渐缩小领土
隋朝统一中国,南北朝时期结束
重大事件
北朝
寇谦之改革道教(公元415年)
太武灭佛(公元446年)
北魏寺院经济形成(公元467-476年)
北魏实行均田制(公元481年)
孝文帝改革/孝文汉化(公元494年)
公元500年
巩义石窟始建
龙门石窟开凿
六镇起义(公元524-528年)
《水经注》成书(公元527年)
《齐民要术》成书(公元533年)
北魏分裂(公元534年)
北齐建立(公元550年)
《魏书》成书(公元554年)
北齐灭道(公元555年)
北周建立(公元557年)
北周武帝灭佛(公元574年)
北周灭北齐(公元557年)
尉迟迥之乱(公元580年)
南朝
元嘉之治(公元424-452年)
元嘉北伐(公元430-452年)
《元嘉八年秘阁四部目录》成书(公元431年)
萧道成建齐(公元479年)
永明之治(公元482-493年)
《宋书》成书(公元488年)
汉中之战(公元495年)
《文心雕龙》成书(公元501年)
钟离之战(公元507年)
梁修《五礼》成(公元512年)
《诗品》撰成(公元518年)
《昭明文选》成书(公元533年)
侯景之乱(公元548-552年)
南陈建立(公元557年
隋灭陈之战(公元589年)
17. 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
隋朝(公元581-618年)
历史背景:结束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经济
实行均田制并改定赋役
减轻农民生产压力
采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清查户口措施
增加财政收入
兴建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改善水陆交通线
政治
初创三省六部制,巩固中央集权
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
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
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
强化了政府机制
军事
继续推行完善府兵制
重大事件
隋与突厥之战(公元581-602年)
开皇之治
修建大兴城(公元582年)
公元583年
颁布《开皇律》
颁布五省六曹制
开修广通渠(公元584年)
实行大索貌阅(公元585年)
西梁灭亡(公元587年)
隋灭陈之战(公元589年)
建造赵州桥(公元595年)
隋与高句丽的战争(公元598年)
隋灭李佛子之战(公元602年)
杨凉造反(公元604年)
公元605年
开设进士科
隋炀帝迁都洛阳
隋灭林邑国
颁布《大业律》(公元607年)
隋与吐谷浑之战(公元608年)
开凿隋唐大运河(公元610年)
隋末民变(公元611年)
公元613年
杜伏威起义
杨玄感叛变
晋阳起兵(公元617年)
江都兵变(公元618年)
18.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高宗(627年-683年)
内政
均田制度
科举制度
外交
西域、高丽、新罗
武则天(624年-705年)
政治生涯
内政
改革
平反
缩减军队
建立情报机构
资政殿试
对外关系
扶植吐蕃
加强盟友
唐太宗(598年-649年)
内政
《开皇律》
盐铁法
洛阳及寺院的迁移
对外关系
扩张领土
亲自出征
平定叛乱
重大事件
唐朝建立(公元618年)
玄武门之变(公元626年)
贞观之治(公元627-649年)
永徽之治(公元649-655年)
公元653年
武则天称帝(公元690年)
颁布《唐律疏议》
颁布《五经正义》
神龙政变(公元705年)
公元710年
金城公主入藏
唐隆政变
刘知己撰《史通》
公元713年
先天之变
开元之治
编写《大衍历》(公元721年)
实行募兵制(公元749年)
坦罗斯战役(公元751年)
安史之乱(公元755-763年)
马嵬驿之变(公元756年)
公元780年
陆羽撰《茶经》
实行两税法
公元783年
清水会盟
泾原兵变
平凉劫盟(公元787年)
永贞内禅(公元805年)
元和中兴(公元805-820年)
牛李党争(公元808-846年)
发行飞钱(公元810年)
《元和郡县制》撰成(公元813年)
长庆会盟(公元821年)
唐蕃会盟碑(公元823年)
甘露之变(公元835年)
会昌中兴
会昌毁佛(公元840-846年)
大中之治 (公元846-859年)
黄巢起义(公元875-884年)
公元905年
曲承裕直立
白马驿之祸
19.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
原因
宋朝的建立
辽朝与夏朝的崛起
北方政权的分裂
胡人入侵的影响
五代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十国
前蜀
后蜀
南唐
吴越
楚
闽
南汉
后汉
宋
影响
政治
地方政权的独立
平衡南方政权的势力
经济衰退和文化倒退
军事
外患不断,防御力加强
投降胡人的危害
社会
多年战乱造成的民不聊生
士族分化和群雄逐鹿的局面
特点
动荡不安的政治环境
各地政权的不断更替
士族割据和军阀混战的局面
经济和文化的严重萎缩
对后世的政治、军事、社会造成的深远影响
重大事件
后唐建立(公元923年)
后唐灭前蜀之战(公元925年)
李嗣源称帝(公元926年)
割让燕云十六州(公元938年)
编成《旧唐书》(公元945年)
契丹灭后晋之战(公元946年)
后汉建立(公元947年)
后汉建立(公元951年)
高平之战(公元954年)
20. 后梁(公元907年-公元923年)
后梁(公元907年-公元923年)
成立
朱全忠篡唐称帝
社会经济
抑制奢侈浪费
发展冶冶
国家财政紧张
外交战争
多次北伐失败
安史之乱后首次平定吐蕃
与后唐争夺中原
文化教育
重视文教事业
进行书院改革
有文化名臣李昪、李觏等
重大事件
柏乡之战(公元910年)
朱友珪弑父登基(公元912年)
朱友贞继位(公元913年)
21. 辽朝(公元916年-公元1125年)
辽朝(公元916年-公元1125年)
分裂后的五胡十六国时期
北朝
南朝
契丹部落的崛起
耶律阿保机
大祚荣
遗诏传位
耶律呈哥
良渚之战
辽太宗
与宋朝的关系
多次对外战争
辽景宗
阻卜之乱
辽圣宗
与金朝的关系
消耗过大
西京皇城遗址
遗产和影响
辽代摹刻艺术
辽代印章文化
后金、清朝的继承和发扬
重大事件
辽国建立(公元916年)
创制契丹大字(公元920年)
契丹灭渤海国(公元926年)
契丹更名大辽(公元 947年)
辽丽战争(公元993-1019年)
创制西夏文(公元1036年)
元昊称帝(公元1038年)
重元之乱(公元1063年)
耶律大石称王(公元1124年)
宋金灭辽(公元1125年)
22. 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
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
建立
赵匡胤篡位称帝,定都开封
政治制度
实行科举制度
设立参知政事、中书省等机构
实行均田制、市易制、保甲制等
经济发展
盐铁专卖制度
扩大茶马贸易,开拓海外市场
发行纸币
社会生活
文化繁荣
诗词歌赋、画、剧等文化活动发展
出现司马相如、欧阳修、苏轼等文化名人
科技进步
发明磁针、火药等
发明活字印刷术
对外关系
与辽、西夏、金、南诏等国朝通交
重大事件
陈桥兵变(公元960年)
杯酒释兵权(公元961年)
实行“先南后北”政策(公元963年)
殿试制度化(公元973年)
岳麓书院创建(公元976年)
高粱河之战(公元979年)
《太平御览》成书(公元983年)
公元986年
岐沟关之战
雍熙北伐
咸平之治(公元998年)
澶渊之盟(公元1005年)
《册府元龟》成书(公元1013年)
宋推广占城稻(公元1021年)
仁宗盛治(公元1022-1063年)
发行交子(公元1023年)
宋夏战争(公元1039年)
重熙增币(公元1042年)
庆历新政(公元1043-1045年)
庆历和议(公元1044年)
《新五代史》成书(公元1053年)
开元寺塔建成(公元1055年)
宋越熙宁战争(1075-1077年)
元丰改制(公元1080年)
永乐城之战(公元1082年)
《资治通鉴》成书(公元1084年)
绍圣绍述(公元1094年)
《营造法式》成书(公元1100年)
张择端作《清明上河图》(公元1101年)
宋江起义(公元1119年)
方腊起义(公元1120年)
23. 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
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
建立
赵构保大,逃至南京建立南宋
南宋政治、经济、文化整体发展
宋高宗赵构即位
熙宁中兴与王安石变法
青苗法、均输法
新法之争与旧党反对
徽、钦两宗之争
宋孝宗赵轩即位
史称“靖康之耻”的金国灭宋
宋理宗赵昀即位
开禧、嘉泰年间的抗金战争
宋度宗赵禥即位
南宋政治腐败与经济发展
钱、茶、海禁、纸币
贡院取士制度
宋理宗
理学崛起
程朱理学
理学影响的一些名人
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
医学、文学、艺术的发展
刘宋文化的回归
政治制度
官僚制度
实行三省六部制
总揽万事大员置于极尚之地
土地制度
实行保甲制、均税法
军事制度
保甲制度、组建骑兵、重视水师
经济发展
官营商船
发行交子、会子、钞票
社会生活
文化繁荣
文学(诗、词、曲)、绘画、戏曲等纷繁发展
学术流派:陆九渊、陈邦瞻、张载、朱熹等
科技进步
青花瓷、活字印刷、四大发明(指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对外关系
抗金斗争
岳飞、文天祥等英雄人物沉痛抗争
淮南、横江等战役牺牲惨重
重大事件
南宋建立(公元1127年)
靖康之难(公元1125-1127年)
南宋定都临安(公元1138年)
郾城之战(公元1140年)
宋发行会子(公元1160年)
采石之战(公元1161年)
公元1162年
壬午内禅
乾淳之治
鹅湖之会(公元1175年)
绍熙内禅(公元1194年)
庆元党禁(公元1195年)
宋颁行《统天历》(公元1199年)
《庆元条法事类》成书(公元1202年)
开禧北伐(公元1206年)
嘉定更化(公元1208-1224年)
端平入洛(公元1234年)
鄂州之战(公元1258年)
钓鱼城之战(公元1259年)
崖山海战,南宋灭亡(公元1279年)
24. 金朝(公元1115年-公元1234年)
金朝(公元1115年-公元1234年)
建立
朱温篡后周
建议创建大金朝
称皇帝,定都开封
统治
太祖
统一北方,征服辽朝
先灭辽朝南京部,再征辽王耶律大石
改革,制度完善
太宗
繁荣
开疆拓土,与南宋对峙
捣毁南宋水师
文化,科技发展
宋版活字印刷,火药武器发展
真宗
疏忽于政事,听信奸臣之言
辅佐他的权臣赵构牟取大权
发动对辽战争
寇盗横行,内乱频生
起义,灭亡
河间王
先是田弘正义起义,河间王响应
由于胡人起义加入,十年终亡金
重大事件
金颁女真文(公元1119年)
宋金战争(公元1125-1234年)
金军渡江南侵(公元1128年)
西辽建立 (公元1132年)
金迁都燕京(公元1153年)
大定之治(公元1161-1189年)
《赵城金刻》刊刻(公元1173年)
金建卢沟桥(公元1189年)
明昌之治(公元1189-1208年)
《西厢记诸宫调》成书(公元1208年)
东辽建立(公元1213年)
第二次金夏会盟(公元1225年)
25. 蒙古帝国(公元1206年-公元1259年)
蒙古帝国(公元1206年-公元1259年)
重大事件
铁木真建国(公元1206年)
蒙金战争(公元1211年)
蒙古灭西夏(公元1227年)
蒙古尊孔(公元1233年)
蔡州之战,宋蒙灭金(公元1234年)
蒙古建立太极书院(公元1238年)
凉州会盟(公元1247年)
中统宝钞印行(公元1260年)
提刑按察司(公元1268年)
襄樊之战(1268-1273年)
颁行八思巴字(公元1269年)
26. 元朝(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
元朝(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
成立:
元世祖忽必烈发动灭南宋战争,建立元朝:
1279年,元军攻破宋朝都城临安;
文天祥、岳飞等爱国将领先后殉国;
宋理宗被迫投降,宋室灭亡,元朝建立。
政治制度:
蒙古政治制度与汉族制度混合形成元朝政治制度:
采用“行省制”和“路制”,简化行政管理;
设置三个监察机构,限制官员权力;
实行科举制,开创中国科举考试史新纪元。
经济文化:
经济发展:
中外贸易繁荣,丝绸之路得到发展;
铸造大量货币,促进经济发展;
工艺、制造、商业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文化繁荣:
以史为鉴,修纂编纂大量史书;
诗歌文学成为元代文学的代表;
绘画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艺术形式
衰落:
内忧外患,导致元朝衰落:
内部各族人民反抗,尤以红巾军为代表;
外部伊儿汗国、明朝崛起,威胁到元朝领土;
元世祖、元英宗等皇帝不善于治国,导致元朝政治腐败。
大事件:
中国最大叛乱红巾军起义(公元1351年);
著名外国旅行家马可·波罗访问中国,写成《马可·波罗游记》。
重大事件
元朝建立(公元1271年)
《农桑辑要》成书(公元1273年)
马可·波罗来华(公元1275年)
元杂剧盛行(公元1279-1307年)
颁行《授时历》(公元1281年)
《资治通鉴音注》成书(公元1286年)
《至元新格》颁行(公元1291年)
《王祯农书》成书(公元1313年)
延祐复科(公元1314年)
《大元通制》颁行(公元1323年)
南坡之变(公元1323年)
两都之战(公元1328年)
《经世大典》成书(公元1331年)
至正新政(公元1341年)
《辽史》成书(公元1344年)
《宋史》成书(公元1345年)
《至正条格》颁行(公元1346年)
红进军起义(公元1351年)
27.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成立
朱元璋称帝,定都南京
政治与社会
建立行省制度
行政区划分为东厂官、中书省、都察院等
实行科举制度
实行士人分科,乡试、会试、殿试
廉政、考试诚信等成为社会风气
加强中央集权
建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
经济与文化
发展手工业
陶瓷业如景德镇瓷器达到鼎盛
提高农业生产力
种植玉米、马铃薯等作物
文化精华
文学史上出现“四大奇书”之《金瓶梅》、《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
绘画达到繁荣时期,明朝画派形成
海外贸易
东南亚各国、南亚、西亚、非洲等国与中国进行海外贸易
外交
在和平安全环境下和周边国家保持友好关系
与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进行外交交涉,广交好处、促进经济发展
重大事件
明朝建立(公元1368年)
公元1370年
洪武大移民(公元1370-1417年)
《元史》成书
实行户贴制度
明太祖第一次北伐
明太祖第二次北伐(公元1372年)
公元1373年
《皇明祖训》成书
设十三冶铁所
公元1375年
设都指挥使司
发行大明宝钞
设承宣布政使司(公元1376年)
公元1380年
明太祖第三次北伐
废除丞相
公元1381年
明太祖第四次北伐
明平云南之战
广东农民起义
重订科举取士(公元1384年)
颁布《明大诰》(公元1385年)
公元1387年
编订《鱼鳞图册》
明太祖第五次北伐
明太祖第六次北伐(公元1387-1388年)
《水浒传》成书(公元1388年)
明太祖第七次北伐(公元1390年)
明太祖第八次北伐(公元1396年)
公元1397年
南北榜案
田九成起义
颁行《大明律》
建文改制(公元1398年)
靖难之役(公元1399年)
白沟河之战(公元1400年)
设立内阁(公元1402年)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公元1405年)
《永乐大典》成书(公元1408年)
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公元1416年)
28.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重大事件
公元1420年
山东唐赛儿起义
永乐迁都
设立东厂
设立三大营(公元1424年)
五军营(步骑野战军)
神机营(火枪兵)
三千营(降丁骑兵)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公元1430年)
税粮折收“金银花”(公元1436年)
土木堡之变(公元1450年)
夺门之变(公元1457年)
明英宗废宫妃殉葬制度(公元1464年)
公元1465年
藤峡盗乱
郧阳民变
设立西厂(公元1477年)
铜活字印刷术流行(公元1490年)
《大明会典》成书(公元1502年)
龙场悟道,阳明心学创立(公元1506年)
设立内行厂(公元1508年)
应州大捷(公元1517年)
宁王之乱(公元1519年)
大礼议(公元1521年)
《三国演义》刊刻(公元1521年)
移市舶司(公元1535年)
朱纨抗倭(公元1547年)
庚戍之变(公元1550年)
戚继光抗倭(公元1555年)
台州大捷(公元1561年)
隆庆开关(公元1567年)
发明种痘法(公元1568年)
张居正改革(公元1573-1582年)
《本草纲目》成书(公元1578年)
推行一条鞭法(公元1581年)
国本之争(公元1586年)
《算法统宗》成书(公元1592年)
东林党争(公元1593年)
金察之争(公元1593年)
昆腔《浣纱记》问事(公元1594年)
矿税之弊(公元1595年)
妖书案(公元1598年)
《牡丹亭》成书(公元1600年)
利玛窦入京传教(公元1601年)
汉译《几何原本》成书(公元1607年)
梃击案(公元1615年)
南京教案(公元1616年)
公元1617年
《外科正宗》成书
《金瓶梅》刊刻
俄罗斯遣使来华(公元1618年)
三饷加派
移宫案(公元1620年)
红丸案(公元1620年)
澎湖之战(公元1622-1624年)
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公元1625年)
王二起义(公元1627年)
吴桥兵变(公元1631年)
“二拍”成书(公元1632年)
《农政全书》刊刻(公元1633年)
《崇祯历书》成书(公元1634年)
公元1635年
凤阳之战
《皇明职方地图》成书
《天工开物》刊刻(公元1637年)
《名山藏》刊刻(公元1640年)
公元1642年
李自成攻朱仙镇之战
《徐霞客游记》成书
汝州之战(公元1643年)
29. 清朝(公元1636年-公元1912年)
清朝(公元1636年-1912年)
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
建立后金第一任皇帝;
皇帝改元为抚顺;
八旗制度开始形成;
八旗制度分类;
长春八旗;
咸阳八旗;
延安八旗;
奉北八旗;
努尔哈赤去世后清太宗亲政;
巨额鸦片进入中国,康熙帝开始禁烟运动 ;
生育多位皇子,和女英的“夺嫡事件”
乾隆帝统治时期;
多次南巡;
屐齿图事件;
道光帝时期;
外族入侵和太平天国起义;
嘉庆帝逝世后由道光帝继位;
道光帝采取对待太平天国的策略;
光绪帝时期;
甲午战争导致中国近代史上的百年屈辱;
《马关条约》的签订;
割让台湾和澎湖岛;
赔款;
宣统帝时期;
辛亥革命爆发;
宣统帝退位。
重大事件
松锦之战(公元1640年)
清初实行六大弊政(公元1644年)
《大清律》成书(公元1646年)
颁布《禁海令》(公元1656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公元1661-1662年)
四大臣辅政(公元1662-1669年)
咒水之难(公元1661年)
南明覆亡(公元1662年)
册封琉球(公元1663年)
康熙智擒鳌拜(公元1669年)
三藩之乱(公元1673-1681年
印制《坤舆全图》(公元1674年)
清设台湾府(公元1684年)
公元1685年
雅克萨战役
广州十三行诞生
《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公元1689年)
三征噶尔丹(公元1690-1697年)
多伦诺尔会盟(公元1691年)
九子夺嫡(公元1708年)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公元1712年)
册封五世班禅(公元1713年)
《康熙字典》成书(公元1716年)
公元1723年
建立秘密立储制
摊丁入亩
改土归流(公元1724年)
公元1727年
设立驻藏大臣
签订《布连斯奇条约》
签订《恰克图界约》(公元1728年)
设立军机处(公元1729年)
大小金川之役(公元1747-1776年)
乾隆帝南巡(公元1751年)
一口通商(公元1757年)
平定准格尔(公元1758年)
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公元1757-1759年)
新疆设伊犁将军(公元1762年)
土尔扈特部东归(公元1771年)
《四库全书》成书(公元1773年)
何珅主办千叟宴(公元1785年)
徽班进京(公元1790年)
金瓶挚签(公元1792年)
白莲教起义(公元1796年)
30. 清朝(公元1636年-公元1912年)
清朝(公元1636年-公元1912年)
重大事件
英占澳门(公元1808年)
癸酉之变(公元1813年)
《全唐文》成书(公元1814年)
阿美士德使华(公元1816年)
《皇清经解》辑刻(公元1829年)
虎门销烟(公元1839年)
《四洲志》成书(公元1839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公元1840年)
公元1841年
英占香港岛
三元里抗英
《海国图志》成书(公元1842年)
《南京条约》签订(公元1842年)
创立拜上帝会(公元1843年)
《虎门条约》续订(公元1843年)
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公元1843年)
《望厦条约》签订(公元1844年)
徐家汇教案(公元1847年)
葡萄牙霸占澳门(公元1849年)
金田起义(公元1851年)
《天朝田亩制度》颁发(公元1853年)
天京事变(公元1856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公元1856-1860年)
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公元1857年)
《瑷珲条约》、《天津条约》签订(公元1858年)
《北京条约》签订(公元1860年)
火烧圆明园(公元1860年)
设立安庆内军械所(公元1861年)
辛酉政变(公元1861年)
两宫听政(公元1861年)
京师同文馆正式成立(公元1862年)
《勘分西北约记》签订(公元1864年)
阿古柏入侵新疆(公元1865年)
江南制造总局成立(公元1865年)
发昌机器厂成立(公元1866年)
福州船政局设立(公元1866年)
天津教案(公元1870年)
《中日修好条规》签订(公元1871年)
官费留学生赴美(公元1872年)
《申报》创刊(公元1872年)
轮船招商局成立(公元1873年)
马嘉理事件(公元1875年)
丁戊奇荒(公元1875年)
格致书院成立(公元1876年)
左宗棠收复新疆(公元1876年)
日本侵占琉球(公元1879年)
《伊犁条约》签订(公元1881年)
唐胥铁路通车(公元1881年)
开设同文书局(公元1882年)
中法战争(公元1883年)
新疆建省(公元1884年)
镇南关大捷(公元1885年)
台湾建省(公元1885年)
公元1889年
上海机器织布局成立
颁制黄龙旗
北洋水师成立
汉阳铁厂成立(公元1890年)
康有为设“万木草堂”(公元1891年)
《盛世危言》出版(公元1893年)
公元1894年
旅顺大屠杀
兴中会成立
中日甲午战争
公元1895年
三国干涉还辽
台湾民主国成立
《马关条约》签订
公车上书
《中外纪闻》创刊
《时务报》创刊(公元1896年)
设立邮政总局(公元1897年)
中国通商银行成立(公元1897年)
德国强占胶州湾(公元1898年)
戊戌变法(公元1898年)
京师大学堂成立(公元1898年)
《订租威海卫专条》签订(公元1898年)
东南互保(公元1900-1094年)
发现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公元1900年)
庚子俄难(公元1900年)
清末新政(公元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公元1901年)
31. 民国时代
民国时代
民国时间背景
晚清末年政治危机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
中华民国成立
政治与社会状况
三民主义的提出及影响
资本主义萌芽与制度改革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反对派
1919年五四运动及其意义
经济与文化变迁
实行袁世凯银本位制
大范围的实业家入主政治
长沙铁道工程师学院创立
新文化运动兴起
民国个性人物
孙中山: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驱
蒋介石:北伐战争胜利后中华民国实质统治者
李大钊:中国共产党的奠基人之一
梁启超:近代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重大事件
公元1912年:定都之争,南方落败
公元1913年:宋教仁案,总统下黑手
公元1913年:二次革命
公元1915年:袁世凯与日签订“二十一条”,丧权辱国
公元1915年:袁世凯称帝,倒行逆施
公元1915年:袁世凯宣布废除帝制,众叛亲离
公元1915年:秦锷护国讨袁,袁世凯皇帝梦碎
公元1915年:杨度等人成立筹安会
公元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公元1916年:第一次府院之争,黎段相争,张勋得利
公元1916年:劳工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公元1917年:张勋复辟,昙花一现
公元1917年:康有为等成立孔教会,意在复辟
公元1917年:第二次府院之争:军阀混战的前兆
公元1917年:护法运动,未战先乱
公元1917年:西原借款
公元1918年
大中华民国救国团成立
安福俱乐部成立:段祺瑞的工具
毛泽东建立新民学会:长沙地区共产党早期组织
陈独秀、李大钊组织社会主义研究会
公元1919年
燕京大学成立:教会大学之首
五四运动、火烧赵家楼
周恩来等创办觉悟社
公元1920年:直皖战争——争夺统治权
公元1921年
孙中山誓师北伐
黄埔军校成立
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公元1922年
第一次直奉战争
陈炯明叛乱
孙中山改组国民党:走向国共合作
公元1923年:“二七惨案”——工人运动转向低潮
公元1923年:蒋介石率考察团赴苏俄
公元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张作霖上台
公元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结成统一战线
公元1925年
廖仲恺被刺:给蒋介石铺路
郭松龄反奉
东江战役——广东政府东征讨伐陈炯明
五卅惨案:引发反帝风潮
公元1926年
三一八惨案
中山舰事件:第一次国其合作破裂的前奏
国民党创建广州家民运动讲习所
北伐军消灭直系军阀
公元1927年
宁汉合流
四·一二政变,国民党清党
王国维自杀
李大钊等芙产党被杀
秋收起义,武装反抗
宁汉分裂:两个国民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南昌起义,打响第一枪
公元1928年
皇姑屯惨案,张作霖殒命
济南惨案:日本暴行
清华大学改国立
中央研究院成立:第一个全国科研机构
井冈山会师:开创第一块革命根据地
东北易帜: 国民政府实现名义上的统一
32. 民国时代
民国时代
重大事件
公元1929年:中东路事件
公元1929年:蒋桂战争:军阀重新开战
公元1930年:中原战争爆发
公元1930年:左翼作家联盟的建立:从打笔战到建团体
公元1931年
顾收章叛变
中村事件: “九一八”导火索
临危受命: 马占山黑龙江低抗日军
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公元1932年:关东军成立伪满洲国
公元1933年
塘沽协定:丧权辱国的停战协定
拯救国宝:北平政宫博物院文物南迁
福建事变:反蒋抗日
公元1934年
新生活运动
长征
溥仪任伪满洲国皇帝
公元1935年:遵义会议 ,中共命运的转折点
公元1935年:华北五省自治
公元1936年
西安事变:张学良的“兵谏”
张学良与周恩来密谈,联合抗日
宋美龄解决西安事变:和平为主
鲁迅积劳成疾去世
公元1937年
庐山会谈: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西南联大成立
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淞沪保卫战:抗日战争中第一场大型会战
日军攻占太原:重镇失守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撤向大后方
南京保卫战: 首都沦陷
南京大属杀:毫无人性的暴行
公元1938年
军统成立:蒋介石的“匕首”
花园口决堤:以水代兵
武汉会战:抗日战争初期最大规模会战
台儿庄战役大捷
公元1939年:昆仑关战役:争夺西南交通线
公元1939年:重庆大轰炸:迫蒋投降
公元1940年:百团大战
公元1940年:汪精卫成立 “汪伪政权”
公元1941年
陈纳德组建美国飞虎队
皖南事变:国民党反共高峰
民盟成立
日军进攻香港
公元1942年:远征军入缅作战:保卫西南
公元1942年:宋子文与美国签订《抵抗侵略互助协定》
公元1943年:胡家南闪击延安
公元1943年: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跻身“四大国”
公元1943年:缅北之战:打通中印公路
公元1944年:豫湘桂会战:抗战后期国民政府的大溃败
公元1944年:美军观察组抵达延安
公元1944年:赫尔利取代史迪威
公元1945年
重庆谈判
美军空运国民党到长春,抢东北
日本投降
公元1946年
闻一多、李公朴被杀
东京审判:战犯难逃
下关惨案:和平建国的破碎
国民党围攻中原解放区:解放战争爆发
国民党军队攻占张家口
沈崇事件:强奸案导致美国撤兵
33. 民国时代
重大事件
公元1947年
二二八事件
孟良崮之战
国大选举丑闻:假行宪,真独裁
公元1948年
蒋介石下野:以退为进
蒋经国上海“打虎”:骑虎难下
上海金圆券危机:货币成废纸
辽沈战役:东北解放
平津战役:和平解放
蒋介石当选总统
淮海战役: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胜利
公元1949年:北平和谈,和平解放
公元1949年:解放军占领南京——全国解放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