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八上物理第二章:声现象
八上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经过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通过一个物质,物理学中把他叫做介质,一起来看。
这是一篇关于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包含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等内容,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张思维导图,提高备考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收藏一下~
这是一篇关于八年级上册数学思维导图,包含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轴对称的性质、线段,角的轴对称性、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等,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张思维导图,提高备考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收藏一下~
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总结,两个能完全重合的三角形被称为全等三角形。内容非常全面且条理清晰,主要包括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判断条件以及结论,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经过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
都有哪些东西可以传声
气体
固体
液体
真空不可以传声
声音的传播需要通过一个物质, 物理学中把他叫做介质
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
耳朵的结构 (从外到内)
1、耳廓
2、外耳道
3、鼓膜
4、听小骨
5、鼓室
6、半规管
7、前庭
8、耳蜗
9、咽鼓管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 经过听小骨以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 人就听到声音了。
频率、赫兹、响度、振幅、音色
物理学中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 当一个物体一秒振动100次,它的频率就是100赫兹
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音色是声音的一种特征,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声波
超声波
人们把超出人类正常听力范围的声音叫做超声波, 超声波一般高于2万赫兹
人们把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叫做声波 声波大约是从20赫兹到2万赫兹
次声波
人们把低于人类正常听力范围的声音叫次声波 次声波一般低于2万赫兹
声的利用
在日常生活中, 有很多地方都用到了声波
1、在大自然许多活动,如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发生时, 都伴有次声波,这种次声波传播距离很远,可以传到千千米以外 人类利用这些信息就可以确定这些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
2、在大自然的小动物中也用到声波,就像蝙蝠,他们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 这些超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的方向和到来时间 蝙蝠就可以准确的确定目标的位置
3、人们利用超声波发明了倒车雷达还有声呐
噪声
噪声对环境也有一定的危害 我国的噪声污染也是非常严重的
从保护环境方面讲,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就像街道上的汽车声,图书馆的说话声 建筑工地机器的轰鸣声
分贝
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分贝, 为了保证学习和工作声音不能超过70分贝,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分贝
90分贝就是嘈杂的马路 70分贝就是大声说话 50分贝就是办公室的声音(打键盘谈论事情)
生活中的隐藏杀手
叫声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现代城市把控制噪声列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项目之一 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 现在家用电器机动车等在设计时都应考虑噪声对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