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九上历史第一单元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有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其中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建立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主要是雅利安人。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的思维导图,分享了希腊城邦、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城邦、罗马帝国、希腊罗马古典文明的知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单元
第一课 古代埃及
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位置
非洲东北角
尊称
尼罗河的赠礼
代表
天文学,数学,医学成就,太阳历,金字塔,胡夫金字塔
象形文字
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时间
统一
公元前3100年左右
败亡
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
金字塔
命名原因
它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金”
影响
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法老的统治
法老的权利
法老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大臣的权利
大臣见国王时,要匍匐在地上,吻国王脚下的土地,国王发起怒来,还经常亲自用权责打大臣
第二课 古代两河流域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河流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公元前3500年
形成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公元前24世纪
实现了初步统一
古巴比伦王国
强盛
公元前18世纪 ,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
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
措施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
地位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实质
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内容
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意义
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印度河
建立
公元前1500年左右
人
雅利安人
鼎盛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
表现
印度基本实现统一
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
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
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森严的种姓制度
奴隶社会的种姓制度
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
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特点
界限森严
职业世袭
种族内联姻
释迦摩尼创立佛教
公元前6世纪
创立人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摩尼)
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宣扬“忍耐顺从”
反对种姓制度
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
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公元前1世纪
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