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匮真⾔论篇第四
⾦匮真⾔论篇第四的思维导图,千金难买是“金匮”:古帝王藏经之器。此篇论经脉之道,乃上帝之所贵。读书只能读“真言”:见道之论,至真不易之言。
这是一篇关于《大学》思维导图,《大学》是一篇重要的儒家经典文献,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提出了“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对儒家政治哲学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这是一篇关于大学之道的思维导图,《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内在联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匮真⾔论篇第四
题解
金匮
千金难买是“金匮”:古帝王藏经之器。此篇论经脉之道,乃上帝之所贵。
真言
读书只能读“真言”:见道之论,至真不易之言。
金匮真言
不传之秘:本篇所论内容,非常珍贵,是至真不易之言,因此将它藏之于金匮。天之阴阳四时,合人之阴阳脏腑,人之五脏五行,合天地之五方五色、五谷五味、五星五音、五畜五臭,各有收受,三才合一,至真不易。然此真言者,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藏之心意,不可轻泄,犹以此言藏之金匮者然,故曰金匮真言也。
九宫八风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 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风触五藏发病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痹厥。
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肋;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养精才是养命
夫精者⾝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脉法也。
阴阳五行
阴阳
故⽈: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中⾄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亦应之。
夫⾔⼈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之藏府中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肝⼼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肠⼩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也。故背为阳,阳中之阳,⼼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脾也。此皆阴阳表⾥内外雌雄相俞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五行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时 春 夏 长夏 秋 冬 五胜 春胜长夏 夏胜秋 长夏胜冬 秋胜春 冬胜夏 五方 东 南 中 西 北 五色 青 赤 黄 白 黑 五味 酸 苦 甜 辛 咸 五藏 肝 心 脾 肺 肾 五脏所主 筋 脉 肉 皮 骨、髓 五华 爪 面 唇四白 毛 发 五窍 目 舌 口 鼻 耳 五体 筋膜 血脉 肌肉 皮毛 骨髓 五脏化液 泪 汗 涎 涕 唾 五脏所藏 魂 神 意 魄 志 肝藏血、魂 心藏脉、神 脾藏营、意 肺藏气、魂 肾藏精、志 五志 怒 喜 思 忧、悲 恐、惊 五音 角 征 宫 商 羽 五腧 井 荥 俞 经 合 五劳 步 视 坐 卧 立 五嗅 臊 焦 香 腥 腐
帝⽈:五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有。东⽅青⾊,⼊通于肝,开窍于⽬,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其畜鸡,其⾕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在头也,其⾳⾓,其数⼋,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南⽅⾚⾊,⼊通于⼼,开窍于⽿,藏精于⼼,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类⽕,其畜⽺,其⾕⿉,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征,其数七,其臭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