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时间线
梳理了《简明中国历史读本》中从远古至1911辛亥革命的历史时间线,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3-08-08 20:03:10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从猿到人
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
巫山人、元谋人、北京人
科技进步:磨制、钻孔、锯。人工取火、弓箭
社会:母系氏族社会
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
仰韶文化彩陶
大汶口遗址
社会:社会不平等,原始私有制
传说:
神农氏发明农业
黄帝
颛顼
尧舜禹禅让
先秦
夏
奴隶制王朝,“家天下”
少康、帝杼、帝槐中兴
夏桀荒淫无度,为政暴虐
政治:复合式国家结构
历史探究
考古:二里头遗址
青铜器工艺技术较为复杂,种类齐全
文献:《尚书》的《甘誓》、《汤誓》、《召诰》、《多士》、《多方》、《立政》和《诗经·大雅·荡》
商
成汤是商朝的第一个国王,定都于西亳
政治制度:
第二个奴隶制王朝
没有成文法
社会经济
农业:商王室高度重视,作物种类很丰富
手工业:青铜器种类繁多,纹饰变化丰富
商业:货币出现
商末社会矛盾激化,商纣王残暴统治
西周
政治
特点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最高统治集团并为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西周时期家国一体(家国同构)
分封制
目的
步巩固新生政权,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内涵
“授民授疆土”
对象
子弟
同姓功臣
臣服的旧邦首领
严格的等级臣属关系
影响
积极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有助于开发边远地区,传播周文化,有利于文化的统一
消极
诸侯在自己的领土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西周后期周王室权威削弱
内容
社会阶级
目的
加强分封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在权力、土地和财产继承上的分配矛盾
特点
森严的等级性
内涵
由奴隶主贵族、平民与奴隶
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农业
青铜农具比商朝增多
农作物的种类很多
手工业,商业
由官府经营管理,“工商食官”
冶铁业,制陶业,纺织业,青铜铸造业,建筑技术
作用:为奴隶主贵族服务
春秋战国
经济
铁犁牛耕耕作方式
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冶铁业兴起,早期商业城市开始兴起,出现了私商
政治
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
官僚制取代世官制
郡县制逐步取代分封制
各国纷纷变法改革
目的:发展封建经济和政治,巩固新生政权,增强竞争实力
思想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背景
“礼崩乐坏,瓦釜雷鸣”
阶级因素:各诸侯国改革需要
文化因素:学术下移,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促进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主要流派
道家
代表人物
老子
世界观:世界万物本源是道
政治主张:“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辩证法:认为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庄子
继承和发展老子学说,把世间万物看作是相对的
把人引入神秘主义境界,最终导致不可知论
儒家
代表人物
孔子
思想核心
“仁” 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礼” 克己复礼,恢复社会秩序
政治思想
以德治民,以礼治国
教育成就
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孟子
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
民本思想“民贵君轻”
伦理上主张人性本善
荀子
政治上主张统治者应用“仁义”“王道”,以德服人;主张隆礼重法
伦理上提出人性本恶
法家
代表人物
韩非子
主张君主要依法治国
墨家
代表人物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提倡实践精神
兵家:《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
科技文化
文学
代表作品
诗经
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影响:奠定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风、雅、颂
屈原:楚辞
史学
《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
科技
四分历
计时器:刻漏
战国出现最早的指南仪器
医学
扁鹊:望、闻、问、切
秦汉
秦
政治
概况
公元前221年 秦王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定都咸阳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制度三位一体
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内容
皇帝制度
特点
皇权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三公九卿制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诸卿
郡县制
地方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
特征
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影响
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帝王所沿用并不断加强完善
巩固统一
五次巡行天下,举行封禅大典
创立了秦律,书同文,车同轨
重农抑商,统一货币
思想
焚书坑儒
概况
为加强思想文化专制,实行焚书坑儒
影响
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秦末起义
陈胜、吴广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刘邦项羽
汉 (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政治
初期
黄老无为
主要内容
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文景之治
中央
汉初丞相位高全重
汉武帝时期启用皇帝身边亲信设置中朝
地方
汉初时地方郡国并存
汉武帝
颁布推恩令,分散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北击匈奴,西通西域
完备监察制度,推行察举制
选官制度
以孝廉为标准设置察举制由下而上推举人才
王莽篡位
东汉
“光武中兴”
豪族势力发展
皇帝继位年龄较小
外戚,宦官交替掌权
黄巾起义,东汉灭亡
经济
农业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商业
采取抑商政策
盐铁官营(汉武帝)
背景
工商食官影响
连年战争,朝廷支出过大
措施
严格管理
民制官收和完全官营相结合
改革货币
均输平准等措施
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中外贸易发展
手工业
冶金业出现高炉炼铁和炼钢技术 杜诗发明水排(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制瓷业,东汉时期烧出成熟的青瓷
纺织业丝织技术成熟,中国丝绸远销欧亚
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背景
西汉初年经过修养生息汉朝经济实力恢复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需要
内容
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和提倡孝道
特点
儒家广泛吸收阴阳五行、法家等诸子百家思想,形成新的儒学
儒家成为正统思想
措施
思想上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
政治上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教育上
规定儒家经典为教科书,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影响
使儒学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魏晋 (220年~589年)
三国(220—280)
西晋(265—316)
东晋十六国(317—420)
南北朝(420—589)
概要
政治
形成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的三省体制
盛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注重门第,社会阶级僵化
经济
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而中原经济发展缓慢,经济中心开始南移
士族经济和庄园经济占重要地位
各民族间经济交流加强,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
思想
佛教道教流行,冲击儒学独尊局面
玄学风靡一时
文学艺术
诗歌、辞赋、散文、小说、文学评论成就都很大
书法
钟繇、索靖、卫瓘、王羲之、王献之
绘画
顾恺之《女史箴图》
孙吴曹“佛画之祖”
史学
科技文化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刘徽《九章算术注》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郦道元《水经注》
隋唐 (581年~907年)
隋朝(581-618)
政治
建立三省六部制
地方
唐太宗时将全国依据山河形势分为十道作为监察区 唐肃宗时道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地方体制变为道、州、县三级
唐中期时朝廷在地方设置节度使,导致割据势力发展
选官制度
隋炀帝时设置了进士科,科举形成
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作用
将读书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职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修建大运河
唐朝(618-907)
政治
618年,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完善三省六部制
特点
相权三分 分割了相权,也能形成分工合作,提高效率
职权分明
节制君权 皇帝颁布政令前要经政事堂通过,可弥补君王才干之不足
意义
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了完整严密的体系,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权
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明确规定国家正式法律形式为律、令、格、式四种
前期
唐太宗
“天可汗”“贞观之治”
唐玄宗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由盛转衰
唐后期
宦官专权,藩镇割据
黄巢起义
五代十国 (907年~960年)
宋元
宋 (960年~1271年)
政治
措施
中央
提高对军队掌握
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地方
将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军权收归中央
派文臣任知州削弱地方节度使的权力
设置通判
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措施
考试程序严格,殿试成为定制
录取名额增加
影响
形成崇文抑武的文官政治格局
积极
为各阶层的读书人进入仕途开辟道路,扩大政权基础
加强中央集权
消极
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低下,农民负担沉重
影响
积极
宋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实现了稳定统一的政治局面 为两宋时期的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消极
地方权力太弱,在对外战争中无力抵抗 对军队防范过甚,甚至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在对外战争中处于弱势
官僚机构分化事权和互相牵制,造成机构重叠、官员队伍庞大、效率低下的问题。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经济
农业
生产技术
宋以后,江南地区形成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制
土地制度
宋朝改革税制,不抑制土地兼并,租佃关系有较大发展
灌溉工具
出现利用水力为动力的高转筒车
经济中心南移
宋以后,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手工业
制瓷业,宋时制瓷技术发展,瓷窑遍布全国,出现五大名窑
纺织业,丝织品种类繁多
冶金业,北宋时已有以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
商业
城市商业发展
表现
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较宽松
商品种类增多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对外贸易繁荣
贸易港口大大增多,并形成较为系统的多层次结构
贸易范围有所扩大,远至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进出口商品种类增加
设立市舶司
元 (1279年~1368年)
政治
中央
中书省
作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总理全国政务
枢密院
掌管兵权,实际上是虚职
御史台
掌管监察
宣政院等
掌管西藏事务
地方
行省制
内容
代表作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中央设行中书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
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特点
具有双重性,既是中央派出的机构,又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和地方的联系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主辅结合,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达到中央和地方的平衡,解决了地方行政权力过大的积弊,有利于集权
领导体制是一署多元与长官节制的结合,有利于官员间的相互管理
为削弱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认同感,划分行政区时采取“犬牙交互”的原则,将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差异极大的各个地区任意拼凑成一个省级行政区
评价
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经济
手工业
先进的棉纺技术推进
商业
交通发达商业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市
对外贸易
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明清 (1368年~1840年)
政治
明朝
中央
废丞相,设内阁
过程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帮助处理政务但很少能参决正事
明成祖是翰林院官员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出现
明宣宗时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
评价
内阁并不是法定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君权起制约作用
地方
三司分权,设立督抚
内容
在地方最高层级的省设三司使分其权
影响
有利
分散了地方最高层级长官的权力,避免了其坐大割据威胁中央
不利
事权分散,协调不利,尤其不利于突发事件的应对,在遇到地方叛乱的时候,调动部署军队、征用军粮物资极其不顺畅,步调无法一致
选官
沿用科举制度,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以八股取士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
清朝
中央
设军机处
背景
清初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
康熙时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立南书房,雍正时设立军机处
特点
组织形式特殊,人数无定制,由皇帝直接挑选
地位显要,本身无独立性,完全听命于皇帝
机构精干,人员干练,办公于内廷,办事效率高
保密性强,便于集权,受外界干扰少
作用
提高了行政效率
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
地方
因地制宜制度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
督抚制
使督抚成为按省设置的省级最高长官、总掌权力的封疆大吏
统辖两司,保证了省级重要职权行使的协调性
是清朝实施地方统治的重要官制设计
对边疆
大事集权小事放权,保持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的政策
设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
确立西藏宗教领袖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确立驻藏大臣制度,加强对于西藏的管辖
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加强对于西南地区的管理
选官
为了防止和镇压知识分子和汉人反抗,从其作品中摘取字句构成冤狱,并在康乾雍三朝时愈演愈烈,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严重禁锢人们的思想
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
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内容详尽而全面
以强化君权为核心,且程度空前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经济
发展
农业
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双季稻大面积扩种,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被引进和推广
灌溉工具明清时出现了风力水车
农业著作: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提现当时的农业科技水平
手工业
明代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原因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
农业生产进步为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
商品经济发展为民营手工业提供市场
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为民营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
制瓷业: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珐琅彩争奇斗艳
丝织业: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
商业
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作用增强
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出现——商帮,晋商徽商实力最强
商业市镇发展,出现四大商业名镇
赋役制度改革
摊丁入地
“火耗”致使贪污
迟滞
重农抑商政策
原因:社会上出现商业和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的问题
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影响
积极: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 促进了农业发展 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
消极:强化了自然经济,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从根本上造成中国的落后
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明朝海禁
原因:明太祖担心海上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
表现: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
清朝闭关锁国
原因: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认为天朝大国无需与外国进行交易
表现: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内迁沿海居民
影响
客观上有一定自卫作用
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
走向近代 (1840年~1911年)
列强侵华
两次鸦片战争
原因:英国在和中国贸易中长期处于入超状况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8月29日,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年至1860年(咸丰六年至十年),英法列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光绪二十年),日本利用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之机,以清军入朝为借口,挑起战端,并从海陆两路,向清军进攻,中日战争正式爆发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在日本马关签 订中日《马关条约》
加快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 程
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积极影响
打破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社会流动 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内核和价值理念
推动儒学思想和文化的传承和繁衍
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促进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影响了周边国家,也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较大影响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6月到8月,由英、美、德、日、俄、法、意、奥组成的“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中国彻底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变化
经济
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农产品的商品化生产有所扩大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萌芽
政治
新设“南洋大臣”、“北洋大臣”、“总税务司”
外交:新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901年7月改为外务部
设五口通商大臣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利用光绪帝的名义发布清末“新政”
人民反抗斗争
三元里人民反英斗争
太平天国起义
1851年1月11日,在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3年3月,攻下南京,改为“天京”,并在此定都
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64年7月,天京陷落,起义失败
义和团运动
1899年,义和拳改称义和团,将原来的“扫清灭洋”口号改为“扶清灭洋”,斗争矛头直指外国侵略势力
1900年6月,八国联军进犯北京,义和团与清军部分爱国官兵在北仓、杨村、廊坊等地阻击敌人
义和团运动遭到中外反动派的联合剿杀,惨遭失败
意义:使帝国主义者看到了中国昂扬的民气,不得不改变瓜分中国的政策
救亡图存道路探索
洋务运动
性质: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洋务派官僚,为挽救清王朝统治发动的一场统治阶级自救运动
“自强”(发展新式军队)
陆军新式化建设
现代海军
“求富”(近代工矿业)
特点:以官办的军工实业为多,有官督商办
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现代工业的属性
是中国现代工业诞生的标志
兴办新式学堂
1862年在北京设立同文馆
1902年,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前身)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北洋舰队覆灭,《马关条约》签订,标志着洋务运动以破产而告终。
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1895年8月,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维新人士出版《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湘报》, 组织“强学会”、“南学会”
1898年(戊戌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百日维新开始
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囚禁光绪帝,发布训政诏书,再次临朝“训政”,百日维新结束
影响
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进步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资产阶级革命
1895年至1911年间,兴中会以及同盟会先后发动过十次起义
政治化,朝代、国号、皇帝年号逐渐入钱
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
创办机关刊物《民报》
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1911年,孙中山与黄兴在广州发动起义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辛亥革命
1911年1月“保路运动”
1911年10月11日,革命军光复武昌全城
汉代儒学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这些都是不同于先秦儒学的内容
10月17日,《中华民国军政府暂行条例》正式颁布
先秦儒学不受重视,而汉代儒学在武帝之后便成为正统思想,确立主流地位
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并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评价
积极
推翻封建专制王朝,建立共和政体,这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创举
局限性
革命果实很快落入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手中
科技思想文化
哲学思想
宗教观念中的政治色彩愈益明显
发展了殷人的上帝观念
《易经》六十四卦
文化和教育
甲骨文(商朝)、金文
青铜艺术非常发达
音乐和舞蹈
夏礼、商礼、周礼(最完备)
思想文化
思想
阳明心学
背景
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出现危机
对于陆九渊学说的发展和继承
主张
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
影响
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大思想家
黄宗羲
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课”的民主思想
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顾炎武
经世致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王夫之
世界是物质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物质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事物是可以认识的
特点
“文字狱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提倡“经世致用”
科技文化
科技
《本草纲目》:系统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农政全书》:系统总结历代经验,达到传统农业科技的顶峰
文学
明清小说
特点
语言通俗生动
题材多样,出现反封建作品
重视教化作用
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
《水浒传》
《红楼梦》(清)
《西游记》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条件: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
时间:明朝中后期
地点:江南
行业:丝织业
标志: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出现
性质:是一种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特点
发展缓慢
地区性和不平衡性突出
不利因素
市场
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
闭关锁国政策妨碍海外市场的拓展
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保守性造成国内市场狭小
资金
地主、商人把资金用来购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劳动力
重农抑商政策使得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自由劳动力缺乏
政策因素
封建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发展规模
对外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组织因素
封建行会垄断本地区、本行业的业务,排斥外来竞争,也限制本行业内部的竞争,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观念因素
传统文化以纲常名教为核心,重义轻利,重本抑末,重儒轻贾
宗法观念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科技层面
传统科技趋于停滞,缺乏科技创新动力
根本原因
腐朽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经济与阶级结构
经济中心南移完成
.辽
统治阶级
契丹奴隶主贵族、汉族地主阶级和其 他族的上层分子
被统治阶级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以及宫分户、投下户、著 帐户等奴隶
宋
地主
皇室、官户、吏户、乡村上户、僧道户、幹人
农民
乡村客户和下户
金
汉人中的主要阶级仍为地主和自耕农、佃农
科技文化
科技
印刷术在宋朝进入黄金时期
火药在宋朝时在军事上广泛使用
指南针在北宋时应用于航海
天文历法
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编订《授时历》,对指导农业生产有很大帮助
札马剌丁,编制《万年历》
农学
元朝王祯编写《农书》
郭守敬“浑天仪”
思想
宋学
特点
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格物”“存理灭欲”
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吸收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和形而上学
程朱理学
陆九渊的心学
王安石的新学
文化
元曲
宋词
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增加而兴盛
书法
行书收到世人喜爱
绘画
宫廷画兴盛
风俗画成为北宋画坛最大亮点
文人画成就突出
Antonio杨 制作
科技文化
思想
经学统一,僵化
宗教
佛教完成中国化并走向鼎盛
道教发展到唐前期达到极盛
文化
由于开放繁荣的社会环境和科举制的促进,隋唐时诗歌进入黄金时代
“散文”文学创作的发展
古典小说的成型期
艺术
科技
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医学:完善了“分科”的医学教育治疗体系
世界上第一次地球子午线测量
社会经济及阶级
农业
隋唐时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标志中国古代犁耕技术的成熟
唐朝时创制了灌溉工具筒车
均田制崩坏,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加快
赋税制度
租庸调制(按人数、)到两税法
手工业
唐朝形成南青北白的制瓷系统
唐朝的丝织技术高,且伴随经济重心南移南方丝织业发展迅速
城市商业
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发展,柜坊和飞钱出现
在城市特定位置设置市,坊市分开,并设置专门人员进行严格管理,按时闭市开市
除长安、洛阳外,形成扬州、临安等其他的商业都会
对外贸易发展,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
阶级
旧士族的衰落
法定“贱民”
思想文化与科技
经学
文学
汉赋
散文
乐府诗
史学
司马迁《史记》
班固《汉书》
两汉时传入佛教
科技
数学
九章算术
天文立法
农学
西汉汜胜之的《汜胜之书》
医学
战国问世、西汉编订的《黄帝内经》为中医学奠基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
造纸术
社会经济
社会阶级
地主
皇帝、诸侯王、五大夫以上高爵者和秩六百石以上官僚以及淑敏地主
拥有大量土地,使用佃农、雇农、奴婢进行耕 种,向佃农征收高达50%的田租
农民
耕农、佃农和雇农
工商业者
官私奴婢
农业与手工业
铁农具已普遍推广
冶铁业发达
朝廷重视纺织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