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资:英语学科教学
教师资格证之英语学科资料分享!本思维导图分享的是英语学科第二章的考点,包含英语教学知识、外语教学基本理论、英语语言知识教学、英语语言和教学技能等内容,还包括了一些关于选择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大概方法预测,供大家参考,一起加油!
编辑于2020-02-28 15:17:53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
第二部分 英语教学知识
第一章 外语教学基本理论
第一节 语言观和语言学习观
一、语言观
(一) 结构主义语言 观 ( The Structure View of Language )
(二) 功能 主义 语 言观 ( The Function View of Language )
(三) 交互 语言观 ( The International View of Language )
二、语言学习观
(一) 语言学习观的基本概念 及 意义
1. 语言学习观的基本概念
2. 研究 语言学习 观 的意义
(二)语言学习理论
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Behaviorst Theory )
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Cognitive Theory )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Constructive Theory )
第二 节 外语 教学法主要流派 p178
一、 语法翻译 (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
二、直接法( Direct Method )
三、听说法( Audio-lingual Method )
四、情景法( The Situational Approach )
五、认知法( Cognitive Approach )
六、交际法( Communicative Approach )
七、自然教学法( The Nature Approach )
八、全身反应法(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
九、任务型教学法(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
十、多元智能教学法(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pproach )
第二章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 20 11 年版 )》 p 194
第一节 课程性质 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二、 课程基本理念 (简答题) ^_^p194
(一)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二)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三)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四) 强调学习过程 ,重视语言 学习的实 践性 和 应用性
(五) 优化评价方式, 着重 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六) 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 渠道
第二节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分级目标
三、分级标准 p 197
(一)语言技能
(二)语言知识
(三)情感态度 p203 215 (简答题)
(四)学习策略 p203 (选择题)
1. 认知策略: 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
2. 调控策略:学生对学习加以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行动和步骤
3. 交际策略: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行动
4. 资源策略:学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方式和方法
(五)文化意识
第三节 实施建议
第三 章 英语语言知识教学
第一节 语音教学 (教学情景分析) p220
一、语音教学内容
(一) 语音层次 的语音教学
1. 音标 教学 听 - 看 - 模仿 - 正音 - 变音 - 拼读
2. 语音规则教学 包括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和单词的 重读 规则
(二)语流 层次的语音教学 语流 教学
1. 句子 重音( Stresses of Sentences )
2. 节奏 ( Rhythms )
3. 意 群 和 停顿 ( Sense Group and Pause )
4. 连 读和 失去爆破 ( Liasion and Loss of Plosion )
5. 语调 ( Intonations )
二、 语音教学原则
(一) 准确性原则 ( Accuracy )(首要原则)
(二) 长期性 原则 ( Long-term Development )
(三) 综合性原则 ( Comprehensiveness )
(四) 针对性原则 ( Pertinence )
(五) 趣味性 原则 ( Interest )
(五) 交际性原则 ( Communication )
(六) 真实性原则 ( Authenticity )
三、语音 训练方法
(一)发音练习
1. 认知 练习 ( Perception Practice )培养 辨认和 区分不同 语音 的能力
( 1 ) 使用 最小对 立体 ( Using minimal pairs )
( 2 ) 排列顺序 ( Which order )
( 3 ) 判断单词的异同 ( Same or Different )
( 4 ) 找出不同的发音 ( Odd one out )
( 5 ) 补充完整 ( Completion )
2. 产出练习 ( Production Practice ) 发出清晰 、 可理解的语音的能力
( 1 ) 听并重复
( 2 ) 填空
( 3 )造句
( 4 ) 运用有意义的语境
( 5 ) 使用 图片
( 6 )绕口令
(二)重音 和语调 的练习
1. 使用手势
2. 使用声音 (通过提高音量来 表示 重音, 语调 变化 的 位置 )
3. 使用黑板
四、 语音教学策略
(一) 采用多样化手段
(二) 提供 多样化 材料
(三) 让学生 接触 不同 口音
(四) 在情境中进行。
第二节 词汇教学
一、 词汇教学内容 (选择题) p224
(一) 词汇意义
1. 外延意义(概念意义) Denotative Meaning
2. 内涵意义 Connotative Meaning
(二) 词汇信息 ( 包括 词性、词缀、词的 拼写 、 发音 、 语法规则 )
(三) 词的用法 包括 词汇的 搭配 collocations 、 短语 、习语 idoims 、风格、语域( 词的正式 / 非正式 、 褒义 / 贬义 、 抽象 / 具体 ) register
(四)词汇策略
1. 调控策略 controlling ( 属于元认知 策略 metacognitiv ) 指 对 整个词汇学习进行 计划, 实施 、反思、 评价和 调整以及资源 的使用和监控
2. 资源策略 指 帮助学生增加词汇量的技巧和方法 ( 如利用 课外读物、 音像制品 、网络、 字典等方式学习词汇 )
3. 认知策略 指为完成 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行为和方法 ( 猜测词义 、 记笔记 、 利用上下文 等 用于 理解 词义 ,词形阶段)
4. 记忆策略 指 帮助学生记单词的策略 ( 如根据构词法 、 上下文和分类方式记忆单词 , 主要用于巩固阶段 )
5. 活动策略 指 通过课堂上组织的真实 或 模拟的语境运用词汇 ( 如讲故事, 写信 与他人交流沟通等 主要用于活用词汇阶段 )
二、 词汇教学原则
(一)词汇 选择原则 ( 1. 常 出现 2. 必须能够 用于 其他 活动 3. 有 代表性 )
(二)系统性原则
(三)文化性原则
(四)呈现 原则 (词汇的呈现应 具有直观性,情境性和趣味性 )
(五) 运用 原则
三、词汇教学模式
(一) PPT 模式
1.Presentation 呈现
2.Practice 练习
3.Test 测试
(二) TBLT 模式( 任务型教学 ) p225
四、 词汇教学方法
(一) 词汇 呈现 方法 p226
1. 意义 的呈现
2. 结构和内容的呈现
3. 策略的 呈现
(二) 词汇 巩固方法 ( 1. 贴 标签 Labeling 2. 找 不同 Spot the difference 3. 描述并画图 Describe and Draw 4. 记忆 游 戏 5. 单词 串烧 Use word series 6. 单词 宾果游戏 word bingo 7. 词语联想 Word association 8. 找同义词和反义词 Find synonyms and antonyms 9. 词汇搭配 Word collocations 10. 归类 Categories )
(三) 词汇记忆策略 ( 1. 语境 记忆 2. 联想记忆 3. 词典辅助记忆 )
第三节 语法教学
一、 语法教学内容 (选择题) p229
1. 语言的形式 、 结构 , 包括 词法 morphology 、 句法 syntax 等
2. 语意, 包括语法形式或语法结构的意 义
3. 语用,指语言 在上下文 或语篇中的 运用
二、 语法教学原则
(一) 系统性原则
(二)交际性原则
(三) 综合性原则 1. 归纳 inductive 与演绎 deductive 相结合 , 归纳 法 为主,演绎 法 为 辅 2. 隐性 implicit 与显性 explicit 相结合, 隐 性为主 3. 语法与听说读写活动相结合,真正服务于实际
(四)激励性原则
(五) 变化性原则
三、 语法教学方法
(一)演绎法 the teacher gives the rules , the teacher is the center
1. 优点: 讲解清楚 ,易于理解 , 适合 成人学生
2. 缺点:( 1 )对教师依赖较强,学到的语言知识容易遗忘。( 2 )演绎法注重形式而非使用,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主题
3. 常用指令语
(1)Learn the theory firstly …
(2)Listen to me carefully …
(3 ) Listen to my explaining the rules of…
(4)It’s basic sentence part terms are…
(5)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may account for …but the following are the most typical ones
(二)归纳法 students discover rules , students are the center
1. 特点: 用归纳法教授语法 , 对学生和教师要求很高 。 教师注意事项 :( 1 ) 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能 力 ( 2 ) 设 计 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
2. 常用 动词 : look at/find/pay attention to/observe/notice/pick ou t
3. 常用指令 语
( 1 ) Look at the exampls below , paying attention to…
( 2 ) Look at these sentences.Can you find out the difference… ?
( 3 ) Find five sentences in the passage that…
( 4 ) Pick out two more exampels of each use in passage…
( 5 ) Notice these examples and clarify them into…
(三) 指导 发现 法 p231
四、语法练习形式
(一) 机械性练习 ( Mechanical practice )
强调语法的准确性 , 帮助学生通过多次 机械 操练 , 准确无误 的 记忆语法 范句。 并能达到脱口而出的水平。
常见 练习形式 : 替换 操练, 转换操练 ,并句 操练
(二) 意义性 练习
(三)交际性练习
五、 语法学习策略
(一) 熟练掌握语法结构 和规则,适时 分类梳理 归纳
(二) 应用 口诀法熟记 基本语法规则
(三) 通过背诵 佳句 和 格言 记忆语法 基本形式和结构
(四)在 “ 读 ”“ 写 ”“ 用 ” 中学语法
(五) 学会 自己发现错误 、 纠正 错误
第四节 语篇教学
一、语篇及语 篇 教学的概念
语 篇 由一 个以上 的句子或语段组成 ,各 成分 在形式上是 衔接的, 在于语意 是连贯的
二、 语篇的分类 :会话语篇和段落语篇
三、 语篇 教学的功能及特点 p 234
(一) 整体性 效能
(二)预测性特点
(三) 图示 化 构建
四、 语篇教学方法
(一) 整体 教学法
(二) 线索教学法
(三) 背景知识介绍 法
(四) 段落提问 教学法
(五) 讨论教学法
第四 章 英语语言 教学技能
第一节 听力教学
一、 听力教学原则
(一) 分析性的 听与 综合性的 听 相结合
(二) 听力教学与其他技能 教学 相结合
(三) 确定 听力 的 适当 难度 i+1
(四) 注重过程与注重意义相结合。
二、 影响听力的主要因素
(一) 客观因素 : 听力材料 ,听力 任务 , 文化背景知识。
(二) 主观因素 : 心理 因素 ,知识 技能 因素 , 方法与策略因素
三、 常见听力教学模式
(一) 自下而上 ( Bottom-up Model )
(二) 自上而下 ( Top-down Model )
(三) 交互式 ( Interactive Model )
激活 背景 知识 , 克服 语言障碍
(四) PWP 教学模式 p241
(五)任务型教学模式
四、 听力教学过程
(一)听前阶段 Pre-listening
(二)听 中阶段 While
精听与泛听的 区别 p242 简答题
(三)听后阶段
五、 听力 基本技能及教学活动
(一)辨 音能力 Discrimination
(二) 交际信息辨别能力 Recognizing communicating signals
(三)大意 理解 能力 Listening for gist p 243
(四) 细节 理解 能力 specific information
(五) 词意 猜测能 力
(六) 推理判断和预测能力 Inferring and predicting p244 选择题
(七) 记笔记的 能力
六、 听力教学策略
(一)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1. 培养 语音 感觉
2. 培养 语意 感觉 p245
( 1 ) 词汇方面
( 2 )句意方面
( 3 )语篇 衔接和 连贯 方面
(二) 培养学生 良好 的 听课 习 惯
1. 轻松的英语氛围 
2. 英语授课
3. 良好的听力习惯。
(三)因材施教
第二 节 口语 教学
一、 口语教学原则
(一) 平衡准确性与 流利性原则 p247
(二)以语言意义 中心的活动 原则
(三) 情境 化 原则
(四) 激励性原则
(五)信息沟原则
(六) 发展 口语 策略 原则
二、口语教学模式
(一) 3P 模式 p249
(二) TBLT 模式
三、 口语教学策 略
(一) 听说结合 ,以听带说
(二 ) 采用多种口语练习活动
( 三) 有效使用交际策略
1. 积极回应对方 using minimal response
2. 适当 借用 补白词 hesitation fillers
3. 借助 形体语言
4. 迂回策略 round the brush
( 1 )释义 paraphrase
( 2 ) 使用 近义词 synoyms
5. 回避策略
6. 求助策略
7. 掌握常规程序 套语 recogning scripts ( formalized expression )
(四) 口语教学 活动
(一)控制性或机械性活动( controlled or mechanical activities )
(二)半控制或半 机械性活动 Semi-controlled or semi-mechanical activities
(三) 开放性或创造性 活动
拓展: 组织成功的口语 活动应注意的 主要事项: 1. 要符合 口语活动的设计原则 2. 设计丰富多彩的口语活动 3. 口语活动要体现全员参与性
第三节 阅读教学
一、阅读教学原则
(一) 读写结合 ,以 读 带 写原则
(二)泛读与精读 结合 原则 (泛读重内容,精读重形式)
(三)分层阅读原则
(四) 不同文体 , 不同教学方法原则
(五) 真实阅读 ,流畅 阅读 原则
二、阅读教学模式
(一)自上而下( Top-down Model )
(二)自下而上( Bottom-up Model )
(三)交互补偿模式( Interactive-compensatory Model )
三、 阅读教学过程 PWP
(一)读前阶段
(二)读中阶段
(三)读后阶段
四、阅读基本技能及教学活动
(一)略读 skimming p255
(二)寻读 scanning 含义 基本用途 注意事项 指令语 p256
(三)猜测词意
(四)预测
(五)推理 inferring
(六)识别指代关系 recognizing the reference
第四节 写作教学
一、 写作教学原则
(一) 模仿性 与应用 性相结合原则
(二)重 过程 与 重 结果相结合原则
(三) 写作 与听说 、阅读 有机结合 原则
(四) 学习 性 写作和交际性写作相结合
二、 写作教学模式 p258 简答题 选择题 (一)(二)不同与不足
(一)重 结果的写作教学模式 product-oriented Approach
(二)重 过程的写作教学模式 process-oriented approach
(三)重 内容的写作教学 模式 contempt-oriented approach
三、 写作教学过程 (判断是哪一步)
(一)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creating a motivation to write
(二)头脑风暴 brainstorming
(三) 思维导图 mind mapping
(四)自由写作 freewriting
(五)写提纲 outlining
(六)写初稿 drafting
(七)修改:自改与互改: Editing : Self-editing and Peer-editing 互改符合 新课程所倡导的合作 、 交流 和 探究的学习 方式 , 也是 合作学习 在 写作教学中的 实际 运用
(八)修订 Revising
(九)校对 Proofreading
(十)开会 Conferencing
四、 写作教学策略
(一) 加强 英语语言输入
(二) 加强基础写作 训练
(三) 强化英语 语言思维
五、 写作练习形式
(一) 控制性 写 作
(二) 指导性写作
子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