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非暴力沟通(实践篇)
樊登老师经典讲书 非暴力沟通实践版本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非暴力沟通
如何和平有效化解冲突
表达我们自己的需要
不涉及某个采取特定行动的具体的人(比如 我需要摆脱婚姻)
感知他人的需要,不论他人如何表达自己
需要注意:任一方听到被批评,判断,理性分析,能量会转向自卫,反控,而不是达成能满足每个人的需要解决方案
检查是否准确听取了需要
感同身受地倾听他人需要
感知出任何语言所表达出背后的需要
将提出的解决方案或方法转化为积极的行动语言
行动语言是提出请求,清晰动词,避免模糊化需要,听起来像攻击语言。比如:我希望我跟你说话时,你听我说
尊重是化解冲突的关键因素
告诉对方你想要的,而不是你不想要的(充满敬意的,不带命令的方式陈述需要,不管对方答应还是拒绝,同样表示尊重和理解,如果不答应,努力理解不同意是想满足什么需要)
理解他人需要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需要,意味着向对方表示你对自己的需要和他们的需要都感兴趣。当对方信息是“不”意味着还有需要没满足,倾听拒绝背后的需要
如何在亲密关系中应用
清晰沟通四个问题
①他们做了什么使我们人生更丰盈②我们对此有什么感受③他们的行动让我们的什么需要得到了满足④请求和谢谢
听起来像批评 强迫 攻击 责备 判断不可能使人们发自内心的沟通
当他人不愿接受时:给予还有另外一种方式,那些给予的人不是为了照顾他们,而是发自内心的愿意这么做。(你能否告诉我,你愿不愿意给我这个为你付出的机会?)既接受,又觉得心安
误以为想要被爱就得做他人想要自己做的事。其实人们只需要理解和诚恳
有时人们需要的不是安慰,是理解
如何表达欣赏
①对方哪件让我们欣赏的事②我们的感受③我们已得到满足的需要
如何修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同理连接
回忆痛苦治愈第一阶段需要理解此刻内心对往事的感受和想法
同理心VS同情 (我们和对方的感受在一起,并不是我们感受他们的感受,而只是当他们有那些感受时,我们与他们在一起。比如)
换位思考
①关注对方当时的想法,他的感受和需要
②需要检查,确保理解那个人的感受和需要
③陪着他们,感觉被理解的宽慰和解脱
④如果每次我明白了什么,而他们说“是的”,这就是信号,告诉我们他们需要更多的理解
愤怒的意外作用
愤怒的激发因素,或者被称为诱因,并不是导致愤怒的原因
寻找愤怒的根源—需要
通过了解评判背后的需要将愤怒转化成其他感受后,实际对对方说出的话
每当人们感到不能自由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时,仍可能会抗拒,威胁到了人们的自主权,
向孩子传递无条件的爱与尊重
非暴力沟通语言定义
使我们能以真心为彼此付出的方式建立联系,意味着,和另一半在一起做某些事,不是因为“理应,必须,不得不,非得”这么做,你的付出并不是出于“内疚,羞愧,下意识,恐惧”希望的方式是双方从心底愿意为了彼此。
人类共有的基本感受
人类共有的基本需要
非暴力沟通四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