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23注规-相关:01-建筑学
2023注规-相关:01-建筑学,中国古建(常识)有:宫殿(32323)、坛庙、陵墓、宗教建筑、园林、传统住宅:1.庭院式;2.窑洞式;3.毡包;4.碉房(藏族);5.干阑。
编辑于2023-08-16 16:51:26 广东中国建筑史
基本知识
单体—构成简洁(大小和位置决定等级)
建筑群—组合方式多样
建筑类型—丰富
——宫殿、(坛庙)礼制、宗教、园林、住宅
与环境—结合紧密
木构架体系
三种体系
抬梁式(北方,用料大、柱子少、空间大)
穿斗式(南方,用料小、柱子密、空间不大)
井干式(林区,用料多)
两种部分
大木作——梁、檩(lintiao)、枋、椽(chuanpi)、柱等承重结构(都有木字)
小木作——门、窗、隔扇、屏风及其他非承重部分
两种著作
北宋李诫《营造法式》:以“材”为模数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以“斗口”为模数
斗拱
组成——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棋)、斜的昂
作用——承重、装饰(明清尺寸变小、装饰)、等级象征、建筑模数
平面布局
间
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开间”(又叫面阔)
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面阔”
步
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清代称为“步”
各步距离的总和或侧面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进深”(宋代各步不相等,清代相等)
古建常识
宫殿(32323)
商
周
汉
晋、南北朝
隋唐
宋
元
明
河南偃师二里头
三朝五门 外朝、治朝、内朝
东西堂制
东西堂制
三朝五门 雄伟尺度大
御街千步廊 工字形殿
工字形殿
故宫 中轴对称 三朝五门 前朝后寝
坛庙
坛
作用:祭祀天地、日、月、桑、农等自然物的建筑(祭天祭地)
天坛:最大祭天建筑群,明初(永乐二十八)、二重垣、北圆南方。外垣西为神乐署、牺牲所;垣内斋宫、祭坛、祈年殿
庙
作用:祭祀帝王祖先的建筑(祭祖宗祭先贤)
孔庙:全国统一模式,尺度与地方手法不同。曲阜孔庙大成殿,重檐歇山九间殿,黄琉璃瓦,同保和殿
晋祠(山西太原):宋、园林式祠庙,减柱构造【内部彻上明造、檐柱有侧脚和升起、面阔七(五)间、进深六(四)间、副阶周匝】
陵墓
分地上和地下。反映人间建筑的布局和形制,秦汉唐宋有明显的轴线
唐与北宋设享殿、门阙、神道、石象生等
明开始公用神道、牌坊、碑亭、以及方城明楼和宝项结合的方式
宗教建筑
佛教建筑
汉传
建筑类型
塔 塔座、塔身、塔刹
楼阁式塔(印度塔与中国传统楼阁建筑的结合)——宋前为木构,后为砖木混合,辽应县佛宫寺木塔
密檐式塔(密檐5-15,不可上人,辽金盛期)——北魏登封崇岳寺塔(最早)
单层塔——济南历城单层塔
喇嘛塔(藏传佛教塔)——妙应寺白塔
金刚宝座塔——北京正觉寺金刚宝座塔
殿
唐: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最大木结构建筑,唐雄健有力,平整开朗的代表作(金厢斗底槽)
辽:天津蓟县独乐寺——辽雄健有力风格的代表作,观音阁最古老楼阁(山门:分心槽)
元:山西芮城永乐宫(原址永乐县)——三清殿比例和谐,稳重清秀,是元代建筑精品
廊院
以塔为主—前殿后塔—塔殿并列—塔另舍院或山门前—塔可有可无
两晋南北朝有很大发展,兴建大量寺院与石窟、佛塔(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天龙山石窟、敦煌石窟)
藏传
南传
道教建筑
布局和形式遵循宫殿、坛庙体制,以殿堂、楼阁为主,中轴对称,纵深布局
代表:元代中期的山西永济县永乐宫
伊斯兰教建筑
唐代自西亚传入,清真寺朝向圣地麦加,高耸的邦克楼和净身浴室(砖石拱券和穹顶),古兰经或植物装饰
代表:元代福建泉州清净寺、明初西安华觉巷清真寺
园林
分类
按基址和开发方式: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
按隶属关系——皇家园林(避暑山庄、颐和园)、私家园林(无锡寄畅园、留园、拙政园)、寺观园林
发展变化
生成期——汉以前,帝王皇族宫苑和皇家宫廷园林为主
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寺观园林兴起,奠定了山水园的基础
全盛期——隋唐,唐代风景园林全面发展,风格特征基本形成
成熟期——两宋到清初,明清时期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均达盛期
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
思想来源
a. 人与自然共生;b.宏大到以小观大;c.禅宗;d.理学和文人园;e.隐逸文化
传统住宅:1.庭院式;2.窑洞式;3.毡包;4.碉房(藏族);5.干阑
外国建筑史
古代时期
古埃及
古王国:陵墓为代表,马斯塔巴—多层阶梯金字塔(昭塞尔)—方锥形金字塔(吉萨金字塔群)
中王国:石窟陵墓(三世墓),祭祀厅成主体,在中轴上按纵深布局
新王国:太阳神庙(阿蒙神庙),外部转内部
风格特点:石材、巨大体量、纵深空间、简洁几何、雄伟神秘、压迫感
古希腊
石梁柱结构,形制脱胎于宫殿正厅,以狭面为正面,为保护墙面形成柱廊(端墙列柱式、端柱式、围柱式)
三柱式:多立克(无柱础、开间小、收分卷杀明显、线脚少,男性)、爱奥尼、科林斯
理性、庄重、典雅、精致、性格、活力
雅典卫城,山门、胜利神庙、帕提农、伊瑞克提翁神庙 对立统一,顺应地势,综合运用多立克和爱奥尼两种柱式
古罗马
天然混凝土,技术与艺术达到最高峰
拱券(券柱式、叠柱式、巨柱式、连续券、复合线脚)
五柱式: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塔斯干、组合柱式
万神庙 神庙、凯旋门、纪功柱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坚固、适用、美观”
中世纪
拜占庭
穹顶
集中式(帆拱、鼓座、穹顶结合)
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罗马风与哥特式
罗马风
拉丁十字,西面有一、二座钟楼
中厅比侧廊高,内部阴暗
比萨主教堂
哥特式
骨架券、飞扶壁、尖拱、尖券、束柱、透视门、玫瑰窗
巴黎圣母院,向上升腾感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
发展时期
早期:佛罗伦萨主教堂(伯鲁乃列斯基)、 美第奇府邸(弥开罗佐)、 巴齐礼拜堂(伯鲁乃列斯基)
中期:坦比哀多(伯拉孟特) 、 圣彼得大教堂、 圣马可图书馆(珊索维诺)
晚期:维晋赛巴西利卡、帕拉迪奥母题、圆厅别墅、奥林匹克剧场、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增加世俗建筑类型、造型灵活多样、梁柱与拱券混合使用 城市广场:不再封闭,城市客厅 建筑理论: 《论建筑》(阿尔伯蒂) 《建筑四书》(帕拉迪奥) 《五种柱式规范》(维尼奥拉)
巴洛克
天主教意识
奢侈、新奇、动态(曲面、椭圆)、富丽装饰、强烈色彩、自由奔放
罗马耶稣会教堂 罗马圣卡罗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广场
古典主义与洛可可
古典主义
唯理论(君主制与等级制度)
反对民族性、地方性,古典柱式、轴线对称、比例、突出中心、几何形体、三段式
卢浮宫东立面 凡尔赛宫
洛可可
明艳色彩、纤巧装饰、精致繁琐、娇媚柔糜脂粉气,不对称 —— 巴黎苏俾士府邸客厅 巴黎协和广场
近代
复古思潮
巴黎万神庙(罗马复兴) 德国柏林宫廷剧院(希腊复兴) 美国国会大厦白宫(罗马复兴) 英国国会大厦(哥特复兴) 巴黎歌剧院(折中主义)
新建筑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英):拉斯金·莫里斯
手工艺的效果与自然材料的美(田园式住宅、红屋)
新艺术运动:凡德菲尔德
建筑和工艺品的艺术风格
模仿自然界生长繁盛的草木形状的曲线
维也纳分离派:霍夫曼、奥别列去
主张造型简洁和集中装饰
直线和大片墙面以及简单的立方体
美国芝加哥学派:詹尼、沙利文
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
建筑造型简洁与独特
德意志制造联盟:彼得·贝伦斯
建筑和工业结合,以工业建筑为基地,发展符合功能与结构特征的建筑
现代主义
特点
1.功能为出发点 2.新材料与新结构性能 3.注重建筑经济性 4.形式与功能、材料结构、工艺的一致性、灵活处理建筑 5.强调空间是建筑的主角 6.反对装饰
流派
格罗皮乌斯(最早主张建筑工业化)
功能,灵活不规则构图、新材料新结构、造价低
包豪斯校舍
柯布西耶
《走向新建筑》,主张建筑工业化,功能第一,简单几何体、理性功能主义
新建筑五点:底层架空、屋顶花园、自由平面、横向长窗、自由立面
萨伏伊别墅,马赛公寓(粗野主义),朗香教堂(浪漫主义)
密斯凡德罗
现实主义与功能化:玻璃与钢,少即是多,流动空间
西格拉姆大厦,巴塞罗那德国馆
赖特
有机建筑(建筑与自然环境结合)——流水别墅
二战后
对理性主义的充实与提高
——功能与技术合理,结合环境与服务对象的生活需要——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楼)
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
——纯净、透明与施工精确的钢和玻璃方盒子——密斯凡德罗、小沙里宁(西格拉姆大厦)
粗野主义
——毛糙的混凝土,沉重的构件等直接组合——柯布西耶、史密森夫妇、前川国男(马赛公寓、昌迪加尔行政中心)
典雅主义
——传统的美学法则,规整、端庄与典雅的庄严感——约翰逊、斯东、雅马萨奇(谢尔屯艺术纪念馆)
高度工业技术
——强调参数设计、玻璃幕墙、装配式、用料少、可拆除——皮阿诺、罗杰斯(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
人情化与地方性
——满足功能外还应满足心理需求——阿尔瓦、阿尔托(珊纳特塞罗中心的主楼)
个性与象征
——几何形构图、象征手法——路易斯康、小沙里宁(朗香教堂、悉尼歌剧院)
后现代主义
——注重地方特色,借鉴历史,对装饰感兴趣,建筑看作面
罗伯特·文丘里——混杂、折中、牵强附会、意义丰富、含蓄且明确的功能
詹克斯
1.新折中主义 2.变形装饰 3.新乡土派 4.个性化+都市化=文脉主义 5.隐喻与玄学 6.复杂含混的空间
建筑功能 组合
按实质性质分类
生产性质
工业建筑
农业建筑
非生产性质
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
空间组织
主要使用部分(教师、办公室)、次要使用部分(走廊)、交通联系部分(厕所、储藏室)
交通组织
水平交通
单纯交通(旅馆、办公)
兼备其他功能(医院)
综合使用(展览馆)
1.单股人流宽度550-600mm 2.宽度和长度影响因素:功能、防火、空间感受,门窗位置、开启方向
垂直交通
楼梯
主要楼梯、次要楼梯、辅助楼梯、防火楼梯
单跑、双跑、三跑、旋转、剪刀梯
梯段+平台+栏杆
坡道——一般:8%-15%;常用:10%-12%; 残疾人:1:12(8%)
电梯
8层以上24M以上公建电梯为主,8层左右同等重要(靠近布置)
每个服务区电梯≥2台,单侧排列电梯≤4台,双侧≤8台
自动扶梯
坡度30%,单股人流:810mm,5000-8000人/h
单向、交叉、转向布置
交通转换空间(枢纽交通)
人流集散、方向转换、水平和垂直交通空间衔接、交通枢纽、空间过渡(门厅、过厅)
功能分区
主与次(医院)、闹与静(旅馆)、内与外
流线组织
组织方式——平面、立体
人流疏散
正常
连续疏散(医院、商店、旅馆)
集中疏散(剧院、体育馆)
二者兼有(学校教学楼、展览馆)
紧急——集中而紧急
群体组织
分散式布局——对称、不对称(医疗、交通、博览建筑):功能分区明确,适应地形,增加建筑的层次感
中心式布局——加拿大多伦多市政厅(商业、体育、展览、市政中心)
防灾要求
灾害类型——地震、火、风、洪水、地质破坏
防灾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防洪
重点防洪城市(5%):200年一遇
重要城市(150-50万):200-100年一遇
中等城市(50万-20万):100年一遇
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下:50年一遇
防风
50年为重现期的标准设防
重要生命线工程100年一遇(水、能源、通信、交通、医疗)
防震
50年为基准期
多遇地震烈度下不坏,基本烈度下可修,罕见烈度下不倒
住宅建筑
按家庭行为单元划分:居住、交通、辅助、其他
按平面类型划分:独立式、联立式、联排式、单元式、外廊式、内廊式、跃层式
按高度划分:低层或多层民用建筑——住宅:高度≤27m,公建≤24m,高度>24m的单层公建 高层民用建筑——住宅:高度>27m,100m>公建>24m非单层公建 超高层建筑——高度>100m
按分布区位划分
严寒住宅——保温、采暖
加大建筑进深、缩短外墙长度
减少每户所占外墙面
争取南向,利用东西向,避免北向
炎热住宅——减少热量、引入夏季风
遮阳隔热(南向>东向>北向,避免西向)
自然通风
坡地住宅:错层、掉层、跌落、错叠
① 单栋住宅长度超过160m时应设4× 4m的消防车通道 ② 单栋住宅长度>80m时应在建筑物底层设人行通道 保证每户有1间居室布置在良好朝向
工业建筑
功能组织
平面设计要点(与其他类型的不同):流线复杂、环境复杂、尺度多、多学科工种配合
功能单元类型:生产、辅助生产、仓储、动力、管理、生活单元
功能组织依据
依据工艺流程要求:纵向、横向、环向
依据物料与人员特点:合理确定道路断面及要求
通道宽度:主要出入运输道路:7m 次要道路:4.5-6m 辅助道路、消防车道:3-4.5m 车间行道:3-4m
最小转弯半径:单车:9m 带拖车:12m 电瓶车:5m
交叉口视距:20m
与建筑的距离:距无出入口的车间 1.5m ;有出入口3m 有汽车引道 6m ;距围墙1.5m; 有门洞围墙6m 距照明杆2m ;乔木1m; 灌木0.5m
依据功能单元相连最小损耗原则:靠近最大动力车间及负荷中心地段,管线最便捷
依据功能单元的环境要求:分区,合理布置,防护距离,防护措施,发展空间
场地要求
适合加工流程,距离短、一线多用
与竖向、管线、绿化、环境协调,符合标准
满足安全、卫生、防火、生产要求
物流与人流避免交叉
减少路面铺设,节约投资与土地
建筑场地
场地选择的原则
基本原则
符合所在地的总体规划
节约用地
保护环境、景观
基本要求
资源、场地面积、地界和地貌(因地制宜)、气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平坡:0.3%-5% 缓坡:5%-10% 错落 中坡:10%-25% 台地 陡坡:25%-100% 不宜建设
运输交通、给水排水条件、能源供应、电信需求、景观与环境、施工条件
工业用地 0.2-10% 居住用地 0.2-25% 铁路用地 0-2% 港口用地 0.2-5%
公共建筑的场地要求
旅馆
与车站、码头、航空港及各种交通路线联系方便
应考虑原有的市政设施,缩短建筑周期
与环境相协调(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区)
至少一面临接城市道路
剧场
儿童剧场应设于位置适中、公交便利、比较安静的区域
至少一面临接城市道路,临街长度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剧场前面应当有不小于0.2㎡/座的集散广场
若不能保证足够的集散广场,应在剧场后面或侧面另辟疏散口,连接的疏散小巷宽度≥3.5m
与其他建筑合建时,保证专有的疏散通道
档案馆
交通便利,除特殊需要外,一般不宜远离市区。为保持馆区环境安静,减少干扰,也不宜建在城市的闹市区
展览馆
位于城市活动的中心地区或城市近郊、利于人流疏散的地方
宜与江湖水泊、公园绿地结合
利用荒废建筑改造或扩建也是馆址选择的途径之一
综合医院
不应邻近少年儿童活动密集的场所
宜面临两条城市道路
电视台
宜设置在交通比较方便的城市中心附近,临近城市干道和次干道
环境安静,无强震动源和强噪声源,空中没有飞机航道通过,远离高压架空输电线和高频发生器
空间组织与平面设计
交通组织
对外交通与出入口
主干路交叉口,自道路红线交叉点起沿线70m不应设置机动车出入口
距人行横道、天桥、地道≥5m
距地铁出入口、公共交通站台≥15m
距公园、学校、残疾人建筑出入口≥20m
建筑间距
防火:多对多—6m;多对高—9m;高对高—13m
防噪(中小学):铁路—300m;高速路、主干道、地上轨道—80m;教室外窗与教学用房/室外运动场地—25m
卫生:医院病房—12m
竖向设计
考虑因素:坡度、建筑物使用要求、场地面积、土石方工程量
坡度<5%,平坡式;>8%,台阶式;中间混合式。场地长度>500m,虽然坡度<5%,也可采用台阶式
标高确定因素:1.用地不被水淹,雨水排除(高出洪水位0.5m) 2.地下水位,地质条件 3.交通联系 4.减少土石方量
场地排水
排水形式
暗管排水
建筑物、构筑物集中;地下管线较多;面积较大、地势平坦的地段
大部分屋面为内落水;道路低于建筑物标高,利用路面雨水口排水
明沟排水
建筑物较分散
排水坡度0.3%-0.5%,特别困难可0.1%
最小坡度0.3%,最大8%
九度地震区、泥石流、流沙、溶洞、三级湿陷黄土、一级膨胀土、古井、古墓、坑穴、采空区、矿藏区、承载力低于0.1MPa的场地
建筑材料
建筑结构
低层、多层
砖混
纵向承重体系
板—梁—纵墙—基础—地基
纵墙是承重墙,空间大,灵活布置
纵墙上开门、开窗的大小和位置受限
楼盖用材多,墙体用材少
有较大空间需求或阻断墙位置可能变化的房间,教学楼、实验楼、办公室、图书馆、食堂、工厂等
横向承重体系
板—横墙—基础—地基
横墙是主要承重墙,对纵墙开门、开窗限制少
横墙间距很短,空间刚度大,整体性好
楼盖做法简单,施工方便,用材少,墙体用材多
间距密,房间大小固定,适用于宿舍、住宅等居住型建筑
内框架承重体系
外墙和框架柱为主要构件,板—梁—外纵墙—外纵墙基础—地基/板—梁—柱—柱基础—地基
空间大,但刚度差、容易产生变形
施工麻烦
教学楼、旅馆、商店、多层工业
框架
楼板、梁、柱、基础(墙体不起承重作用)
排架
大跨度建筑
平面大跨度:单层刚架、拱式结构(体育馆、展览馆、散装仓库)、简支梁结构、屋架
空间结构体系:网架、薄壳、折板、悬索、膜结构
高层建筑
高度高、荷载大、技术要求高
材料与构造
建筑材料
水泥、钢材、木材(三者造价占50%)
分类
按化学成分:有机材料(沥青)、无机材料、复合材料
按功能:建筑结构材料、维护和隔绝材料、装饰材料、其他功能材料
基本性质
力学性质:强度(抵抗破坏)、弹性(恢复原状)、塑性(部分还原变形)、脆性(破坏)、韧性(破坏吸收能量)
物理系数:密度(绝对密实)、表观密度(自然状态)、堆积密度(散粒状)、孔隙率(材料中)、空隙率(堆积状态下)、吸水率(变化)、含水率(状态)
孔隙率是反映材料细观结构的重要参数,影响材料强度
主要建筑材料
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石灰、建筑石膏、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墙体材料与屋面材料
建筑构造
八大构件
竖向:基础、墙体、门、窗
水平:屋顶、楼面、地面、楼梯
防水构造——地下水、雨水、用水房间溢水
地下室防水:材料防水、混凝土自防水
屋顶防水:保护层(1.浅色反射隔热;2.防止暴雨冲刷;3.防止起翘)—找平层—冷底子油涂刷
保温构造
墙体增厚、选择导热系数小的墙体材料制作复合墙、或设空气间层
防水层以下,内置式保温层 防水层以上,外置式保温层
隔热构造
采用浅色光洁外饰面
遮阳—通风构造
封闭空气间层
绿化植被隔热
建筑节能
四节:节地、节能(核能非可再生)、节水、节材
室内环境质量
运营管理
补充知识
碳达峰:二氧化碳年总量排放在某一个时期达到历史最高
碳中和:抵消人为产生的二氧化碳,实现碳排放为零
预计2030达峰值、2060实现碳中和
监测
卫星遥感识别:二氧化碳对红外光有吸收。通过吸光度,反算浓度
地面观测:大气本底站
建筑色彩
色彩三原色
色光:红绿蓝(RGB)
色料:红黄蓝(CMYK)
色彩三要素
色相
明度
彩度
色彩的重量感、诱惑力受明度控制最大 色彩的距离感受明度和彩度双控制
影响因素
固有色:日光下颜色
光源色
环境色
空间色:随着距离变远发生色彩改变
色彩历史
中国
唐:朱白灰
宋《营造法式》:五彩、青绿、朱白
北宋:绿色琉璃瓦,开始走向华丽
明清:色彩强烈,朱青黄白金
西方
希腊:造型拙朴,色彩强烈明快
罗马:色彩更加丰富
中世纪拜占庭哥特:注重形式,色彩阴暗沉重
文艺复兴:色彩转为明朗,强调理性
巴洛克:色彩强烈大胆
城市色彩
类型:人工色彩、自然色彩
作用:物理作用、装饰作用、标识作用、情感作用
构成要素:建筑、街道、环境、植物、灯光
文化意义
西方:红色——火 希腊:红色柱子金边 青色——大地 罗马哥特:沉重 绿色——水 巴洛克:大胆 紫色——空气 东方:魏晋—金色 西周——青赤黄白黑,淡赤 紫 绿 绀 硫黄 唐——黄 朱白色配灰瓦官宦青绿等 宋——五彩 青绿 朱白 明清——朱青黄白金 五行之色:青龙—东 白虎——西 南——朱雀 北——玄武 中央—黄
建筑形式美
对比与微差:对比求变化、微差求调和
比例与尺度:黄金比例
均衡与稳定:对称、不对称、动态,前后左右均衡,上下稳定
韵律与节奏:连续、渐变、起伏、交错韵律
重复与再现:母题
渗透与层次:流动空间、借景
前期与策划
基本程序
项目建议书
建设项目提出依据和缘由,背景材料,拟建地点的长远规划,行业及地区规划资料
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初步设想、论证
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可行性及协作可靠性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设想
设计、施工项目进程安排
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的分析与初估
一想可算进校
可行性研究报告:用于贷款、合同、订货、审查
总论项目建筑的必要性与依据
需求预测和建设规模
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情况
建设条件和厂址方案
设计方案
环境保护
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估算
实施进度建设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社会及经济效果分析
项目评估报告:对可研提意见
前期工作 估算
设计文件
初步设计:概算
施工准备
施工
预算
验收、投产、交付
决算
项目建议书与可研的区别
建议书是基本畅想,可研是立项基础上进行全面探讨,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建议书提供宏观信息,可研是对技术、经济的预测、分析、测算
建议书误差20%,可研误差不超过10%
建议书的目的是推荐项目,可研的目的是立项的决策文件
工程造价
环境投资:国土有偿使用费,地方市政配套费(自来水厂、煤气厂、供热厂、污水处理厂建设费)、动迁费、小环境配套项目补偿费等
建筑投资费:按实际建筑直接费、人工费、与各种调增费、施工管理费、临时设施费、劳保基金、贷款差价、税金乃至地方规定
设备投资:建设项目涉及电梯、空调、强弱电、消防设备费用实际数字
设计费率:不同性质工业、民用建筑按行业收费,外资及中外合资要取较高收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