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普通心理学基本框架
普通心理学基本框架,基本概括了普心中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
编辑于2020-03-10 12:18:18普通心理学
意识和注意
睡眠的阶段特点
波形
β
高频低幅(清醒)
α
低频高幅(安静)
阶段
第一阶段
波形
混合频率,频率、振幅都比较低
时间
10分钟
特点
浅睡阶段,身体放松,呼吸变慢,容易被外部刺激惊醒
第二阶段
波形
偶尔出现睡眠锭(短暂爆发的高频高幅脑电波)。
时间
20分钟
特点
较难唤醒
第三阶段
波形
频率较低,波幅变大,出现δ波,有时会出现睡眠锭。
时间
40分钟
特点
肌肉逐渐变得更为放松。
第四阶段
波形
大多数脑电波开始呈现为δ波。
时间
特点
深度睡眠阶段,身体肌肉进一步放松,各项身体指标变慢,有时发生梦呓、梦游、尿床等。(三、四阶段称为慢波睡眠)
快速眼动睡眠阶段(REM阶段)
出现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脑电波,往往出现梦境。
梦的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
梦是潜意识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途径。
生理学观点
梦是个体对脑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
认知的观点
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仍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
霍布森等人观点
梦具有认知的不确定性,梦境的不协调和不连续性,而且主要是梦境的不联系性。
注意种类
根据意志的努力程度分为三类
不随意注意
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
引起原因
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刺激物新异性、强度、运动变化等。
个体状态:个体自身的状态、需要、情感、兴趣、经验等。
随意注意
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
引起原因
注意目的与任务: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越易引起和维持随意注意。
兴趣:对活动结果的兴趣,即间接兴趣。间接兴趣对随意注意有重要作用。
活动组织:能否正确的组织活动,也与随意注意有密切关系。
过去经验:与自己知识和经验有关的活动相较于无关的活动,更容易引起自己的随意注意。
人格:意志力顽强的人更容易引起自己的随意注意。
随意后注意
既有预定目的,又无需多大意志努力就能完成的注意。随意后注意一般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引起原因
直接兴趣
熟练程度
根据注意的品质分为三类
选择性注意
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实验范式:
双耳分听实验。
持续性注意
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客体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持续性是衡量注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实验范式:
警戒作业。
分配性注意
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实验范式:
双作业操作。
注意理论
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
过滤器理论
人物
布罗德本特
内容
神经系统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度的,信息进入神经系统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它只允许一部分信息经过并接受进一步加工。其它信息被阻止而消失了。过滤器的工作方式是全或无的。该理论又叫“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论”。
实验范式:
最早的双耳分听实验(充耳不闻)。
衰减理论
人物
特瑞斯曼
内容
信息通过过滤器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而不是完全消失了。
实验范式:
后期双耳分听实验(鸡尾酒会效应)。
后期选择理论
人物
多伊奇
诺尔曼
内容
在进入过滤器或衰减装置之前,所有输入信息都已受到充分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信息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这种理论又叫“完善加工理论”、“反应选择理论”或“记忆选择理论”。
实验范式:
可解释“Stroop”效应。
多阶段选择理论
人物
约翰斯顿
内容
注意的选择在不同的加工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在进行选择前加工的阶段越多,所需要的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
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
认知资源理论
人物
卡尼曼
内容
把注意看作是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而这种资源又是有限的。
刺激或加工任务越复杂,占用的资源就越多,认知资源用完时,新的刺激就得不到加工了。
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里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分配,我们可以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
双加工理论
人物
谢夫林等
内容
人的认知加工有自动化加工和意识控制加工两类。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可以自动化地进行。意识控制的加工则受到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经过练习后,有可能转化为自动化加工。
感觉
感觉现象
感觉对比
不同刺激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两种刺激同时作用形成的对比叫同时对比,两种刺激相继作用形成的对比叫继时对比。
感觉适应
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常见的视觉适应包括对明适应和对暗适应。前者是在强光作用下感受性的降低,后者是在弱光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的提高。
感觉的相互作用
不同感受器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联觉是其中一种,它指一个刺激不只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感冒食而无味体现了嗅觉对味觉的作用。
感觉补偿
某种感觉缺失后,因其他感觉的感受性增强,而引起的部分弥补作用的现象。
视觉
三色说
人物
1、托马斯.杨
2、霍尔姆霍茨
内容
1、假定人的视网膜有红、绿、蓝三种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中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从而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
2、每种感受器都对各种波长的光有反应,但不同的感受器对不同的光敏感性不同。当光的刺激作用于眼睛时,将在三种感受器中引起不同程度的兴奋,各种颜色经验是由不同感受器按相应的比例活动而产生的。
理论缺陷:
无法解释红绿色盲和颜色负后效。
四色说
人物
黑林
内容
在视网膜上存在着黑-白、黄-蓝、红-绿三对视素,它们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即同化和异化过程。如红-绿视素,在红光作用下异化产生红色经验,在绿光作用下同化产生绿色经验。
听觉
过滤器理论
人物
罗.费尔德
观点
外界声音的振动引起耳蜗基底膜以相同频率振动,听神经发放的神经脉冲,可以复制外界的声音频率,又叫“电话理论”。
缺陷
人耳基底膜不能做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震动,人耳却能分辨每秒1000次以上,甚至每秒20000次的声音,这是频率说所不能解释的。
共鸣理论
人物
赫尔姆霍茨
观点
基底膜上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短纤维与频率高的声音发生共鸣,长纤维与频率低的声音发生共鸣。基底膜的振动引起不同神经细胞的兴奋,使人产生不同频率声音的听觉。又叫“位置理论”。
缺陷
人耳能接收2-20000Hz的振动,最高和最低频率之比是1000:1,而基底膜上横纤维长短之比仅为10:1,二者并不对应,因而根据并不充分。
行波理论
人物
冯.贝克西
观点
该理论发展了赫尔姆霍茨的共鸣理论中的合理部分,认为基底膜由声波引起的振动,这种振动从基底膜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不同频率的振动达到基底膜的不同位置后便停止下来。低频可达耳蜗顶部,高频只能达到耳蜗底部,从而实现基底膜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分辨。又叫“新位置理论”。
缺陷
难以解释500Hz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
神经齐射理论
人物
韦弗尔
观点
当声音频率低于400Hz的时候,听神经的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和声音频率是一致的,在声音频率较高时,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对它做出反应,就需要神经纤维的联合“齐射”来加以反应了。
缺陷
齐射理论只能对频率5000Hz以下的声音进行频率分析,超过5000Hz时,位置理论是对频率进行编码的唯一基础。
知觉
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知觉概念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受器官而引起的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有察觉、分辨和确认三种作用。
知觉与感觉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
它们都是由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受器官而引起的,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知。
区别:
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则是事物的整体。但知觉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它已经将各种感觉信息整合成一种结构,并融合了人们的经验。同样一个事物对不同人来讲,感觉是一样的,知觉是不同的(掺杂了知识和经验)。
知觉的组织原则
封闭性
视野中封闭的线段容易组成图形。
简单性
视野中具有简单结构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邻近性
空间上接近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
相似性
视野中相似的成分容易组成图形。
对称性
视野中对称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线条朝向
视野中同朝向的线条容易组成图形。
良好连续
具有良好连续的事物,容易组成图形。
共同命运
视野中的某些成分按照共同方向运动变化时,人们容易把它知觉成一个图形。
知觉特性
知觉选择性
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背景。例如两歧图。
影响因素:
客观:对象和背景间的差异,对象的活动性、对象特征。
主观:有无明确目的或态度、定势、兴趣等。
知觉整体性
指知觉具有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知觉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影响因素:
刺激物的结构,包括刺激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
个体的知识经验。
知觉理解性
在知觉事物的过程中,人们根据已知线索,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并进行检验,最后对知觉对象作出合理的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的特性。
影响因素:
个体以往经验。
词语的作用。
动机与期望、情绪与兴趣以及定势等。
知觉恒常性
当物理刺激变化而知觉保持稳定的现象。
影响因素:
视觉线索
知识经验
深度知觉主要线索
肌肉线索(生理线索)
调节
晶状体,作用较小(1-2米)
辐合
双眼视轴,作用较大。
单眼线索
对象重叠(遮挡)
被遮盖的远。
线条透视
平行线看起来在远方相交。
空气透视
清晰的近,模糊的远。
相对高度
位置高的远。
纹理梯度
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密度,远大近小。
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
运动视差:
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的物体相对运动时,近处的快,方向相反;远处的慢,方向相同。
运动透视:
当观察者向前运动时,近处的物体流动速度大,远处的物体流动速度小。
相对大小
大近小远
明暗和阴影
明亮的物体近,灰暗的物体远。
双眼视差
眼距65mm,两个像有差异,它是产生深度知觉最主要的线索。
时间知觉及其影响
概念
时间知觉指对物质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时间知觉的四种形式:
对时间的分辨
对时间的确认
对持续时间的估量
对时间的预测
影响因素
感觉通道的性质: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次之,视觉最差。
一定时间内事件的数量和性质:一定时间内,事件越多,性质越复杂,感觉时间越短。事件越少,性质越简单,感觉时间越长。但回忆时正好相反。
个体的兴趣与情绪:感兴趣的快,厌恶的慢。期待的时候慢,逃避(不愿出现)的时候过得快。
知觉的信息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
知觉的产生依赖于感觉器官提供的信息,即客观事物的特性,对这些特性的加工叫自下而上的加工,或叫数据驱动加工。
自上而下的加工
知觉的产生还依赖于主观的经验和兴趣、爱好、心理准备状态,即还需要加工自己头脑中已储存的信息,这种加工叫自上而下的加工,或叫概念驱动加工。在知觉外界物体时,非感觉的信息越多,所需要的的感觉信息就越少。反之则越多。
似动现象
概念
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主要形式
动景运动(最佳运动或φ运动)
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和时间相继呈现时,会看见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运动。电影、电视。
诱发运动
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相邻的一个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云追月。
自主运动
注视暗室中的光点会感觉它在动。
运动后效
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会感觉它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瀑布。
记忆
内隐和外显
区别
加工深度
对刺激项目的加工深度并不影响内隐记忆,却对外显记忆有明显影响。
保持时间
学习和测验之间间隔的时间越长对外显记忆的影响越大,而对内隐记忆的影响不显著。
记忆负荷量
对外显记忆而言,记忆的项目越多,记忆的效果越不好,但对内隐记忆而言,记忆的效果并不受记忆项目数量的影响。
干扰因素
外界无关信息的干扰对外显记忆影响大,但对内隐记忆影响不大。
呈现方式
感觉通道的改变。如以听觉形式呈现,以视觉方式进行检验,对内隐记忆影响显著,而对外显记忆影响不大。
短时记忆
概念:
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感觉信息保持的时间在1分钟左右的记忆叫做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
编码形式
听觉编码
通过研究语音相似性对回忆效果的影响,发现发音相似的字母容易发生混淆,形状相似的很少发生混淆,证实了语音听觉编码方式的存在。
视觉编码
短时记忆最初阶段是视觉形式的编码,之后会逐渐向听觉形式过渡。
编码的影响因素
个体的觉醒状态
组块水平
加工深度
信息容量
米勒提出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
默多克证实组块可以提高记忆容量和效率。
短时记忆信息的储存与提取
加工储存方式
复述可以有效储存短时记忆信息,复述分为两种方式:
机械复述,不断地简单重复,又叫保持性复述。
精细复述,即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分析,使之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起联系。
遗忘进程和原因
进程
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可以保持15-30S。回忆率是递减函数,当时间间隔为3S时,正确率为80%,6秒时正确率55%,18秒时正确率10%。因而阻止复述短时记忆信息将被迅速遗忘。
原因
沃和诺尔曼证明,短时记忆信息的遗忘主要是由干扰信息引起的,而不是自然消退。
提取
人物
扫罗.斯滕伯格
内容
短时记忆信息的提取是完全系列扫描(平行扫描和自动停止的系列扫描是假设,没有得到验证)。
工作记忆
概念:
工作记忆是指信息加工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暂时储存和加工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工作记忆是一种当前工作状态的记忆,还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包括四个部分:
中枢执行系统:
概念:
是注意资源有限的控制系统,工作记忆中最重要的成分。
功能:
协调语音环路和视觉空间模板活动;
注意资源的分配和控制;
选择性的注意以及转换策略。
视觉空间模板
用于处理视觉和空间的信息。干扰范式为其存在提供了证据。
语音环路
处理以语音为基础的信息,分为语音储存和发音复述部分。
情景缓冲器
整合视觉、空间和言语因素的一个容量有限的成分,与长时记忆相连。
遗忘理论
遗忘的概念
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错误地回忆、再认现象。
进程
对于无意义的音节材料,艾宾浩斯用节省法证明,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遗忘在学习开始之后立即开始,保持和遗忘都是时间的函数;遗忘的过程最初很快,后来逐渐放缓。
影响因素
时间因素:
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遗忘在学习开始之后立即开始,是时间的函数。
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遗忘速度从无意识材料、有意识材料到熟练的动作依次减慢。同等难度的材料,识记得越多遗忘得越快。
学习的程度:
依照低度学习、达到学会的标准、过度学习的顺序遗忘速度逐渐减慢。
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材料在系列里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的影响叫系列位置效应。系列末尾的材料记忆效果最好(近因效应),其次是前面呈现的材料(首因效应),中间的材料记忆效果最差。
识记者的态度:
不占重要地位的、不引起人们兴趣的、不符合一个人需要的事情容易出现遗忘。
有关遗忘的集中学说
衰退说
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时间是遗忘的决定因素。
干扰说
在学习和回忆之间收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造成了遗忘。干扰包括:
前摄记忆
后摄记忆
压抑说
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造成的,若压抑解除,记忆还能得到恢复。
提取失败说
在长时记忆中保存的信息是不会丢失的,只是在提取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而已。
思维
概念理论
概念结构的理论
层次网络模型
人物
柯林斯等
内容
概念都以节点的形式储存在概念网络中,各类概念按照逻辑上的上下级关系组成概念网络,概念之间的关系用连线来表示。
扩散激活模型
人物
柯林斯等
内容
概念的结构也是一个网络模型,但不是根据概念上的层次结构,而是以概念之间的语义联系强度或语义相似性为基础将概念组成一个网络的。
特征表理论
人物
波纳等
内容
概念的结构由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构成。定义性特征即概念的本质,特异性特征则描述功能。该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人工概念的研究,却难以解释某些自然概念。
原型模型理论
人物
茹什等
内容
概念是由原型和原型加上其特征,并由相似性的单元组成的。原型是指范畴中最能代表该范畴的典型成员,概念由原型来表征。
概念形成的理论
共同要素说
人物
赫尔
内容
假定概念是一组特征,形成概念就是从样例中抽取有关属性或特征规则。概念的形成是将一类概念的共同特征抽取出来,并对它们做出反应的过程。能很好的解释人工概念实验的结果,但对自然概念形成则较难说明。
假设检验说
人物
布鲁纳等
内容
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不断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被试根据对实验材料的分析、综合与主试提供的反馈,提出了种种假设,当某种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概念也就形成了。
样例学习说
人物
茹什
内容
自然概念的形成以样例学习为主,即在掌握自然概念时,不是掌握它的一个或几个本质特征,而是对概念样例的记忆。人们通过把某一样例与原型进行匹配而形成概念。
内隐学习说
人物
里伯等
内容
当刺激结构高度复杂时,采用比较被动的、无意识的学习方式可能更有效。一些抽象概念的复杂结构就是在这种无意识的内隐学习中获得的。
人工概念形成策略
人物:
布鲁纳
策略:
保守性聚焦
把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作是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以后再一个个地改变这些属性来检验,哪些是肯定的,哪些是否定的属性的策略。
冒险性聚焦
把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作是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以后每次都改变一个以上的属性来进行检验的策略。
同时性扫描
根据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部分属性,形成多个部分假设,然后对多个部分假设进行检验的策略。
继时性扫描
在已经形成的部分假设的基础上,根据主试的反馈,一次只检验一种假设,保留正确的假设,放弃错误的假设,最后做出正确结论的策略。
推理种类及三段论常见误差
推理种类
归纳推理:
从特殊性归纳出普遍性,类似于概念的形成。
演绎推理:
从普遍性演绎出特殊性,类似于问题的解决。演绎推理又分为三种:
三段论推理:
是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与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所组成。
常见误差:
气氛效应:
两个肯定的前提使人得出肯定的结论。
换位理论:
推理发生的错误是由于人们错误地解释了前提。
心理模型理论:
人们对前提的信息加工不充分,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
线性推理:
又叫关系推理。是指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关系是可传递性的。
条件推理:
是指人们利用条件性的命题来进行的推理。
问题解决策略及其影响因素
概念: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
策略:
算法策略:
是把所有能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一一加以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答案的策略。
启发式策略:
运用已有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只做少量的搜索,就能达到问题解决的策略。包括:
手段目的分析:
把需要达到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些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的策略。河内塔、问题行为图。
逆向搜索:
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几何问题的反证法。
爬山法:
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的缺点就是容易把较佳方案当成最好方案。确定新药的有效药剂量。
选择性搜索:
选择性搜索是在解决问题时,根据已知的信息和某些有关规则,选择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并从突破中获得更多信息,以便进一步搜索,直到解决问题。
类比迁移策略:
把个体先前解决问题的经验应用到解决新问题上的策略。这是解决不熟悉问题的一种主要策略。
主要影响因素:
解决问题的策略:
对不同的问题要采用不同的解决策略,策略得当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知识的表征方式:
问题表征得越显著,干扰的因素越少,对人思维的局限越小,越利于问题的解决。
定势的作用:
定势是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量水试验。
功能固着:
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叫功能固着。邓克尔盒子问题。
动机:
动机的强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呈倒“U”的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水平。耶克斯-道德森定律。
情绪:
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消极沮丧的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
人际关系:
人们之间的互相信任、互相帮助,积极的人际关系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知识经验:
个体所具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的解决也具有重要影响。
原型启发: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从“原型”中获得一些原理的启发,使其结合当前问题的有关知识形成方案,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表象特征
事物不在面前时,头脑中出现的事物的形象叫做表象。特征:
直观形象性:
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就好像直接看到或听到这种事物的某些特征一样。
概括性:
表象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具有抽象性。
可操作性:
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就像人们通过外部动作操作客观事物一样。库珀的心理旋转实验。
想象种类
无意想象:
没有预定的目的,在某种刺激物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例子。
有意想象:
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包括:
创造想象:
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再造想象:
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
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理想:
理想是根据事物发展规律产生的,又对人的活动起着推动作用的幻想。
空想:
空想是没有客观依据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决策过程
期望效用理论:
人物
冯诺依曼、摩根斯坦
内容
期望效应值可以用EU=∑Pi*U(Xi)表示,其中U(Xi)是指结果i的效用,Pi是指事件Xi的客观发生概率。该理论使用严格的数学方法来说明决策者对效用的偏好问题,而且该理论假设决策者追求效用的最大化。
前景理论:
人物
卡尼曼等
内容
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的时候是“风险回避”,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偏好”。人们是厌恶损失的。继承了西蒙的启发式策略研究成果,采用启发式策略有:
代表性启发/表征性启发:
人们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受它与其所属总体的基本特性相似程度的影响。样本与总体的原型越相似,就越容易被归入该总体。
易得性启发/可用性启发:
人们倾向于根据事件或现象在记忆中获得的难易程度来评估其概率,即根据事件或现象在记忆中是否容易提取来做决策。
锚定和调整启发法:
人们根据给定的信息做出最初的估计后,再根据当前的问题对最初的估计做出调整,但是调整的幅度不大。
言语
言语运动中枢
又叫布洛卡区。位于左半球额叶中央前回之前,外侧裂之上。受损会产生运动失语症,或叫表达性失语症。产生电报式语句,出现词语反复现象。
言语听觉中枢
又叫威尔尼克区。位于左半球颞叶颞上回。受损会产生接受性失语症,能听到说话的声音但不能理解语义。能重复别人的话,但错误估计其语义。谈吐自如,但没有意义。损坏弓形束也有同样效果。
言语视觉中枢
位于角回,顶叶和枕叶的交汇处,威尔尼克区的上方。受损会产生失读症,看到文字却不认识,口头言语与书面言语不能相互转换。能说话,能理解口语,但不能理解书面语言。能看到物体,能听到单词,但不能正确匹配。
书写中枢
又叫艾克斯勒区。位于额叶中回靠近中央前回处。受损将引起失写症,手的机能正常但不能写字画画。
情绪情感
情绪分类
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的某种情绪,其中较典型的情绪状态有:
心境:
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漫性。
激情:
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通常是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往往伴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行为的表现。往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
应激:
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此时人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性的状态。出现一系列的生物性反应,汉斯.塞里称其为“适应性综合症”,包括动员、阻抗和衰竭阶段。
情绪理论
早期情绪理论:
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
人物
詹姆斯、兰格
理论
情绪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詹姆斯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觉知;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特别强调血液系统与情绪的关系。两人都认为情绪是对身体生理变化的知觉,直接由生理变化引起。
贡献
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
局限
片面地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略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
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
人物
坎农、巴德
理论
情绪的中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外界刺激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至丘脑,丘脑再把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产生体验,同时又传至交感神经,引起躯体的生理变化,
贡献
认识到了中枢系统和脑在情绪中的作用。
局限
忽略了认知因素的影响作用。
情绪的认知理论: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理论:
外界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至丘脑,再传到大脑皮层进行评估、形成态度,再通过外道神经传至交感神经。使认识经验转化为被感受到的情绪。
沙赫特和辛格的因素理论:
情绪变化是由环境刺激、生理状态,以及认知因素(对过去经验的回忆和对当前情景的评估)共同引起的。认知因素又起了决定的作用。
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情绪活动必须有认知活动做指导,在情绪活动中需要不断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包括:
初评价:
确定刺激事件与自身是否存在利害关系。
次评价:
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反应。
再评价:
评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有效性、适宜性。
情绪的维度理论:
三维理论:
冯特认为情绪由三个维度构成:
愉快——不愉快
激动——平静
紧张——松弛
施洛伯格的情绪三维度:
愉快——不愉快
注意——拒绝
激活水平
普拉切克的情绪三维度:
强度
相似性
两极性
四维理论:
伊扎德的情绪四维度:
愉快度
紧张度
激动度
确信度
环形理论:
罗素的两个维度:
愉快——不愉快
中等强度——高等强度
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人物
伊扎德等
内容
情绪系统与认知、行为等建立联系,实现情绪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包括:
情绪是分化的:
存在着不同体验的独立情绪,这些独立的情绪都具有动机特征。
情绪在人格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人格系统的核心动力。
情绪系统的功能:
情绪的分化是进化过程的产物,灵活多样的适应功能,在有机体的适应和生存上起着核心作用。
动机、需要和意志
动机与效率
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的功能。
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
呈倒“U”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的性质不同而不同:
容易任务中,行为效率随动机提高而上升;
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趋势。
动机理论
动机的早期理论:
本能理论:
人物:
詹姆斯、麦独孤、洛伦茨、弗洛伊德
内容:
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决定的。
局限:
该理论不能确切解释行为,对行为有循环论证的现象,过分强调固定的先天行为机制,而人类的许多行为可以更好的用学习来解释。
驱力理论:
人物:
伍德沃斯、赫尔
内容:
伍德沃斯提出驱力概念,代替本能概念。
赫尔提出驱力减少理论,提出P=D*H-I。
诱因理论:
人物:
斯彭斯提出,赫尔采纳
内容:
诱因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将驱力公式修改为:P=D*H*K-I。
唤醒理论:
人物:
赫布、柏林等
内容:
唤醒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有三个基本原理:
人们偏好最佳唤醒水平,刺激水平和偏好的关系是一条倒“U”曲线。
简化原理:
重复的刺激会降低唤醒水平。
个体经验偏好原理:
富有经验的个体偏好复杂的刺激。
动机的认知理论:
期待价值理论:
托尔曼提出行为的产生不是由于强化,而是由于个体对于一个目标的期待。托尔曼将期待定义为刺激与刺激的联系(S1-S2)或反应和刺激(S1-R-S2)的联系。期待帮助个体获得目标。
归因理论:
罗特的控制点理论:
罗特把个体对于强化的偶然性程度所形成的的普遍信念称为控制点:
内控强调结果由个体的自身行为造成,或由个体的稳定个性特征决定。
外控强调结果是由个体之外的因素导致的。
海德的归因理论:
海德将罗特的控制点引入归因理论,认为人们会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两种:内部原因、外部原因。人们在归因时经常使用两个原则:共变原则、排除原则。
韦纳的归因理论:
归因的维度有三种:控制点(内外源)、稳定性、可控性。
归因的内外源维度影响个体对成败的情绪体验;
稳定性维度影响个体对未来成败的预期;
可控性维度影响个体今后努力的行为。
将失败归于内部、稳定、不可控的因素会产生习得性无助。韦纳总是强调内部、稳定、可控的维度。
自我决定理论:
人物
德西
内容
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该理论人类具有胜任感、自主性和归属感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强调内部动机的东西,也关注外在动机是如何影响内部动机的。把人类因为分为自我决定行为和非自我决定行为,前者基于对需要的认知,特点是设计和选择行为,后者是无动机的。
自我功效理论:
人物
班杜拉
观点
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强化的效果存在期待奖赏或惩罚之中,是一种期待强化。
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前者是对结果的估计,后者是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断,这种推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决定个体的动机水平,自我效能感是成就活动的一个重要维度。
获得自我效能感的四种途径:
个体经验(直接经验);
替代经验;
言语说服;
情绪唤起。
成就目标理论:
德韦克和尼克尔斯:成就目标是个体对从事活动成就的目的或意义的知觉。
评价成功的标准和原则有三个:任务标准、自我标准、他人标准。
人们对能力有两种不同的内隐观念:能力实体观和能力增长观。
成就目标分为掌握目标和成绩(表现)目标两种。
艾略特把成绩目标区分为成绩趋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
平崔克把“成绩趋近——回避”状态引入掌握目标,把成就目标分为掌握趋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成绩趋近目标、成绩回避目标四种。
逆转理论:
阿普特尔提出,人的心理需要是对立的,概括有:
目的——超越目的;
顺从——逆反;
控制——同情;
自我中心——他人取向。
每对都是按相反方向对应排列的,两种状态中只能有一种状态被激活。
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1943年提出,5个需要层次,1954年补充到7个(低到高):
生理需要:
维持人的正常生活条件的需要。最重要,也是最有力量的需要。
安全需要:
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的需要。婴儿尤甚。
爱和归属的需要:
要求和其他人建立情感的联系或关系,希望归属于某个群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尊和需要受到别人尊重的需要。
认知需要:
包括:求知、理解、探索和好奇。是人性的基本方面之一。
审美需要:
表现为人们追求对称、秩序与和谐。这也是人性的基本方面之一。
自我实现的需要:
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完善自己,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后三类合并为“自我实现的需要”。
五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都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
无论种族发展还是个体发展,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得越早,越高的越晚。只有低一层的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之后,高一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并成为推动个体活动的主要动力。
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潜力越大。需要层次上升,力量相应减弱。
低层次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又叫缺失性需要。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所以又叫生长性需要。
需要层次的划分、力量的强弱也不绝对,不同的人对需要的追求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情况,甚至为了满足高层次需要而舍弃低层次需要。
动机冲突和意志品质
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
如果个体想达到的目的不止一个,而且想达到的目的之间又有矛盾,即不能同时都达到的时候,就出现了动机的冲突。包括:
双趋式冲突:
两个目标都具有吸引力,只能选择其中之一。
双避式冲突:
两个目标都想避开,只能避开一个。
趋避式冲突:
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
多重趋避式冲突:
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分别具有吸引力和排斥力。
意志的品质:
是由个体意志行为特点构成的稳定心理特征的总和。主要有:
独立性:
不随波逐流,独立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相反的品质是受暗示性和武断。
果断性:
及时采取有充分根据的决定,并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去实现它们。相反的品质是优柔寡断和草率。
坚定性:
也叫顽强性。长时间地相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坚持不懈。相反的品质是动摇性和执拗。
自制性:
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是意志的抑制功能。相反的品质是任性和懦弱。
能力
能力理论
因素理论:
独立因素说:
人物
桑代克
内容
人的能力是由许多彼此独立的成分或因素构成的。
二因素说:
人物
斯皮尔曼
内容
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
一般能力/因素:
简称G因素,它是人的基本心理潜能,是决定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
特殊能力/因素:
简称S因素,它是保证人民完成某些特殊作业或活动所必须的。
智力的多元理论:
人物
加德纳
内容
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8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
言语智力:阅读、写作、日常会话。
逻辑——数学智力:数学运算、逻辑思考。
运动智力: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
音乐智力:对声音的辨别与音律表达能力。
空间智力: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
人际智力: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
自然智力:认知、感知自然界事物的能力。
自知智力: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群因素理论:
人物
瑟斯顿
内容
人有7种基本的心理能力,分别是:
语词理解;
语词流畅;
数学运算;
空间关系;
一般推理;
知觉速度;
联想记忆。
结构理论:
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
认为智力可以认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品。
内容
听觉、视觉、符号、语义、行为等,它们是智力活动的对象或材料。
操作
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它们是由智力活动对象或材料引起。
产品
产品是智力操作所得的结果。可按单位计算、分类,表现为关系、转换、系统和应用。
阜南的层次结构理论:
继承和发展了斯皮尔曼的两因素说,认为能力的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
智力的最高一层是一般因素(G)。
第二层分为言语和教育方面的因素与操作机械方面的因素。叫大因素群。
第三层是小因素群,包括言语、数量、机械、信息、空间信息、用手操作等。
第四层为特殊因素,即各种特殊能力(S)。
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把智力看做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在一定的心理结构中进行的信息加工。主要理论有:
智力三元论:
人物
罗伯特.斯滕伯格
理论
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
智力成分亚理论:
包括元成分(核心)、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
智力情景亚理论:
适应环境、塑造环境、选择新环境的能力。
智力经验亚理论:
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的能力、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
成功智力理论包括:
分析性智力:
解决问题和判定思维成果的质量,比较、判断、评估等分析思维能力。
创造性智力:
发现、创造、想象和假设等创造思维的能力。
实践性智力:
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包括使用、运用及应用知识的能力。
智力的PASS模型:
人物
戴斯等
理论
“PASS”是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它包含了三层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
注意系统,又称“注意——唤醒”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称为信息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
计划系统处于最高层次,负责监督、管理、调节其他心理过程。
智力的CHC模型:
认知能力被分成具有不同广度的三个层次:
最高层:最一般能力,涉及高层次复杂认知加工。
中间层:“广泛能力”,是人们最熟知的一些能力,包括“液体智力”、“晶体智力”等。
最底层:包括了约70个可以直接测量的“狭窄能力”,从属于第二层的“广泛能力”。
情绪智力和工作EQ架构
情绪智力:
人物
梅耶、萨洛维
内容
情绪智力是一种能力,梅、萨的情绪智力结构四维模型认为,情绪智力包括:
情绪知觉、评价和表达的能力。
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
理解、分析情绪,运用情绪知识的能力。
对情绪自我调节的能力。
EQ:
EQ是“情绪智力商数”的简称,由巴昂最早使用,由戈尔曼《情绪智力》一书推广。戈尔曼提出工作EQ架构四个大项:自我察觉、自我管理、社交察觉、人际关系管理。测量工作EQ的量表有“情绪胜任力量表(ECI)”,搜集资料的方法不仅问当事人,还要问其上司、下属、同事。
智力发展和个体差异
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总体趋势:
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智力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发展几乎和年龄等速,以后逐渐呈负加速变化。
顶峰时期:
总体智力在18-25岁之间达到顶峰,但智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不同。
稳定创造:
成年期是智力发展的最稳定时期,25-40岁人们常出现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液晶之别:
液体智力在中年后有下降趋势,但晶体智力一生都在发展。
个体差异:
智力发展趋势存在个体差异,能力高的发展快,达到顶峰的时间晚,能力低则相反。具体表现为:
能力结构上的差异:有人富于想象,有人长于记忆;有人擅长音乐,有人擅长美术。
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有人早慧,有人大器晚成,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不同。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在全人口中的表现呈常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
能力的性别差异:性别差异并不表现在一般因素上,而是反映在特殊因素上。
人格
含义和特征
含义: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以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特征:
独特性:
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
稳定性:
人格结构是比较稳定的,它对人行为的影响是一贯的,是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
统合性:
构成人格的各种特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内部的一致性,并受到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各种特性的和谐统一是心理健康的标志。
功能性:
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他的行为总会打上他人格的烙印。
人格理论
人格特质理论:
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共同特质:
是同一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
个人特质:
是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它代表着个体之间的人格差异。根据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分为三类:
首要特质:
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到个体各方面的行为,这种影响是无所不在的。
中心特质:
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它决定着个体的一类行为而不是全部行为,是能够代表一个人的主要行为倾向的特质。
次要特质:
只有在特殊场合下才表现出来的,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4个层次):
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
与奥尔波特观点一致。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是从外部行为可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根源。卡特尔提出来16种根源特质,编制了16PF。
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由根源特质划分,体质是由先天的生物因素决定的;环境特质是由后天的环境因素决定的。
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动力特质是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某一目标,包括生理驱力、态度和情操;能力特质是变现在知觉、运动方面差异的特质,包括液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等;气质特质是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和强度的特质。
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
外倾型(E):
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
神经质(N):
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
精神质(P):
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
艾森克根据这一模型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大五人格理论:
塔佩斯等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分析,发现了5个相对稳定的因素:
开放性: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能等特质。
责任心:显示了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克制等特质。
外倾性: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质。
宜人性:具有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逊、移情等特质。
神经质:具有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麦克雷、可斯塔编制了“大五人格因素的测定表(NEO-PI-R)”
七因素模型:
特里根等人根据因素分析法得到了七因素模型。包括:正情绪性、负效价、正效价、负情绪性、可靠性、宜人性和因袭性。“人格特征量表(IPC)”是大七人格模型的有效测量工具。
人格类型理论:
单一类型理论:
人物
弗兰克.法利
内容
T型人格就是单一类型理论的代表。T型人格是一种好冒险、爱刺激的人格特质。分为T+型和T-型,T+型又分为体格T+型和智力T+型。
对立类型理论:
A-B型人格:
人物
福利曼、罗斯曼
内容
A型人格:敌意、竞争、性情急躁、富于上进心、有苦干精神、过分的时间紧迫感、外向、言语举止敏捷、社会适应性差。
B型人格:缺乏时间紧迫感和竞争意识,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比较享受生活的行为方式,性情温和,举止稳当。
内、外向人格:
人物
荣格
内容
外向:多关心外部事物,活泼开朗、情感外露、善交际、独立、果断、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
内向:心理活动常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好沉思、谨慎、多虑、爱独处,交际面窄,难于适应环境的变化。
荣格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有思维、情感、感觉、直觉四种基本功能,结合两种心理倾向可以构成8种人格类型:外向思维型、外向情感型、外向直觉型……
多元类型理论:
气质类型理论:
盖伦提出人的气质类型是: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解释气质类型说的生理基础,提出:强度、平衡性、灵活性三个维度。
两种理论的对应关系是:
强、不平衡,对应冲动型,属于胆汁质。
强、平衡、灵活,对应活泼型,属于多血质。
强、平衡、不灵活,对应安静型,属于黏液质。
弱,对应抑制型,属于抑郁质。
性格类型理论:
斯普兰格根据人类社会文化的六种形态,将人划分为六种性格类型: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权力型、社会型、宗教型。
整合理论:
艾森克提出了人格结构的四层次理论:
类型水平(一般因子):
最上层,由特质组成。
特质水平(群因子):
由习惯反应形成。
习惯反应水平(特殊因子):
由反复进行的日常反应形成。
特殊反应水平(误差因子):
日常观察到的反应。
艾森克用起初两个维度来描述人格:
内向和外向;神经倾向,可以对应体液说。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理论将类型理论与特质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本我:
人格的最底层,人的原始无意识本能、欲望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它要求及时满足,遵循快乐原则。
超我:
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遵循道德原则,抑制本我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以及追求完善境界的作用。
自我:
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位于人格的中间层。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着调节的作用,它遵循现实的原则,既要尽量满足本我的要求,又受制于超我的约束。
总结:
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本能,人格的发展就是心理性欲的发展;人格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口腔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12岁)、生殖期(青少年期)。
艾森克的人格发展理论:
个体人格发展要经过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目标和冲突。各个阶段互相依存,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依赖早期冲突的解决。将人格发展分为8个阶段。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理论:
人生而具有自卑感,追求优越是统一人格的核心和总目标。生活风格和创造性自我、社会兴趣也很重要。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意识、个体潜意识(情结)、集体潜意识(原型)对人格很重要。
人本主义人格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自我实现是理论的核心。
罗杰斯的人格理论:
人格的自我论,特别强调“人”本身与其主观经验的重要性,又称为“人本论”。认为婴儿期产生自我,自我的发展及健康取决于“积极性尊重”,有机体把实现趋向作为参照系统进行“机体估价过程”,认为“忠实于自己的生活”才是完善的生活。提出健康人格五特征:
开放的经验
协调的自我
机体估价过程
无条件的自我尊重
人际关系和睦相处
认知风格
是指个人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主要类型有:
威特金的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用隐蔽图形/镶嵌图形测验来测查。
卡根的冲动型和沉思型。
达斯等人的同时性和继时性。
影响人格/能力发展的因素
自然物理因素:
一个人生长的自然环境、居住条件等自然物理因素,虽然不会决定一个人的人格特点,但是会对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只影响人格,不影响能力。
生物遗传因素:
高尔顿采用家谱分析法证明遗传对智力的发展存在很大影响。高特斯曼提出双生子研究的基本原则,双生子研究均发现了遗传对智力和人格的重要影响。
产前环境:
胎儿出生前的母体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出生后的智力发展有重要影响。且孕期母体的身心状况也会对胎儿出生后的人格特点具有一定影响。
早期童年经验:
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利于儿童能力的发展。童年时期的经验也会对一个人一生人格的发展带来长期的影响。
家庭环境:
人是在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家庭的生活条件、父母的教养方式都会影响能力的发展和人格特征的形成。
学校教育:
学校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发展了能力、人格等各种心理品质。教师的教学方式、班集体的学习风气、同学的相处模式,都会对能力、人格发展产生综合影响。
社会文化与社会实践:
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允提出“施用累能”、“科用累能”,均体现出实践活动对能力发展的影响。每个人也都处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也极为重要。
能动的自我调控:
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主观努力、刻苦努力、坚持不懈,这些都会让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自我调控也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因素,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
生物学基础
脑的五大中枢
延脑(延髓)
有呼吸中枢、心跳中枢,又称生命中枢
桥脑
连接大、小脑的神经通路,是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传递信息的必经之地,对人的睡眠有调节控制作用
中脑
存在视觉和听觉的反射中枢,瞳孔、眼球等均由其控制
丘脑
是感受神经的中继站,除嗅觉外的所有输入信息都经过丘脑导向大脑皮层。丘脑是网状结构的一部分,对控制睡眠和觉醒也有重要作用
下丘脑
调节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主要皮下中枢。与生理活动中的饥饿、渴、性等生理动机有密切联系。与情绪也有重要关系。
脑功能分区
视觉区
位于枕叶的枕级,产生初级形式的视觉
听觉区
位于颞叶的颞横回处,产生初级形式的听觉
机体感受区
位于中央后回(顶叶),接受皮肤、肌肉和内脏器官发来的感觉信息
躯体运动区
位于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的前部(额叶),它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机体感受区、躯体运动区和身体各部位的投射关系
左右交叉,上下倒置,头部正直
身体各部位投射面积的大小与它们在机能方面的重要程度成正比
整体说
人物
弗洛伦斯
方法
局部损毁法
理论
均势原理
大脑皮层的各个部位几乎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影响
总体活动原理
学习的效率与大脑受损伤的面积大小成反比,与受损的部位无关
系统说
人物
鲁利亚
理论
大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
第一机能系统
动力系统(激活系统)。由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组成。基本功能是保持大脑皮层的一般觉醒状态,提高兴奋性和感受性,并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节。
第二机能系统
信息接收、加工和储存系统。位于大脑皮层的后部,包括枕叶、颞叶和顶叶以及相应的皮层下组织。基本作用是接收来自机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实现对信息的空间和时间整合,并把它们保存下来。
第三机能系统
行为调节系统。包括额叶的广大脑区,是编制行为的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
三个系统的关系
相互作用、协调活动,既分工又合作,保证了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的完成。
心理学概述
研究对象(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个体心理(概念)
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
传统心理学
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获得、应用知识,加工信息的过程(最基本)
感觉
知觉
记忆
思维
言语
情绪情感过程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精神需要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要求的反应
意志过程
人自发的,有目的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
个性心理
个体倾向性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趋向。是从事活动的指向性和基本动力。
动机
需要
兴趣
个体心理特征
人在心理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特点,是多种心理特点的结合
能力
气质
性格
认知心理学
信息加工过程
即认知过程
感觉
知觉
记忆
思维
言语
行为调节和控制
动机
情绪
情感
人的心理特点
能力
人格
个体行为
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刺激是引起行为的内外因素。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个体意识
意识由人的认知、情感、欲望等构成,是人能动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无意识是人在正常情况下察觉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在社会的共同条件和环境中产生的,是该社会内个体心理特征的典型表现。社会心理和个体心理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研究方法
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优点
适用范围较大;
简便易行;
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最直接的了解,能够收集到第一手资料;
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态,所得材料比较真实。
缺点
不能揭示因果关系;
难以进行重复和检验;
结果难以进行精确分析;
难以控制目标现象的出现;
观察容易“各取所需”。
实验法
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
优点
可以揭示因果关系
可重复,可检验
数量化指标明确
缺点
主试效应
被试效应
无法测量复杂行为
不适用于探索性研究
测验法
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
优点
简便易行
种类多,实行方便
所用的标准化测验编制严谨,结果可靠
所得结果量化程度高
有常模进行比较,便于对照
缺点
受到经验、文化影响
间接测量,如果行为样本选择不准,结果就很难准确。对施测者要求高。
测量成绩只表示结果,不反映过程
调查法
就某一问题向被调查者提问,让其自由表达态度或意见
优点
不受时空条件限制,运用比较容易
涉及范围广,收集数据快
缺点
不够严谨
不能揭示因果关系
受研究者主观影响较大
结果的可靠性依赖于回答者的合作
个案法
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优点
可收集更丰富的个人资料
详细解释个体某些心理和行为产生、发展、变化的原因
缺点
研究案例过少,在概括结论或推广结果时,必须持谨慎态度
相关法
对不同心理现象进行量化,求取其相关关系
优点
可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预测
可以进行验证
数量化指标明确,且具有方向性
可反映变量间关系的具体情况和程度
往往作为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
缺点
无法确定因果关系
主要流派
构造主义
人物
冯特
铁钦纳
对象
意识
方法
实验内省法
观点
分析意识内容,找出意识的组成元素
感觉(知觉的元素)
意向(观念的元素)
激情(情绪的元素)
评价
贡献
使心理学摆脱了哲学的束缚,开创了现代心理学,并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
局限
研究内容狭窄,脱离实际
把心理简单分解为各个元素,割裂其整体性
过于主观,可重复性差,许多高级心理现象难以通过内省进行研究
机能主义
人物
詹姆斯
杜威
安吉尔
对象
意识的作用和功能
方法
实验内省法
客观观察法
观点
反对元素,主张连续整体
反对副现象,主张适应功能
反对纯科学,主张实际应用
反对一般规律,主张扩大范围
评价
贡献
开创了美国的科学心理学
促进了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发展
推动了心理学的广泛应用
局限
意识观的矛盾倾向
生物主义的倾向
外在目的论和神秘主义倾向
行为主义
人物
华生
斯金纳
班杜拉
对象
行为
方法
实验法
观点
反对意识,主张行为
反对内省,主张实验
反对遗传,主张环境
评价
贡献
在世界各国的心理学界产生很大反响,强调用客观方法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对心理学走上科学的道路具有积极作用
局限
主张过于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了研究意识的重要性,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格式塔
人物
韦特海默
柯勒
考夫卡
对象
意识
认知现象
方法
实验法
观点
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评价
观点是正确的,研究成果至今仍反映在心理学教科书中
精神分析
人物
弗洛伊德
荣格
阿德勒
对象
无意识、潜意识
方法
催眠疗法
梦的解析
自由联想
生活史法
观点
人的一切个体和社会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冲动。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行为中
评价
贡献
开创了新的概念和研究领域,对心理学影响深远,对人类文化影响深远
局限
过度强调无意识,并与意识对立起来,研究方法缺乏科学的严谨性,夸大性欲的作用一直受到科学心理学家的批评
人本主义
人物
马斯洛
罗杰斯
对象
人格
方法
整体分析
个案研究
观点
人性本善、人性自主、人性成长
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
重视需要,提出来需要层次理论
评价
贡献
心理学“第三势力”,具有人文关怀的思想,冲淡了心理学的纯科学色彩
局限
错误地理解人的本质
没有具体说明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理论难以得到检验
认知心理学
人物
皮亚杰
奈瑟
纽维尔
西蒙
对象
信息加工过程
方法
反应时记录
口头报告
计算机模拟
观点
关注人脑所发生的心理事件
主体在学习中是主动地有选择地获取刺激并进行加工
使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来解释人的认知过程,即把人脑比作电脑
认为认知历程包括:信息的接受、贮存和运用
评价
20世纪5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
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结合产生了认知神经科学,才能真正揭示脑的秘密
在心理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