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 第三单元 就业与创业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 第三单元 就业与创业,内容包含立足职场有法宝、心中有数上职场、自主创业 公平竞争、诚信经营 依法纳税,一起来看。
编辑于2023-08-21 11:26:21 浙江省政治选必二 第三单元 就业与创业
第七课 做个明白的劳动者
立足职场有法宝
法律保护劳动者
法律对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保障
宪法规定与国家职能
① 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②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
劳动法与劳动者
①劳动法
作用:主要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即劳动关系
意义:有助于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②劳动者
含义:指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芳动报酬的人
要求:应当达到法定就业年龄,除特殊情况外,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劳动法基本原则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①地位:劳动法的首要原则
②意义: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可以提升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劳动法就是劳动者权益保护法
劳动者平等竞争的原则
①内涵: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②要求: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就业制度环境。
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则
①表现:除对劳动者的权利进行倾斜保护外,劳动法还注重对未成年工、残疾劳动者等特殊劳动者的劳动保护,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②意义:显示了国家对劳动者的关怀,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劳动也要签合同
劳动合同
含义: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意义:有了劳动合同,劳动者维权有据,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内容
①必备条款:是任何劳动合同必领具备的条款,主要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
要求: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订立
原则
合法:指劳动合同的主体、形式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 法规的规定
公平: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公平、合理
平等自愿: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芳动合同的订立完全出于当事人的意愿,任何一方都不得强制对方接受某种条件。
协商一致: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双方意思表示达成一致的基础上订立劳动合同。
诚实信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应诚实,恪守信用。
有效劳动合同及其法律效力
① 劳动合同一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即对双方形成约束力,当事人应当依法履行,不得随意变更。
② 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合同约定行对劳动者的各项义务,并且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③ 劳动者则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作,并遵守用人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
①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② 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③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心中有数上职场
明明白白工作
劳动者的权利
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①含义:劳动报酬就是人们常说的工资,它是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
②形式: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休息休假的权利
① 职工每日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四十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② 我国还实行带新年休假制度,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回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③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作为对劳动者牺牲休息或休假时间的回报,用人单位必须向劳动者支付高于正常工资的加班工资。
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① 劳动创造财富,劳动者理应得到全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的关心和保护。
② 用人单位必领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并为劳动者提供行合国家规定的劳动交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其他权利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加民主管理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
清清楚楚维权
劳动争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纠纷
劳动争议解决方式
协商与和解
①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
② 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申请调解
① 当事人也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秀员会等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②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互谅互让的能提下,按照白愿、合法的原则达成调解协议,签订调解协议书。
③ 调解协议书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厦行。
劳动仲裁
①含义: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第三方的身份居中进行裁决的活动。
② 条件:如果当李人 不感意协商或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当事人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后不履行,都可以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申请。
③ 效力:仲裁裁決具有法律约束力,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提起诉讼条件
①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不予受理的,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②当事人对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且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八课 自主创业与诚信经营
自主创业 公平竞争
迈出创业第一步
选择创办什么样的经营主体
形式:可以采取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等。
影响:不同形态的经营主体在成立条件、出资人的责任承担等方面有所不同。
准备相应的文件
内容: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必须订立投资人协议、制定公司章程,在章程中规定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公司名称和公司住所、组织机构等。
意义:确立了股东的权利义务关系,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办理企业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申请人应当对申请文件、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未经相关主管部门登记的,不得以企业名义从事经营活动。
企业发生变更、终止的,也应当办理相应的登记。
企业信息公示制度
企业登记的相关信息应当依法及时公示。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信息,以及政府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能够反映企业状况的信息,应当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开。
创业者有必要在创业之前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学会风险管理
市场竞争讲公平
市场经济要求经营者公平竞争
我国法律确立了有关市场公平竞争和依法经营的规则。
经营者应当遵守规则,公平竞争。
不正当竞争的三种主要行为
“搭便车”行为
①含义:经营者利用他人己经建立的商业信誉,通过某种假置或者仿冒手段,使消费者发生误认的混淆行为。
②危害:既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又可能对消费者构成欺诈,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属于不正当竞争。
③表现: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能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擅自使用他人的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社会组织名称,姓名,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域名主体部分、网站名称、网页等。
进行虚假宣传,制作虚假广告的行为
① 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② 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
商业诋毁行为、不当有奖销售行为、商业贿赂行为、妨碍或者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诚信经营 依法纳税
诚信经营 保护消费者
保护消费者利益
必要性
① 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上商品种类的不断增多,消费者仅先一己之力很难分辨商品的实际品质。
② 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呈现一种“信息不对称”状态,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其利益容易受到损害。
意义
不仅有利于平衡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有助于守法诚信的经营者扩大市场,并最终增进社会整体福祉。
经营者对消费者权益的维护
保证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
① 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经营者发现共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段、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
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① 经营者向消发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② 对消费者就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符提出的询问,经营者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
③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明强标价,还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
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①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
② 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此较、监别和挑选。
消费者对自身权益的维护
消费者可以与经营者协商和解,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洞解。可以向省关行政部门投诉。
消费者还可以通过仲裁或者诉公的方式解决与经营者之间的争议
依法纳税是义务
公民依法纳税的依据
① 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 纳税人自觉思行纳税义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
③ 企业依法诚信纳税,既是企业信用的最好体现,也是企业最好的市场名片。
目前我国实行的主要税种
增值税
①含义:以商品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
②作用:增值税的最大特点是减少重复征税,有利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企业所得税
①含义: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②适用范围:除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外,其他企业统一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个人所得税
①含义:针对居民个人在境内外取得的收入或者非居民个人从境内取得的收入而依法征收的一种税。
②改革:由最初的注重效率转变为更加关注公平。
③作用: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完普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和法治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