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学前儿童心理学 第一章
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 提高复习效率和复习质量
编辑于2020-03-26 11:56:15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一、研究对象:学前儿童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及发展规律
二、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反映客观事物的特 性与联系的过程(感觉、知觉、记忆、言语、 思维、想象)
基础
情感过程: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的心理活动(情绪、情感、情操)
动力
意志过程:指人在有目的活动中自觉地调节自身的行为和情感,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调控
个性心理
个性倾向:反映人的态度和活动积极性(需要、兴趣、理想、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反映个人独特特点(能力、气质、性格等)
自我意识:反映人对自己和自己心理的认识评价、体验和调节控制等
三、学习意义:
1、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知识
2、培养对学前儿童的兴趣和感情
3、初步掌握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
4、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四、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概念:研究个体从出去开始到上小学之前(0-6岁)的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广义:学前期:0-6岁 狭义:新生儿期:0-1个月、乳儿期:1个月-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岁
五、相关学科的区别与联系
发展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
动物心理、民族心理、学前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其中学前心理学内容最充实。
普通心理学:研究正常的、成熟了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
儿童的心理活动服从人类心理活动最一般的规律。
学前教育学: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规律。
儿童解剖生理学:研究儿童身体结构和机能的发育。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揭示自然、社会、思维现象的最普遍的规律。
第二节 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以真实揭示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研究目的
选题具有先行性,要为科学的决策服务,而不是为了去论证某一决策
不容许从自己的“期待”出发
客观、公正地对待一切科研成果
2、发展性原则: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儿童心理。即坚持从发展的角度、运用矛盾的观点来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
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来自内部的矛盾运动,没有个体心理内部的矛盾运动,就没有心理的发展
社会生活环境总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其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也总在不断发展变化
个体心理由于自身内部的矛盾运动和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也总是处于发展变化中。不能用僵死的观点看待变化中的个体及个体心理
3、教育性原则:发展心理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儿童教育、儿童福利和儿童成长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实践中,一切要从符合儿童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的角度出发来设计和实施研究方案,研究的进行不能有害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和违背教育原则。
二、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日记法、传记法是一种长期的全面的观察
按事先是否确定具体观察项目:结构式观察、非结构式观察
按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所研究的活动:参与式观察、非参与式观察
从观察的时间:长期的观察、定期的观察
从观察的内容:全面的观察、重点的观察
优点:可在儿童行为发生的当时,现场进行观察、记录,有助于获得比较真实、客观的事实材料
缺点:观察资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观察者本人的能力水平、心理因素的影响,往往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较多的时间
步骤:确定观察内容→选择观察策略→制定观察记录表
注意:
制定观察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的影响,要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根据观察目的和任务的不同可采用局外观察或参与性观察。
观察记录要详细、准确、客观
观察一般应多次反复进行,克服行为表现的偶然性
定义: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二、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
视崖实验---深度知觉
1、优点:能够严格控制条件,可以重复进行,可以通过特定的仪器探测一些不易观察的情况,取得有价值的科学材料。
2、缺点:幼儿在实验室环境内往往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由此导致所得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
3、注意:
实验室内的布置
通过游戏
“预热”时间
实验指导语
考虑幼儿的心理状态和情绪背景
考虑幼儿表达能力
定义:在特殊的装备的实验室内,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行心理研究的一种方法。广泛运用于研究初生头几个月的婴儿。
自然实验法
延迟满足实验---关于一块糖的等待试验
1、优点:使儿童在实验过程中心理状态比较自然,而研究者又可以控制儿童心理产生的条件,既与观察法接近,又是实验法,兼有二者的优点。
2、缺点:由于强调在自然的条件下进行实验,难免出现各种不易控制的因素。
3、特点:实验的整体情境是自然的,但某种或某些条件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控制的。
定义: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来引起并研究儿童心理的变化。
教育心理实验法:是自然实验法的一种重要形式比较不同的教育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揭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潜能,从而为教育改革服务。
罗森塔尔效应
三、测验法
定义: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测验主要用于查明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也可用于了解不同年龄心理发展的差异。
著名的婴幼儿发展测量表
国际:
格赛尔成熟量表
贝利婴儿发展量表
韦克斯勒学前和小学智力量表
中国:
《中国比内测验》
《联合型瑞文智力测验》
注意事项:
个别测验
专门训练
稳定性差,不可一锤定音
四、调查访问法
定义:研究者通过学前儿童的家长、教师或者其他熟悉儿童生活的成年人去了解儿童的心理表现。
优点:
同儿童生活在一起的成年人易于捕捉幼小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偶然地自然表露的心理活动。
学前儿童心理活动变化大,研究人员与学前儿童接触的时间有限,他们所观察到的往往只是一时一事。
缺点:比较费时间
方式:当面访问或书面调查;个别访问或开调查会
五、问卷法
定义:把调查问题标准化。运用问卷法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所问对象主要是与学前儿童有关的成人,即请被调查者按拟定的问卷表作书面回答。
优点: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所得资料便于统计,较易做出结论。
缺点:编制问卷表并非易事,而且信度、效度要经过考验。
六、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
谈话法:通过和幼儿交谈来研究他们的各种心理活动。 形式可以是自由的,但内容围绕研究者的目的展开。
作品分析法: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去了解儿童的心理。
绘人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