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学前儿童心理学第三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知识总结!本思维导图包含以下三部分:①“初识”注意,②学前儿童注意是怎样“炼成”的,③如何吸引儿童的注意。带你一步步学习如何正确引导学前儿童心理!
编辑于2020-03-26 12:14:47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一、“初识”注意
(一)注意的概念与特点
注意的概念: 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特点: ●指向性——有选择地反映一些现象而离开其余对象的心理活动。 ●集中性——人们关注某一事物后,心理活动在这一事物上的保持和深入。集中性强调的是注意的强度或紧张度。
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对信息选择,使心理活动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任务相一致的各种刺激,同时避开或抑制其他无意义的、附加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保持功能。 ●调节和监督功能——实际发挥着监视器的作用。
(二)注意的外部表现 ●适应性运动——“注目凝视”“侧耳细听” ●无关运动的停止——个体会高度关注当前的活动对象,一些与活动本身无关或起干扰作用的动作会相应减少甚至停止。 ●呼吸运动的变化——人在注意时呼吸常常是轻缓而均匀,一定的节律,
(三)注意的种类
无意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客观条件: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对比、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 ●主观条件:接受主体本身的特点
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的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条件:活动的目的和任务、间接兴趣的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活动的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
有意后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同时具备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二者的部分特征。 ●它有自觉的目的,通常与特定的目标、任务相关联,这与有意注意的目的特征相符。 ●但它无需意志的努力,这与无意注意的无需意志努力的特征相符
(四)注意与心理过程 ●任何一种心理过程都离不开注意,注意是各种心理活动的共性。 ●它不能离开一定的心理过程独立存在。
二、学前儿童注意是怎样“炼成”的
(一)0—3岁儿童注意的发展
0—1岁儿童的注意(个体在胎儿期就开始对声音有了定向反射) ●新生儿的注意发展表现:原始的注意行为、选择性注意萌芽
●3—6个月的儿童对外界事物的探索活动更加主动积极,更加偏好复杂的和有意义的图像,注意的质量也有所提高 ●半岁以后,儿童有更长的时间去探索事物,获得更多的新信息,对熟悉的事物更加注意
定向性注意:无条件定向性反射可以说是原始的初级的注意,是外界事物的特点引起的。实质是一种生理反应。
选择性注意的萌芽:新生儿的注意并不是完全是被动的,而存在主动的寻求探索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做出有选择的反应。
1-3岁儿童注意的发展: ●1岁以后儿童的生活环境更加丰富,语言能力开始萌芽并得到发展,认知能力不断提升,因而注意能够得以更好地发展。 ●3岁的儿童的注意时间延长,注意的事物也有所增加。
(二)
3—6岁儿童注意的发展
●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都是无意注意 ●3-6岁的儿童仍然是无意注意占优势
学前儿童的无意注意优势明显: ●刺激物的物理特征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因素。 ●与其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相关联的事物容易引起儿童的无意注意。 ●儿童的无意注意随着年龄增长不断稳定和深入。
学前儿童的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1)3-6岁儿童有意注意的趋势: ●小班儿童的注意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初步形成,注意时间是3-5分钟。 ●中班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正确教育的影响下,有意注意得到发展,注意时间是5-10分钟。 ●大班儿童在正确教育下,有意注意迅速发展,注意时间是10-15分钟。
(2)有意注意逐渐形成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的有意注意受到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额叶是有意注意的控制中枢,7岁儿童才能达到成熟水平,因此学前儿童有意注意处于初步的形成阶段。 ●学前儿童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在成人的要求下发展的。成人可以帮助学前儿童明确注意的目的和任务,产生有意注意的动机,可以用语言组织他们的有意注意。 ●学前儿童的有意注意是在活动中完成的。学前儿童的有意注意的发展水平比较低,受到心理水平的制约,学前儿童的有意注意需要依靠活动的操作和动作来维持的,当他们有了操作对象时,他们的注意往往能保证在操作活动中,并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
三、如何引起儿童的注意
(一)注意的品质与学前儿童的活动
1、注意的广度与学前儿童的活动
注意的范围不断扩大。注意的范围也叫注意的广度,指在单位时间内所把握的对象数量。学前儿童在0.1秒的时间内至多只能把握2-3个对象,而成人是4-6个。
注意的范围较小。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注意: ●对学前儿童要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在短时间内不能要求学前儿童注意更多的事物。 ●呈现图画或者教具时,同时出现的刺激物的数目不能太多,而且排列应当规范有序,不可杂乱。 ●要采用各种学前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或方法,帮助他们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以逐渐扩大注意的范围。
2、注意的稳定性与学前儿童的活动
稳定性:指的是注意集中于某一对象或活动的时间长短。学前儿童对于有趣生动的对象可以长时间注意,但对枯燥乏味的对象则难以维持注意。总的来说,学前儿童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
影响因素: ●注意的对象新颖、生动,形象鲜明 ●活动的游戏化 ●注意与学前儿童操作活动的结合
3、注意的分配与学前儿童的活动
(1)注意的分配:指的是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到两种或者几种不同的对象上。
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在同时进行的多项活动中,只能有一种是活动生疏的,需要集中注意于该活动上而其余动作必须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否则就会顾此失彼。
(2)分配的特点:一般来说,学前儿童的注意分配能力比较差。
4、注意的转移与学前儿童的活动
注意的转移:指自觉的调动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注意的转移可以发生在同一活动的不同对象之间,也可以是不同活动之间。
注意的转移能力比较差。教师组织活动时要注意: ●活动导入可以采用猜谜、谈话、出示教具等多种方式引起幼儿兴趣,让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到当前活动中来。 ●在活动过程中,运用言语行动等让学前儿童有明确的活动目的,主动转移学前儿童的注意。
(二)学前儿童注意力分散的原因与防止: ①无关刺激过多 学前儿童很容易被新奇的多变的刺激物所吸引,干扰他们正在进行的活动。(eh:活动室布置过于繁杂、教师服饰过于奇异) ②疲劳 学前儿童精神系统的机能还未完全发展,长时间从事单调活动会出现疲劳,表现为无精打采,注意力涣散。家长要保证学前儿童规律的生活,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不要为学前儿童安排过多的活动。 ③目的要求不明确 ④注意不善于转移 ⑤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没有转换 ⑥教学活动组织不合理 ⑦饮食方面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