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Y21 大设计标准化流程 读题转译
一级注册建筑师 建筑方案作图的结题过程分享,如一级信息条件 分区、重要房间和场地关系 分区之间关系 柱网关系;二级分区 分区内房间关系 房间与分区关系 ;先场地,后泡图:以场地分析的结果为前提,结合功能关系图。
编辑于2023-08-22 15:22:23 福建省读题转译 快速整合1h
3 结合泡图与面积表读建筑设计要求 泡图——建筑设计要求——总图——面积表
总分层控法则:逐级细化,上下同步
一级分区
建筑面积总控
总体网格控制
网格纳入
二级分区
分区面积总控
系数法
应用空间类型:不同形式空间组合
放射式——门厅
走廊式——办公
大厅式——报告
适用条件:大小组合无倍数约数关系,不等进深
优点:应用广泛,适合多种多空间组合类型
缺点
强空间不适宜适用
变距柱网不适用
计算为概数,不够精准
分区系数法取值 总体系数:1.25~1.5
门厅空间组合:1.0~1.5
横向展开利用较长交通空间组织房间且附有楼电梯的,系数偏大 1.4~1.5
门厅兼做交通空间,且计入楼电梯的,系数较小中等1.2~1.35
门厅兼做交通空间,不计入楼电梯的,系数较小,1.0~1.5
单廊:1.4~1.5 1.45
双廊:1.2~1.3 1.25
单双廊组合:1.2~1.5
公共面积系数
该层面积/该层使用面积=该层面积/(该层面积-交通面积=n
分区a‘总面积=a*n
分区a’占用网格数=an/m²
从平均系数取值可知平均系数越大,空间越分散
整体平均系数控制
分区网格系数修正
定格法
应用空间类型:适用于多、琐碎且有倍数关系的小空间
适用条件:有约倍数关系的众多房间
优点:定位计算准确
缺点:针对性使用
实例“博物馆定格法
房间面积
基本格网单元
网格数确定
区块面积计算矫正区块定位
核算面积指标若上下基本对应,面积的细微差别可通过交通空间和附属空间进行调节
面积细控
走廊式
等距柱网、不等大空间
不等距柱网、等大房间
等距柱网,等大房间——内院式
端部作大房间
尽端
一侧
外挑大空间向外一跨或转换走廊
放射式:先大后小,先整后零
不等大房间
等大房间
非完型轮廓
独立统一法则:三分九宫
占边占角占宫
咬合嵌套
分区咬合,整体完整、图底完整
功能相近咬接
嵌套与内含式房间(1+1房间)的组合
嵌套式
外挂式
刀把形
主次矛盾法则:有所选择
整体:流线第一,形态第二,面积第三
主要矛盾
先主后次
先定性后定量
先确定后模糊
先特殊后一般
先强后弱
先紧后松
先大后小
次要矛盾
刀把型空间处理
分区房间面积参照
房间排布不下:拐挑挤 侵伸弃
拐
侵
挤
伸
挑
弃
区块中房间凑不够:编留胀退
编
留
胀
退
算出来场地网格数后,先推算其空间关系,以此来定空间网格数(08)
空间组合,划分时要以主要空间为核心,次要空间的安排有利于主要空间功能的发挥
建立空间概念
空间组织形式:把功能性质相同的房间或某一特定的空间形式一并考虑
空间疏密程度
空间可能布局结构
特殊要求带来型的变化
各区块面积大小比例
建立考点与已有条件的联系
泡图与布局关系是否一致、泡图类型
关键难点流线
空间组合衔接是否多变
强空间是哪个
面积大
可变性小
重复多
要求高
输出:泡图演绎
泡图分析
泡图
泡图拓扑结构及变化可能
点支式
旋转
桁架式
滑移
合并
对称展开
网架式
拓朴变形
整体镜像,旋转
上下层关系
上下层合并
上下层完全分开
上下层既独立又联系
上下层独立又联系,经常将平面功能反转以避免联系线交叉。此类泡图功能分析时注意将泡图镜像尝试(左右联系,上下颠倒)
应对此类泡图首先根据环境和要求进行首层各区定位,此后要进行上下区的功能联系定位,尤其要注意不同功能类型房间的上下联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上下层功能关系图为镜像展开时,则必有一个功能关系图为反向布置。
大小(级别)
分区
房间
形式的强弱
联系
出入口:流线的起始端
松紧
单条联系:先紧后松,双紧单松、粗紧细松
多联系:紧模式贴邻,松模式厅廊联系
紧密空间贴临布置,如有采光要求,可利用长边未占满。留出采光口
双线联系尽量贴临布置,单线联系可经厅廊到达
非核心空间或多项单线联:可适当合并流线再分流
定移
点线面,占端》占边
分区之间关系强,分区相捆绑
先分析与外部环境有一定联系的泡图
外区入口门厅与外部道路联系
扩建
采光要求
临活动场地
自由端
关联牵引
宫格法
排除法(穷举法)
方向内外
活动展开的方向
气泡图简化:分区分级 大分区 细分区 分区线 网格数
对照建筑设计要求、面积表、气泡图分析其主要功能区(任务书中给到的分区)
看哪个分区出现房间名称多
看一二层面积表星号房间集中度
建筑设计要求和面积表中有哪些一二级分区,哪个区的内容较多
先进行大分区(外中内),从面积表中估计使用、管理、后勤3个功能区面积相对大、中、小关系, 大的分区处理好再加出入口和流线,安排主交通,一级分区:大分区泡图生成(定性不定量)
分区与场地关联
2018 示例
与场地有关联的区块
日照采光朝向风向
五场两景老建筑
泡图和总图对接
泡图对接总图代入场地,检测泡图能否成立,是否需要转换泡泡图的拓扑关系,进行旋转或镜像。
建筑出入口和场地环境对接
建筑设计要求中每个分区的位置要求。
房间(与场地有关联的房间)与场地关联
门厅等入口空间及其他场地环境有关联的房间
固定端,条件占位
非固定端,分析就位
各分区相互关联要求
交通联系
柜台服务交换
对接房间
转换枢纽
再进行相应分区内的功能区细分,暂时不要管分区内部的房间
二级分区:子分区组合,交通布置与空间组合
分区内面积较大的房间条件
分区内房间相互关联的条件
本分区内房间和其他分区有关联的条件
细节设计的关键条件(主要表现在面积表中)
房间中含有的小套间
设置多个出入口
要求添加布置的场地和家具
通过、经过、相对独立、不可交叉
题干中的要求和面积表中的要求(都是评分标准中的要求)
要求安静
不临路
不与闹房间一起
房间要求
房间中含有的子房间划分
有视线要求的房间不能设柱子
给泡图划分分区线,统计该分区的面积并转化为格数,把大空间面积和网格数写在泡图上
分区小结
泡图连线交叉就相当于流线交叉,交叉处端点考虑用门来通断
尽端泡优先考虑靠外墙,尽可能不要和其他连线交叉,给尽端泡专属的走廊
连接点越多的位置越稳定,固定端越多,相对便于定位。
分区是否挨在一起,看这组房间前后区属性,如和泡泡图有冲突,以泡泡图为准
竖向功能分区具有优先权
功能合理
结构合理
功能能结合空间形式变化
水平功能分区:与场地情况相结合
一层功能关系图的入口对外对内各有几个,其使用对象分别是谁
再依主次关系排序,便于设计起步时按序定位
气泡图固化:对位对接 南北朝向 出入内外 环境场地
梳理泡图与房间的联系关系,看建筑设计要求关于流线的描述,把重要流线反馈到泡图连线上去,连线部分标注档内容即是考点(细铅笔)
总图对接:一层与总图对接
结合任务书、场地总图分析的结果为前提,结合功能关系图
刚开始不要先纠结面积和网格,先把功能关系理解清楚,然后把网格铺满红线,再进行拼图
功能落位后结合功能布置场地道路停车绿化活动空间后勤场地等场地内容,再验证场地的功能流线关系
调整局部泡位置
南北朝向对接(南北轴线):有朝向要求的空间方位
内外、出入口流线对接(内中外轴)
主要人行口与主入口对接
车行出入口与贵宾后勤等入口对接
环境对接:相近相邻(人流发展主轴)
景观与相应分区与观景空间对接
现有建筑与类似分区临近布置
六场地对接
主体使用空间与发展用地相邻布置
活动场地和相应功能的房间对接
层间对位:结合面积表
分析总面积差及原因:10%
上下层层面积相近,取面积大者统一
下大上小
通高
挑空通高大房间或者大厅
通高(可开天窗)处理
二层为屋面
收进
挖井
上大下小
出挑
架空
分区面积对位
推算面积表中的功能分区形态
面形
条形
天井
面积能对位:设计复核
分区面积接近或一致,优先考虑对位
楼电梯、卫生间优先考虑上下对位
面积不能对位:考虑面积分配及发展。
相同分区,上下层不对位
上层面积较大,下层无相应空间
流线、功能使用存在问题
比较上下层分区面积差,分析上下层面积差别的原因,寻找上下层对位的关系
房间面积累加时,先注意面积栏和间数栏的关系
交通面积差异:分析交通面积栏括号里内容
(纯)交通面积
走道
公共走廊
医护走廊
污物走廊
楼梯
电梯
货梯
污物梯
无障碍电梯
医用电梯
无障碍坡道
功能兼交通的在房间面积内
顾客大厅和卖场交通
候诊廊
面积、间数:房间10%
房间面积和间数的关系
建筑面积为间数总和
建筑面积为单间面积
通过单间房间面积来判断
24㎡,8间——24*8
根据房间大小经验判定
根据面积相加得到的总面积吻合情况判定(所有面积加起来是否等于该层总面积)
房间面积和走廊的关系
关注题目中给出的廊的宽度,与房间的模块关系
房间面积和柱网的关系
面积先算完,计算器一次性用完。后面画草图不要浪费时间按计算器去转化为面积
注意带星号的房间,其他房间可放宽。带星号的大空间若算出来不是完整的格数,考虑附带小空间或者通道
面积宁大不小
把柱网面积表画在总体分析图上,排房间时可以一直参照
上下层对位分析及调整
一层大分区和总图对接后,对照泡图和面积表,画出二层的功能区块位置
几个相同属性的大分区能不能对上
面积变化会不会出现跨区,从而要调整一层的分区位置和轮廓
影响房间和交通布置的要点
关于上下分区对位
有条件同种功能区上下对位
XX分区的区域性对位,不要求轮廓完全对位,只要按面积在一个区域
12年博物馆陈列区
二层的前中后上哪去,大可参照一层的位置先搬上去。
泡图中上下层都标了一样的名称 xx用房,面积表内面积一样完全对位
博物馆藏品库、缓冲间
不同功能区
可以上下对位
下后勤上公共
后勤部分上方允许安排公共用房,但公共用房的楼梯和后勤服务楼梯要分开,特别像是宴会或会议那种大人流量的功能,楼梯必须核后勤分开(使用分开,疏散都行)。
下公共上后勤
不能上下对位
看功能有没有冲突
洁污分区
旅馆卫生间不能再厨房或大堂上方,同层排水
噪声污染
阅览室、录音室上方布置设备用房、运动场等等
结构合理性
下面大空间,上面种柱子
报告厅、宴会厅、多功能厅,不能有柱
大餐厅、展厅,可以有柱
大空间用房或通高空间
一层三种大空间
门厅
普通主空间
特殊主空间
一层报告厅
宴会厅
把大空间集中或独立,对结构还是人流组织都是最好的办法
上方是详图属性的功能集中
面积表暗示面积相近或一样
要求通高空间
上下面积不对位的应对措施
收缩
收缩方向
保证分区和功能不冲突的前提下,尽量往外轮廓收缩,中部放空。
后勤靠外,主功能要跟随后勤紧密联系,
单空间变多空间
一层时大空间,二层保持大空间轮廓,但内部被切分成若干小空间
有廊
一廊二房
双廊
无廊:无贯通走廊,前后端留出一部分缓冲空间来代替廊的面积,后勤也可通过串联的辅助用房进入,
大空间变小空间
尽可能在完整功能区边界中收缩,保证不串区
保证能有完整的跨数,不出现半跨或功能块凹凸。
收缩的时候尽量保证平直不转折,有利于交通的平直。
扩大
小结
二层功能最好从固定端开始布置,固定端多为后勤部分,不一定是中区大空间
面积较小的功能区块有限考虑往外围摆,因为他们采光面短,采光更困难
遇到采光南处理的功能区,有限考虑内部挖露台或内院
气泡图拓扑变形
点支式(点状放射联系)泡图:旋转、镜像
13超市
18 公交客运站
桁架式(单方向联系)泡图:分解、伸展
分解变形法适合点支式、桁架式等稳定性较差的泡图结构形式,其变形牵引依据外部以及现有条件信息综合判定
网架式(纵横方向联系)泡图:拉扯,归整
09大使馆
14养老院
11图书馆
填面积、划功能、注出口、走流线
流线转化
蒙总图,看是否合适
泡图与平面对应程度
基本与平面对位:09、11、12
泡图特征:泡图与答案平面关系是基本对位的,能够通过相对简单的拓扑变形完成与答案平面对位。这也是标准平面向回逆推的结果。
解读对策:解读此类泡图首先根据环境和要求进行首层各区定位,经验证各区区位与泡图一致时,可按泡转图。拓扑行微调转化。
需变形后能平面对位:03、04、05、08、10、13
泡图特征:需要对泡图进行分析整理,或旋转变形等非简单拓扑变形的操作才能复原平面的泡图关系。这类泡图的变形整理或依据分区的整合变形(以房间为基本单元)、或依据题目要求、环境条件、入口定位等特征,预计分析定位变形。变形具体方式方法见泡图变形章节。
解读对策:解读此类泡图首先根据环境和要求进行首层各区定位,经验证各区区位与泡图不一致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转换。
功能泡图的转化方法
研究泡图的不同类型特征,也是为了更好的应对泡图相平面转化,根据不同的功能泡图类型应用不同方法转化,认准特征,选对方法, 将更快更好的得到符合要求的的平面形式。考试中功能泡图与答案平面关系基本对应,能通过相对简单的拓扑变形完成功能泡图想平面布局的转化。
拓扑转化型
流线框架法
区块演化法
点区块
带区块
面区块
旋转镜像法
宫格对位法
综合拓扑变形
重组转化型
分解变形法
局部转变法
拆解重构型
分区归位法
分区重组法
气泡图量化:控量控形,房间布置
策略
面积尽量往多了布置,多好控,少难调。
在柱网空间排布阶段,空间要适应柱网规格,使房间墙线与分隔尽量落在柱网轴线上,以减少柱列对空间使用造成的影响
有两套柱网都适用大部分房间时,选择不会让最小房间变形的柱网
切分成2~3个小房间后,不会出现方形的或太过细长的小房间,选比例接近1::2左右的适合。
常用柱网尺寸
6m
7m、7.2m
7.5m
7.8m、8m
8.4m
8.5m
9m
3m走道时,可以利用走道尽端做楼梯间
系数法:适用于房间倍数关系不明确的分区
分区实际面积=房间使用面积+交通面积
房间使用面积:面积表上各房间的面积
交通面积
得房率*平均交通系数=1
交通系数=1/得房率
得房率=1-交通面积/总面积
大小房间交通面积不同
大空间,相应交通面积少,交通系数小
大空间:无廊(不带交通面积) 1.0
大空间:带小廊——1.1
门厅
健身房
大空间:带大廊 1.2
报告厅
宴会厅
中餐厅
小房间,相应交通面积多,交通系数大
外(单)廊式:一房一廊 1.3
内廊式:两房一廊 1.2
定格法:计算建筑用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差,建筑密度,比较上下层建筑面积差、面积比
输入条件1
场地长:A
场地宽:B
基础柱网单元长:a
基础柱网单元宽:b
长边开间跨数:Na
短边进深跨数:Nb
用地面积Sd:AB
控制线面积:100*60左右, 规模变小
首层面积:S1
上层面积:S2
交通面积:S交
计算
基础柱网单元面积:Sz=a*b=MM(柱跨相等)
场地总网格数 Nd=Na*Nb
首层网格数 N1=S1/Sz
上层网格数 N2=S2/Sz
场地&一层面积差:Sd-S1
一层&二层层面积差:Sd-S1
场地&一层格数差:Nd-N1
一层&二层格数差:N1-N2=(S1-S2)/Sz
参数
建筑密度:Gm=S1/Sd
90%:集中式、小内院
70~80%:内院式
《70%:自由式
层面积系数::Gc=S2/S1
>1.1
0.9~1.1 即可认为面积一样大或接近:取面积大者为标准层,
<0.9
交通系数:Gj=S交/S1(S2)
并联:1.2~1.5
串联:1.1~1.2
子母空间:1.0~1.1
前区:1.1~1.3
前区看情况,可能会有一整排的公共交往廊
中区大房间
有廊:1.1~1.2
无廊:1.0
后区
多排房间:1.2
单排房间:1.3
交通系数越大说明交通比例越高
得房率:Gf=
1/Gj=1/{S交/S1(S2)}
{S1(S2)-S交}/S1(S2)
1房间网格数转化
功能用房折算成网格数
卫生间、楼、电梯间折算成网格数
走廊面积折算成网格数(结合柱网布置)
2面积的统计
大房间面积自己成单元
重复多的房间自我归类
直接相关的归类合并
每个大分区内的房间尽量合并成4个单元即可。
3定格法演化
1根据分区疏散需要补充楼电梯模块
楼梯半格
楼梯可能3m,当出现局部房间面积不成模数时。可能和楼梯挤在一起了
电梯半格
有些不能套用的网格,可能要考虑变柱跨使用
若格子数算出来与模块差一点,则需
扩大房间面积
7-8
某个大房间可多占一格
补两个小库房
其他分区的房间占用过来
补不相关不需要采光通风房间
6.5—7:补个库房
4总控+数房间双控
根据分区面积表房间判断格子
格子数=分区总面积/分区基本单元
读面积表,确定基础(等跨)柱网
影响柱网因素:原建地,小大设
原有柱网的提示应延续,使空间连续统一。
大空间或集散人流量较大:8~12m,常见的9m柱距较为合适
采光、日照卫生等庭院间距要求
纳入建筑控制线AB计算得到总网格数Na 和Nb
1、先找重复最多的单元房间、预判基础柱网
客房
注意客房局部变柱跨的情况,如果有,取一侧跨度,另一侧跨度为标准跨度-走廊跨度
居室
教室
商店
通常半格或者一格。
列出柱网九宫格表
房间 满铺柱网
房间+走廊满铺柱网
首选方形柱网,次选矩形柱网
2、选取办公后勤小房间复核(注意房间的面积和柱网的关系)
房间填满柱网
房间+走道 填满柱网
3、代入大空间、星号房间,解决大空间和附属房间的位置关系,大房间的轮廓完整性。能成立的话,就设为标准柱网
先代入功能性星号房间(首选大空间,可以保证星号房间的准确度)。
大空间一般是较完整的倍数跨,也可能房间面积较大,和基础柱网差异也比较大,星号房间不要按10%控制,最好控制在5%以内。
检验面积外还要检验柱跨数。大空间需要完整,一般都是矩形轮廓,代入时要考虑跨数
纯大空间的跨数
大空间+附属房间的跨数
考虑附属房间的位置布置
和大空间的位置关系(结合小草)
大空间+交通廊
大空间+整垮
通常题目会给出休息廊、交往廊、通廊的面积
大空间+半跨
二级交通流线,可以和大空间结合考虑面积
大空间+2m
联系前后的后勤联系廊
4、其他对应房间辅助验证
公共区域的卫生间
通常前区的卫生间面积较大,需要占一格柱网
前区的商铺
整垮1、2、3
1.5跨、2.5跨
通常为一跨或者减去等候的走廊空间
大部分房间的面积是否与柱网的模数有一定关系,面积只要不超过规定要求10%的幅度就行
如果多数房间的面积与格网模数有一定距离需要调整格网尺寸,因调整开间尺寸灵活性很小,最好调整进深尺寸
局部变柱跨调整
需要统一柱网的
优先选择换一个基础柱网,看是否能调整成全部分区都适用的柱网
非星号房间的非主要空间的办公、服务性质的用房
需要变柱网的:特殊用房
重复性较高的客房、教室等单元用房
按房间图例示意或房间具体尺寸要求
一排标准柱网+一排扩大柱网包掉走廊宽度,首选靠外一跨做大,避免影响内部柱网,能用柱网包掉的,尽量不建议外挑
改扩建项目变柱跨
大小柱跨分别和相应的房间面积对应
题目要求的一些固定尺寸
中庭采光要求
图书馆9m采光中庭
标准退2跨
退1个9m变柱跨
局部走廊与房间放大的
保证结构合理
柱子不影响功能使用、空间要求
走廊通行
有视觉要求的大空间——
分析该空间是否允许有柱子。
减柱
视线集中要求的房间
会议类:看发言人,看屏幕
会议室
报告厅
宴会厅
观演类:看屏幕或舞台或场地
剧场观众厅
放映厅
体院馆
高大的通高空间
入口大厅:可以拔掉的
特殊要求的房间
柱子与墙关系良好
柱网平移
上下柱位对齐
根据面积表判断是否变柱网——空间与网格数不整的情况分析
1、大空间带附属小空间或走廊——考霸的方舱医院改造:治疗大厅带走道
2、门厅的形状根据交通组织的情况定,可适当放松,最后再定
3、局部变柱网,不是房间超网格,而是网格变化了
会议中心扩建
260 64*4
288 (8+10)*16
56 7*8
72=(8*3)*3
105=8*(8+5)
35=(10-3)*(8-3)
80=8*10
单方向
单侧
双侧
双方向
建筑整体组织和形态把控 场地建筑网格化 图底关系
1用地网格化:算出用地横向纵向网格数
结合总图确定柱网的总长和总进深尺寸
对位红线轮廓
柱网就是建筑轮廓,蒙一下总图,看看总图是不是需要这样的建筑
红线一般趋向紧缩,若有富余,空地一般留给前区,若有预留用地,就紧贴预留用地
确定柱网后,先在总图建筑红线轮廓里对位,看和场地条件的匹配度,满铺柱网
2在建筑红线内打好场地柱网考虑与总图的对位关系
连廊落在柱格网中
古树落在柱网内
看场地与一层面积差,看是横向挖还是纵向挖,先穷举
3一、二层面积网格化
4网格差分析比较
场地&一层
判断开间进深大小(实在不懂开间做满)
铺满场地挖庭院:此处前期控形应尽量穷举
一个大庭院
多个庭院
看房间采光需要
做不满铺集中式
一层&二层
上大下小
出挑
一层凑上
上下相近:10%
上下浮动面积对位
上小下大
屋面
内外天井
通高
分区体量和形态把控
1读面积表房间面积和间数关系,定格法预判房间面积和分区网格数
柱网与面积注意廊与房间的关系,房间是否需要自带交通空间,或周边已提供交通。
2根据功能、房间面积等判断分区开间、进深方向跨数预判
面形&条形
办公区、双廊式:条形空间、两跨
面形空间:至少3跨
跨度:2跨和3跨空间,
大空间布置在大跨,小空间布置在小跨,
3行功能区在3跨,2行功能区在2跨
采光要求
无采光要求:按需布满格子,格子宜根据建筑性质,使用方式确定其开间进深。宜大开间,中等进深
有采光要求:铺满场地控制线,挖中庭,挖格子
中庭不合适,外边减一列,中庭少挖一些
格子可挖成两排
挖天井;面积S
一个天井 S
两个天井 S/2
太窄的天井,被认为不符合要求
天井宽度应大于等于建筑高度
有些建筑天窗也认为符合
采光中庭的尺寸:应大于建筑物的高度
允许黑房间
储藏室等
3力求分区完整性。
将网格数凑整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模块
3
4
5
6
7
3、分析上下对位关系
重点考虑上下大空间对位和房间分组
一层有柱,二层抽柱,形成大跨度(《20m,不超过2跨),但尽量不抬柱
不抽柱,一层尽量考虑长短跨对称,尽量不做抬柱(一层无,二层有)
以前小房间多的时候,猜分区上下对位问题。现在大房间多,猜大房间(好比分区)上下对位问题。大房间类似分区
房间体量和形态把控(详房间布置方法篇) 房间、分区、整体面积网格数
修正各分区的轮廓、跨数、主次、采光
4 结合调整后的气泡图和总图,进行场地总图预先布置
分区与场地相关联的条件
连接建筑出入口至环路。
标上出入口,让建筑边绿化带或活动区被划分出来
判断场地功能分区及与建筑的联系
停车场布置
先布置后勤车位
再布置前场车位
主入口前有限考虑公共停车套环(岛),前广场进深不够才在环路边做停车
专用车位(路边停车)
专用场地
朝市政路的另一侧是专用场地、活动场地等
室外专用场地布置的前提是尽量不影响环路的形态完整,有限考虑在道路之外
扩建场地
预留用地挨着单体主要功能用房为优先考虑原则,有条件则放在背离市政路一侧。
后勤用地
背离市政路的是后勤。
确定主交通:围绕建筑布置主要环路并与场地出入口连接
根据分区调整环路形态,明确哪些场地在环路内,哪些在环路外,调整环路和及拿住的距离,并布置好专用或扩建场地,核实面积
把二次分区图蒙到总图题目中去画场地交通,重点看道路能否串起所有的建筑出入口,停车场布置在哪,扩建和其他专用场地能否摆得下
确定场地主次入口数量和位置
出入口的位置就成为图底关系的限定条件
案例:用地规划布局(图底关系)
小结
总图:没有设计成分,按要求布置即可,性价比高,应尽量多拿分,
通过了解设计原理分清环境条件
通过了解建筑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辩证认识环境条件
通过了解设计原理、建筑要求、功能使用等要求辨明环境条件
是部分人使用,还是供广大市民使用
看用地位置是在城市用地还是单位用地内
考虑人的使用模式和主入口的位置选择
须先进入管理区再进入使用区
先找城市道路(即主要人流)在哪,确定主入口,再考虑用地内部其他建筑道路与拟建建筑的关系,安排后勤管理服务展开
交通类建筑场地布置、流线组织分值特别重要
任务书中有要求到的场地内容,在总图和平面上应注重表达
抓住主要矛盾,简化问题,将所有房间看成一个设计要素,把室外人流集散活动区域和停车区域作为另外两个设计要素。
分析一定是在具体的用地范围内进行,并根据外部环境条件和前述已确定的两个出入口大致方位的前提下进行有目的、有目标的分析。
注
信息分级:考点、关键词的圈注和理解
一级信息条件 分区、重要房间和场地关系 分区之间关系 柱网关系
房间与场地相关联的条件
分区相互关联条件
网格排布条件
原建筑柱网、强空间,设备设施等尺寸信息和要求
总体、局部长度或限长、限宽等要求
二级分区 分区内房间关系 房间与分区关系
本区内房间和其他分区有关联的条件
分区内房间相互关联的条件
分区内面积较大的房间条件
图文转译:文字、符号、图示,双向传递
将题目文字内容抽象信息转化为简单凸向信息,即形象化理解,加深印象(注意标序号,图文对应)
可临时确定方格网尺寸,衬在草图下面方便构思,不太复杂的2层建筑打一张草稿就行,带一张红笔,在一层平面草图上用红笔勾二层平面草图节省时间
图示的转化文字结合泡图,泡图连线转变为联系(文字)
直接在泡图上强调标识
可标注、增画在泡图上
绘制理解示意图
把暗房间,打个三角形在面积表栏
把制图要求、面积表备注、图例一起过一遍
图例描一遍,严格遵守
关键要求用铅笔画出(不能用其他颜色笔, 相当于做标记),记住这些重点
先场地,后泡图:以场地分析的结果为前提,结合功能关系图
2 关联总平面图,读任务描述、用地条件、总平面设计要求: 任务描述—用地条件——总图——总平面设计要求
抓住任务关键词消化任务书的核心问题,明确出题意图:
题眼有哪些
关键词
考核点
扣分点
陷阱有哪些
任务书是答题的限制也是提示,得有找出考点(直观和隐性)的敏感性
总图相关
有和总图相关的退线要求,一开始就在总图上画出来
总图有连廊要求
一种是通廊联系
10
一种是前区(公共部分)的次入口门厅
17
一种是与办公区联系
法院
连廊可以开向楼梯间转换
任务书中有要求到的场地内容,在总图和平面上应注重表达
绿化带可穿越
建筑类型
功能分区及使用主体
使用:服务对象
后勤:谁来服务
管理:谁来管理
建筑性质
建设用地&气候要求
朝向
新建&改扩建
是否有改扩建要求,与原总平布局联系
建筑层数,是否高层,设计哪两层
消防:多层&高层&人员密集
该类型可能考点
主体空间的功能关系和流线
该类型的特殊性
建筑规模
结合总图
SD
长
宽
SJ
S1F
S2F
层数及高度
考试考哪两层
内中外环境分析:人流车流、功能区、已建建筑、景观
外环
分区
流线
出入口
中环
线
图底
占地率 体量
块
退距
联系
形态
路
成环
出入口
场
联系
明确标注功能
注意和建筑有关的功能信息,出现就要考虑严格对位
没标注功能的
判断场地的洁污、内外、动静分区,按该建筑属性判断该侧未公告部分或后勤部分
图底关系分析:场地布置内容(两口环路三车五场)
出入口分析:城市道路&场地出入口
分析外部主要人流类型及方向,结合接驳的道路类型及题目要求判断主次入口方向
主入口&次入口
一般建筑
主入口——公共入口
次入口——后勤入口
完全没有提示时主次入口的判断
城市次干道设置主入口
城市主干道设置次入口
题目有要求,按题目要求
10年前需要考生定性判断场地出入口,10年后的出入口均明确道路开在哪里,开向主次干道,和出入口数量
历年题目多数是只要求车行出入口,要求单独设人行出入口比较少见,只要总图要求没有特指人行出入口,那么出入口所表示的就是人车混行,不用开设专用的人行入口或人行入口广场
题目没要求,按一般设计要求
一般人流量大公建
主入口:主干道,人行口,不设车行入口
次入口:次干道
老幼学居
主入口,次干道,人车混行
次入口,主干道
结合建筑性质和场地内外环境,判断出入口类型
人行入口&车行入口
人行入口
自行车算非机动车,靠近人行入口
机动车行入口
小汽车
对外使用
专用
贵宾
急救车
客车
与公共前区对接
货车
与后勤区位对接
人车混行
没要求人行广场,就全部是人车混行
人行入口:人行集散广场
文化类公建注意人行广场设置要求
酒店商业类的留意停车回车广场的合适位置
医疗类的留意两个面的车行入口(公众和急救)
有保密、安全要求的流线留意后勤专用车流入口位置
自行车算非机动车,靠近人行入口
机动车行入口
小汽车
对外使用
社会停车
出租车
办公使用
专用
贵宾
急救车
客车
与公共前区对接
货车(货运、后勤车流)
背离市政路的通常是后勤区
与后勤区位对接
出入口定位及数量复核
出入口位置
对接城市
开向哪个方向、那条路(10年后题目会给)
避开市政路主次交叉口70m
基地内的道路要和市政路连接,内外洁污要标明
对接建筑
主入口与建筑主出入口对接
场地次入口一般用于建筑内部功能或附属、辅助功能使用,场地入口可对应或服务多个建筑入口
对接人流
依据周边功能区、主要人流、车流朝向判断出入顺序来确定出口和入口的位置
出入口数量
题目若只分主次入口,则一般
主入口 公共入口 默认人车分行
次入口
后勤入口或某组团入口
后勤必须单独成为一个出入口,而且这个出入口能兼顾内部所有车辆和一些专用车流,如贵宾流线
人货车是否分开
人:人行广场
文化类公建注意人行广场设置要求
酒店商业类的留意停车回车广场的合适位置
医疗类的留意两个面的车行入口(公众和急救)
有保密、安全要求的流线留意后勤专用车流入口位置
车(私家车)
货(货运、后勤车流)
背离市政路的通常是后勤区
出入口大小
主入口:3跨或15m
次入口:7m
机动车道
宽度: 7m
退开建筑:5m
1 试读题
取钉器拆卷后写名字
取钉器用完后收起来,归到一次性分区区
试读题时图例、泡图最先看
找指北针
算密度
大分区
优化体块关系
先看建筑类型、规模、房间数、泡图、图例、面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