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十三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十三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思维导图,介绍了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的胜利、正面战场抗战、敌后战场的抗战的内容。
第十五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介绍了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化和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的内容。
第十二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的思维导图,介绍了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第十三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九一八事变
1931.9.18 日本发动柳条湖事件,次日占领沈阳
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东北抗日
日本相继占领东三省,建立伪满洲国,实施殖民统治
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局部抗战开始了
华北危机于一二·九运动
1935.12.9 青年学生示威游行
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西安事变
张学良,杨虎城与红军停战,扣押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
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
解开了国共两党有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七七事变
1937.7.7 日方宣战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第二次国共合作
表明立场并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淞沪会战
1937.8 淞沪会战爆发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全国人民的斗志
南京大屠杀
1937.12.13 日本攻陷南京,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30万人以上
少尉向井和野田杀人比武
抗日战争的胜利
晚安事变
枣宜会战
第三十三集团总司令张自忠,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血洒战场
中共七大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945.8.6和9日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
8.8苏联政府对日本宣战
1945.8.15 日本天皇无条件宣布投降
9.2正式签署投降书
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8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胜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伟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正面战场抗战
台儿庄战役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遗址与信念
武汉会战
历时四个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第三次长沙会战
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增强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也令国际舆论刮目相看,鼓舞了祖国的抗日斗争
中国远征入缅作战
敌后战场的抗战
平型关大捷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互相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百团大战
1940.8在华北广阔地区对日本进行大规模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