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新媒体与修辞批评(第二讲)
古典修辞学和新修辞学,框架和隐喻,我们时代的概念及其生产意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电影院包场服务流程
暮尚正常运转导图
培训计划思维导图
车队管理
七夕活动策划
供应链类型
供应链管理平台
品牌设计分析思维导图
品牌定位思维导图
华东区项目
新媒体与修辞批评
亚里士多德的古典修辞学
修辞过程使用意义规则过程
框架问题,本质上就是修辞问题
事物的意义,并非是事物与生俱来的东西,而是修辞建构的结果
修辞学是什么
本质上关注的是语言规则、语言策略、语言功能问题
中国传统的修辞学本体上关注语言美学问题
主要强调语言表达的遣词造句问题,比如古代人和现代人对我想你的表达方式不一样,温度、湿度也不一样
西方修辞学策略性使用需要,以达到说服目的
亚里士多德提出著名修辞三要素
诉诸理性
信息本身,重逻辑
2017年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就菠萝吃虫子写信
诉诸情感
受众维度,情感共鸣
女教师辞职信
诉诸人格
信任维度,说话者的德行威信
乡贤概念
肯尼斯.伯克新修辞学
修辞本质上是一种关系和规则建立,还意味着创造意义规则
特别体现为建立一种社会关系或社会规则
修辞的最终宿命是促进共同理解
基本原理:以变生效 真正的修辞效果:来源于受众的认同,认同的基础来源于特定情景中的动机
新修辞的关注对象已经超越了语言文字,真正关注的是一切符号的象征行为
视觉修辞学,叙利亚男孩照片成为图像事件,引发社会关注,改变联合国和欧盟难民政策
新修辞三种形式
同情认同
情感的修辞力量
对立认同
制造共同敌人,实现成为内部稳定
误同
把某种既定的现实错误理解为某个现象或符号从而对现状产生认同
伯克的戏剧五要素
行动者、行为、场景、道具、目的
分析哪些要素被强化了,哪些要去被弱化了
框架和隐喻:话语权争夺的两大利器
框架就是一种认知图示 话语冲突本质就是框架冲突
法律修辞为例
法庭抗辩常见四框架
事实框架
定义框架
品质框架
程序框架
隐喻
通过一种事物或概念来想象和把握另一种事物或概念
亚里士多德:一个好的隐喻取决于我们对喻体资源的选择及创造性阐述
框架和隐喻
协同作用的常见方式就是制造动机和发明新的概念来定义和引导人们理解框架
911事件,布什政府利用战争框架带节奏
我们时代的概念及其生产意义
修辞批评
揭示语言修辞对现实的深层次建构作用和功能
要揭示概念背后的话语机制及权力运作逻辑
PM2.5的知识赋权
话语争夺常见手法是制造概念,确立认知框架
隐喻方式重构一种全新的话语框架,从而赋予既定的社会治理一定的合法性
911之后布什政府邪恶轴心理念 “恐怖主义”就是被发明、构造并挪用的一种框架形态,其功能是对事物的性质进行根本性的重新界定,从而实现特定事物和既定话语之间的认识勾连
莱考夫:我们赖以行动和思维的概念系统是隐喻性的
按照知识社会学观点,概念是一种典型的话语形式,任何一个概念被生产出来,往往积极参与社会建构过程
概念的起源、概念的社会影响、概念的群体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