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心理学与生活 感觉与知觉 考研必备
若还不清楚麦克·怀特(michael white)是谁的小伙伴们,快将其纳入自己的认知里,补充一些课外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
定位;四大定位词;全文题;三脱法;新题型:信息匹配题、动词+短语+of/in 短语最重要、标题题对应技巧总结。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感觉和知觉
感觉
关于对世界的感觉知识
近距和远距刺激
远距刺激:物理客体
近距刺激:视网膜上的光学成像
知觉的任务:从近距刺激辨认远距刺激
心理物理学
心理物理法
1. 绝对阈限
2. 差别阈限:韦伯定律:k=ΔI/I
信号检测论
从物理事件到心理事件
换能
视觉
人眼
瞳孔和晶状体
视网膜
感觉机制
杆体细胞(夜)和锥体细胞(昼)
暗适应:感受性逐渐提高
中央凹:视觉最敏感的区域,只有锥体细胞
整合细胞: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水平细胞,无长突细胞……
盲点
大脑的加工
中枢机制:大脑
枕叶:初级视皮层--最终目的地
传导通路:客体识别 位置识别
颜色视觉
概述
可见光的波长:400nm-700nm
三个纬度
色调:波长
饱和度:纯度
明度:强度
现象
颜色混合
视觉后像
色盲
理论
三原色理论
人物:托马斯·杨提出 赫尔姆霍兹修正与扩展
观点:三种颜色感受器产生三种感觉 红绿蓝 其它的颜色都是由这三种颜色相加或者相减混合得到的
评价:可以解释颜色感觉和色盲 无法解释视觉后效以及为什么色盲者不能区分成堆的颜色
拮抗加工理论
人物:海林 赫尔维奇 詹姆森
观点:三个基本系统 两种拮抗成分 红绿 蓝黄 黑白
评价:可以解释色盲类型,颜色后效 与三色说不矛盾,两种不同加工阶段
听觉
声音的物理特性
频率
振幅
复杂性
声音的心理维度
音高
响度
音色
听觉的生理基础
音高知觉理论
地点说
赫尔姆霍兹
不同频率在基底膜不同位置 音调知觉取决于基底膜上发生最大刺激的具体位置
高频率:声波产生最大运动区域 位于耳蜗底部
低频率:最大运动区域在相反的一端
评价:1000赫兹以上
频率说
费尔德
基底膜的震动将引起同样频率的神经放电 神经放电的频率就是音调的神经编码
无法解释高频音的产生
评价:低于5000赫兹
声音定位
时间差
强度差
双耳位置
其他感觉
嗅觉:嗅球
味觉:味蕾 苦酸咸甜鲜
触觉和肤觉:不同感受器细胞对不同类型的刺激产生反应
前庭觉和动觉
前庭觉:身体运动方向和速度-晕车
动觉:身体不同部分所处位置
痛觉:身体对于潜在危险刺激的反应
知觉
知觉的组织过程
注意过程
目标指向选择
刺激驱动捕获
组织原则
接近律
相似律
连续律
闭合律
共同命运律
空间和时间
边界扩展误差
变化盲视
运动知觉
似动的最简单形式,当视野不同位置的两个光点以大约每秒四到五次的频率交替出现就会发生这种现象
深度知觉
双眼线索和运动线索
视网膜像差
视轴辐合
运动视差
单眼线索
插入/遮挡
大小/距离关系原则
线条透视
质地梯度
知觉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
亮度恒常性
错觉
辨认与识别过程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加工
自下而上:数据驱动
自上而下:概念驱动
情境与期望的影响(自上而下)
模糊性:两可图
定势
锥昼杆细眼,棒夜变明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