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牛顿运动定律思维导图
包括牛一牛二牛三基本概念,及类型题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理解
前半句指出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即惯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惯性大小只与物体质量有关
后半句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应用
无法由实验直接验证
成立条件
质点在惯性系中运动
对非惯性系及转动物体不适用
三种运动状态
直线运动
速度方向不变,大小变
曲线运动
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速度大小,方向均改变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
跟物体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方向跟作用力方向相同
因果性
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矢量性
加速度方向跟合力的方向一致
瞬时性
加速度与合力同时存在,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牛顿第二定律反应力的瞬时作用效果
独立性
每个力分别产生加速度
同体性
加速度与合力必须对同一物体才适用
局限性
宏观物体在惯性参考系中作低速运动
表达式
F=ma
解题步骤
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力的示意图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讨论结果的合理性
已知受力
合外力
a
运动情况
已知运动情况
受力
实验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流程
测量m、M质量
安装器材
平衡摩擦力
在长木板不带滑轮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板反复移动薄木板位置,直至小车在斜面运动时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进行实验
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改变m质量,重复实验
选取纸带合适位置,计算加速度
画出F-a图
在小车上加砝码,作1/(m+M)一a图
实验误差
平衡摩擦力时倾角过小(1,2)
平衡摩擦力时倾角过大(3,4)
未满足M》m
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相互作用力
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同时性: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一定相同性质
各自产生的作用效果不能抵消
三个特征
等值
反向
共线
四个性质
异体性
同时性
相互性
同性性
平衡力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不一定同时产生,变化,消失
不一定相同性质
作用效果必然抵消,合力为0
“总是”强调对任何物体,任何条件
常见实例
火箭升空
直升飞机在空中飞行
农田灌溉用的自动喷水器
划船
实际问题
连接体问题
加速度相同的连接体
先用整体法求整体加速度
再用隔离法隔离受力较简单的物体分析
加速度不同的连接体
隔离法
连接体的运动牵连关系
用一根不可伸长的绳子连接两个物体
沿绳方向分运动总相同
垂直于绳分运动不一定相同
瞬时加速度
刚性绳(接触面)
微小形变,立即消失
弹簧(橡皮绳)
宏观形变
一般看作保持不变
传送带问题
V0=0,V0与V同向
可能先加速
也可能先加速后匀速
V0不为0,V0与V同向
V0<V
加速到与V共速
V0>V
减速到与V共速
V0与V反向
当L短时,m可能一直加速
当L长时,m先加速后匀速
物块在下
L短时:一直加速
L长时:先加速后减速/匀速
若tan 🍒>u,则也可能V=0后下滑
物块在上
若tan 🍒>u,以恒定加速度下滑
板块
同向
滑块从一端滑到另一端|X1-X2|=L
滑块从一端滑到另一端X1+X2=L
超重、失重
超重
a竖直向上
F-mg=ma
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
失重
a竖直向下
mg-F=ma
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
完全失重
a=g,竖直向下
F=0
以a=g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
思想方法
整体法
对系统列牛二定律
多在求解连接体相互作用力时采用
图像法
需注意坐标轴含义,斜率,截距,面积,交点,临界值等信息
画矢量图,矢量三角形
解析法
矢量合成法
根据几何关系找力和加速度关系
正交分解法
物理学史
亚里士多德
地面上的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
斜面实验,验证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
笛卡尔
惯性运动只能是匀速直线运动,提出动能
牛顿
经典力学体系,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