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章:教育的内涵
333教育考研:教育原理,第二章教育的内涵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第二章:教育的内涵
界定
教育的本质
文字理解:教、育、教育(中西方)
学术定义: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1.规定性定义
2.操作性定义
广义教育;狭义教育(学校教育)
本质的探讨
各种学说
1.上层建筑说
2.生产力说
3.文化说
4.工具说
5.社会话说
6.实践说
研究
1.运用科学方法研究教育本质
2.在教育过程中揭示教育本质
教育的基本属性
基本属性
1.丰富的内在属性:生产性(有迟效的特点)
2.特殊的外在属性:受社会环境的制约性
特质
1.教育的对象是“人'
2.教育的过程是”教/育“
3.教育的结果是“化”
教育的系统
构成要素
1.基础-主体性要素:学生,教育存在的基础
2.对象性要素:教育内容,师生活动的媒介
3.支持-中介性要素:教师,教育活动的组织者
4.衍生性要素:教育条件,教育活动的支撑
主要矛盾
1.教育系统的要素构成了众多的内部关系
基本关系、扩展关系
2.教育系统的环境产生了众多外部关系
场所类型
1.启蒙性的家庭教育
广义、狭义
2.专业化的学校教育
特征
3.浸染性的社会教育
4.综合性的网络教育
现代大教育体系
基本内容
1.社会教育化
2.教育社会化
3.教育终身化
演进
发生
起源
1.教育生物起源说:沛西.能
2.教育心理起源说;孟禄
3.教育劳动起源说
4.教育交往起源说:叶澜
出现
原始社会是人类的第一种社会形态
1.教育性质的平等性
2.教育活动的原始性
发展
古代
1.出现了学校教育,教育目标较为狭窄
2.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教育具有阶级性
3.以伦理道德为内容,教育内容封闭
4.传授-接受式教学,教育方法机械
5.教育经验不断丰富,理论知识不断提高
现代
1.教育对象扩大、使人成为合格劳动力
2.重视教育立法、使教育实现更好育人
3.教育内容丰富、使人的发展越来越丰满
4.教育手段现代化、提高育人的效率
5.重视国际教育化、教育交流合作频繁
6.重视教育研究、提高育人的科学性
未来
1.全民化下的全民教育
2.终身化下的终身教育
3.民主化下的民主教育
5.差异化下的多元教育
6.信息化下的立体教育
当代发展趋势
多元化、全民化、终身化、民主化、技术化
作用
功能
功能:是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某种作用,这种功能是自身客观存在的
分类
1.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2.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
3.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选择
1.发挥教育的基本功能:促进个体发展
2.发挥教育的扩展功能:促进社会发展
价值
教育的价值:指教育满足人们主观需要关系的意义判断,它是教育作用的主要表现,是指教育这一社会活动具有满足个体或者社会需要的关系意义
教育价值派别:内外价值论、知识价值论、文化价值论
1.人事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2.满足不同主体的教育价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