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常考人物-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孔子
思想体现著作
《论语》
学说核心
仁
礼
对象
有教无类
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平等
教育内容
整理编订了六经
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教学原则
启发诱导
因材施教
学思行结合
温故知新
孟子
著作
《孟子》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
《孟子.尽心上》
人性论
性善论
古代内发论的代表
《学记》(乐正克)
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
作用
社会作用:建国君民,化民成俗(教学与政治)
社会本位论
个人作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原则
教学相长(师生关系)
尊师重道(教师中心)
藏息相辅(课内外相结合)
豫时孙摩(预防、及时、循序、观摩)
启发诱导(启发、引导)
长善救失(扬长避短)
学不躐等
朱熹
神话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四书章句集注》
《近思录》
观点
论教育阶段
小学教事
大学教理
读书六法
循序渐进
熟读精思
虚心涵泳
切己体察
着紧用力
居敬持志
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解释
愤:心;启:猜其意;悱:口;发:答其词
提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
谈论课程
宽著期限,紧着课程
中国古代最早具有现代意义的课程阐述
小立课程,大作功夫
功课与进程
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兴太学(被汉武帝采纳)
明确提出了“性三品说”
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
墨家
教育目的
培养“兼士”、“贤士”
以“兼爱”、“非攻”为教
重视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学习
知识来源
亲知、闻知、说知
素丝说
环境的重要作用
中教史上首先明确提出量力这一方法
荀子
性恶论
外铄论 社会本位论
教育作用
化性起伪(强调尊师)
儒家经典
教育过程
闻—见—知—行
道德二字的合用最早见于《荀子.劝学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