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CNAS 120 过程要求
CNAS 7.过程要求,如 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方法的选择、验证和确认、抽样、检测或校准物品的处置、技术记录、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
编辑于2023-08-27 19:15:40 辽宁7. 过程要求
7.7 确保结果有效性
实验室应有监控结果有效性的程序
记录结果数据的方式应便于发现其发展趋势,如可行,采用统计技术
应对监控进行策划和审查
使用标准物质或质量控制物质
使用已校准能够溯源结果的仪器
测量和检测设备的功能核查
适用时,核查或工作标准,并制作控制图
测量设备的期间核查
使用相同或不同方法,重复检测或校准
留存样品的重复检测或校准
物品不同特性结果之间的相关性
审查报告的结果
实验室内比对
盲样测试
应通过与其他实验室的结果比对监控能力水平, 监控应予以策划和审查
参加能力验证
满足GB/T 27043
CNAS-RL02《能力验证规则》
参加实验室间比对
应分析监控活动的数据用于控制实验室活动,适用时实施改进
7.8 报告结果
总则
结果在发出前应经过审查和批准
即使客户有要求,也不得拆分检测报告
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通常以报告的形式提供结果,所有报告应作为技术记录予以保存
如客户同意可用简化方式报告结果
报告的通用要求
每份报告应包括下列信息
标题
实验室的名称和地址
实施实验室活动的地点
唯一性标识,表明报告结束的清晰标识
客户的名称和联络信息
所用方法的识别
物品的描述l,明确的标识以及必要时物品的状态
接收日期,抽样日期
实施实验室活动的日期
报告的发布日期
抽样计划和抽样方法
与物品有关的声明
带测量单独
对方法的补充、偏高或删减
报告批准人的识别
清晰标识
实验室对报告中的所有信息负责(客户提供的信息除外)
检测报告的特定要求
检测报告包含以下信息
特定的检测条件信息
符合性声明
适用时,带有测量不确定度
测量下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相关时
客户有要求时
测量不确定度影响与规范限的符合性时
适当时,意见和解释
特定方法,法定管理机构或客户要求的其它信息。
实验室负责抽样活动,当需要时,检测报告还应满足7、8、5条款的要求
报告抽样一特定要求
除报告的通用要求外,还包含
抽样日期
唯一性标识
抽样位置
抽样计划和抽样方法
环境条件
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所需要的信息
报告符合性声明
应考虑与所用判定规则相关的风险水平, 制定成文件并应用判定规则
应清晰标识
符合性声明适用的结果
满足或不满足的规范l、标准或其中的部分
应用的判定规则
报告意见和解释
只有授权人员才能发布相关意见和解释, 实验室应将意见或解释的依据制定成文件
报告中的意见和解释应基于被检测或校准物品的结果
报告以对话方式直接与客户沟通时,应保存对话记录
修改报告
应在报告中清晰的标识修改的原因
对已经发出的报告,适应时标注修改的原因
对乙发出的报告,应仅以追加文件或数据传送的形忍
当有必要发布全新的报告时,唯一性标论,并注明所替代的原报告
7.9 投诉
应有形成的文件来接收和评价投诉,并对投诉做出决定
如果收到CNAS转交的投诉,应在2个月内向CNAs反馈投诉处理结果
CNAS收到对实验室的投诉时通常转交给实验室进行处理
如果投诉内容针对实验室能力和诚信,CAS将直接处理
不定期监督评审
不定期评审可不预先通知实验室
利益相关方有要求时,应可获得对投诉处理过程的说明
投诉处理的要素和方法
对投诉的接收、确认、调查以及决定采取处理措施过程的说明
跟踪并记录投诉,措施等
确保采取适当的措施
应负责收集并验证所有必要信息,确认投诉是否有效
只要有可能,实验室应告知投诉人,并向其提供处理进程的报告和结果
通知投诉人应由与实验室活动无关的人员作出/审查/批准(外部人员实施)
只要有可能,实验室应正式通知投诉人投诉处理完毕
7.10 不符合工作
应有不符合处理程序
确定不符合工作管理的职责和权力
基于风险水平采取措施
评价不符合工作的严重性
不符合工作的可接受性
必要时,通知客户并召回
规定批准恢复工作的职责
应保存不符合工作和上述规定措施的记录
当评价表明不符合工作可能再次发生时,或对实验室运行与其管理体系 的符合性产生怀疑时,实验室应采取纠正措施
7.11 数据控制和信息管理
实验室应获得开展实验室活动所需的数据和信息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确认,适应运行, 变更实施前应被批准、形式文件并确认。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应
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安全保护以防止篡改和丢失
在符合规定的环境中运行,提供保护人工记录和转录准确性的条件
以确保数据和信息完整性的方式进行维护
包括记录系统失效和适当的紧急措施及纠正措施
当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由外部供应商进行管理和维护时, 应确保符合本准则的所有适用要求
应确保员工易于获得说明书、手册和参考数据
应对计算和数据传送进行适应和系统地检查
7.6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应识别测量不确定度的贡献
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考虑所有显著贡献
包括来自抽样的贡献
(校准)应评定所有校准的测量不确定度
(检测)应评定测量不确定度
难以评定时,实验室应基于对理论原理的理解进行评估
或使用该方法的实践经验进行评估
(注)公认的检测方法对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规定了限值,并规定了计算结果的表示方式。
(注)如果已确定并验证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只要证明已识别的关键影响因素受控, 则不需要对每个结果评定测量不确定度
(注)ⅠSO/ⅠEC指南98.3、lSO 21748和ISO5725
7.5 技术记录
技术记录包含的信息,审查数据结果的日期和责任人 原始记录
不能随意用一页白纸来保存原始记录
记录的修改
应追溯到前一个版本或原始观察结果
应保存原始的以及修改后的数据和文档
修改的日期、标识修改的内容、负责修改的人员
7.4 检测或校准物品的处置
处置程序,规定, 避免物品变质、污染丶丢失或损坏
运输、接收
处置丶保护
存储、保留、清理
合同评审时,明确对样品的处置方式
应有清晰标识检测或校准物品的系统
应确保物品不被混淆
一个物品或一组物品的细分
样品标识不应粘贴在容易分离的部件上
接收物品时应记与规定条件的偏离
有疑问或天符合时,应开始工作之前询问客户 以得进一步说明,并记录询问的结果
有偏离仍要求进行检测或校准时, 应在报告中作出免责声明,并指出偏离可能影响的结果
如物品需要在规定环境条件下储存或调置时, 应保持、监控和记录这些环境条件
7.3 抽样
抽样计划和方法, 抽样方法立明确需要控制的因素
抽样方法
样品或地点的选择
抽样计划
从物质、材料或产品中取得样品的制备和处理, 以作为后续检测或校准的物品
保存抽样数据,工作记录的一部分
抽样方法
日期和时间
识别和描述样品的数量 编号、数量、名称
抽样人
所用设备
环境或运输条件
标识抽样位置的图示或其他等效方式
与抽样方法和抽样计划的偏离或增减
7.2 方法的选择、验证和确认
方法的选择和验证
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开展实验室活动
对方法实施有效的控制与管理,明确新方法投入使用时间, 及时跟进技术发展,定期评审
所有方法、程序和支持文件,应保持现行有效并易于人员取阅
确保使用最新版本的方法,必要时补充方法使用的细则 (定期跟踪标准的修定情况,及时采用最新版标准)
客户末指定方法时,应选择适当的方法并通知客户
引入新方法前,应对其能否正确运用这些标准方法进行验证
开发新方法时,应予以策划,人+资源
方法的偏离,应事先形式文件,做技术判断,被客户接受
方法确认
应对各种方法进行全面确认
可包括检测或校准物品的抽样、处置和运输程序
以一种或多种技术进行方法确认
使用参考标准或标准物质进行校准或评估偏倚和精密度
对影响结果的因素进行系统性评审
通过改变控制检验方法的稳健度
与其它已确认的方法进行结果比对
实验室间比对
评定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
修改时,应确认影响; 影响原有的确认时,应重新进行方法确认
当评估方法的性能特征时, 应确保与客户需求相关,并符合规定要求
方法性能特性
测量范围
准确度
不确定度
检出限
定量限
方法的选择性、线性、重复性或复现性
稳定度,交互灵敏度,偏倚
实验室应保存以下方法确认记录
使用的确认程序
规定的要求
确定的方法性能特性
获得的结果
方法有效性声明, 并详述与预期用途的适宜性
7.1 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
应有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程序
明确规定要求,形成文件,并被理解
有能力和资源满足这些要求
使用外部供应商时,应告知客户,并获得客户同意
选择适当的方法和程序,并能满足客户的要求
客户要求的方法不合适,应通知客户
当作出符合性声明时,应明确规定规范或标准及判定规则
要求/标书与合同的任何差异,应在实施实验室活动前解决。 每项合同应被实验室和客户双方接受。 客户要求的偏离不应影响实验室的诚信或结果的有效性
与合同的任何偏离应通知客户
如工作开始后修改合同,应重新进行合同评审,并与受影响人员沟通
允许客户监控其相关工作表现,应与客户或其代表合作
允许适当进入实验室相关区域,以见证与客户相关的活动
客户出于验证目的所需物品的准备、包装和发送
应给客户提供充分说明
应保存评审记录,与客户的讨论也应作为记录予以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