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实叉难陀(652-712年)
实叉难陀(652-712年)的思维导图,亦译“施乞叉难陀”,意译“学喜”。于阗人,生于652年,逝于710年,年少聪颖,精通内外。
如来藏是无凡圣、先后、染净变异的,是本来如此的,是超越一切时空的,是不生不灭的常住法。能为生死、涅槃作所依,若无如来藏则一切生死、涅槃法便无从说起。
八不中道是讲心体如来藏本具的中道理体,是众生的心体本性,含有八个不或无量个不的中道性。具体内容为:不垢不净,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空不有,不一不异,不常不断,不真不假。无量个不在楞严经第四卷中世尊讲过一些,在三界世间十八界上就是非大非小,非长非短,非青非黄,非男非女,非人非鬼,非佛非众生,非在三界非不在三界,非东非西,非南非北,非上非下,非这样非不这样,非那样非不那样。在五蕴上的表现就是:非吃非不吃,非喝非不喝,非坐非不坐,非说非不说,非走非不走,非卧非不卧等等。
佛教在传统上不以年龄论尊卑,而是以受具足戒年限的长短定座次,故有戒腊的长短之分。 一般戒腊在十年以下者为“下座”;戒腊在十年到二十年之 间者为“中座”;戒腊在二十年以上者称“上座”。所以,只有上座比丘才能称“长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记一篇有颜又有料的笔记-by babe
伯赞学习技巧
实叉难陀(652-712年)
生平简介
亦译“施乞叉难陀”,意译“学喜”。
于阗人,生于652年,逝于710年
年少聪颖,精通内外
翻译经历
翻译《华严经》
武则天派人至于阗求取完备的《华严经》梵本,并聘请译人
实叉难陀应聘携带《华严经》梵本,来到洛阳
在大遍空寺同菩提流支、义净、复礼、法藏等
重新翻译《华严经》,
清除了前次翻译中的疏漏和谬误
圣历二年(699年)在佛授记寺翻译完毕,
是为唐译八十卷《华严经》,世称《华严经》新译。
翻译《大乘入楞伽经》
久视二年(700年)
奉武则天诏在颖川(今河南许昌)
译于颖川三阳宫
翻译其他佛经
在长安清禅寺和洛阳佛授记寺译《文殊师利授记经》等,
《大乘起信论》译
重译《大乘起信论》一事(时间和地点)
未详作者的《新译大乘起信论序》中提到实叉难陀、荆州弘景、法藏、等人与旧梵本对照重译了《大乘起信论》
吕澂及其他学者对此持怀疑态度
存在争议,有待考证和证实
回归于阗和逝世
长安四年(704年)以母老求归
朝廷派御史霍嗣光护送回于阗
唐中宗景隆二年(708年)再度应邀来到长安
住大荐福寺
尚未翻译即患病
于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十月卒
遗体火化后由其门人悲智和唐使哥舒道元将骨灰送回于阗,
后人在长安火化处建造七层塔以为纪念,
骨灰被送回于阗
华严三藏塔为其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