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 审计证据
CPA注册会计师审计复习脑图,你值得拥有
CPA注册会计师-第九章销售与测试缓解复习脑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CPA战略风险管理、战略实施
substantive procedures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
会计科目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第六章 合同的保全
固定资产
初级会计实务第二章:存货
初级会计实务思维导图
应收及预付款项
审计证据
类型(缺一不可)
会计信息(内外)和其他信息(如审计单位的会议记录、内部控制手册、询证函回函等)
来源:本期或以前,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承接和保持阶段获得的信息
特性:估证、矛盾、缺乏
性质
充分性
影响因素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结果
风险越高,所需审计证据数量越多
审计证据的质量
质量高,可能需要的数量少
质量有缺陷,数量无用
适当性
相关性
测试方向
逆差
账-证(发生,高估)
顺查
证-账(完整性,低估)
审计程序
特定程序可能只与某些认定相关
某一认定的程序不能代替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
不同来源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可能与同一认定相关
可靠性
判断可靠性的高低
亲自获取>被审计单位提供
来自外部独立渠道>其他渠道(被审计单位内部)
内控有效>内控薄弱
直接获取>间接获取或推论(观察>询问,积极询函>消极询函)
文件记录(纸质电子无法比)>口头形式
原件>传真或复印机(传真和复印无法比)
多部门流转>会计内部流转(奖金发放通知书>财务奖金计算表)
相对可靠性高低, 不是绝对的
评价充分性和适当性
考虑文件记录的可靠性
使用被审计单位生成信息时的考虑
评价此类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证据相互矛盾时的考虑
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调查原因
对获取证据成本的考虑
不鉴别真伪,但发现是伪造的要进一步鉴定程序
程序
检查
观察
询问
重新计算
重新执行
函证
函证决策
应当考虑
(1)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2)函证程序针对的认定的相关性
(3)实施除函证以外的其他审计程序
可以考虑
(1)被询证者对函证事项的了解
(2)预期被询证者回复询证函的能力或意愿
(3)预期被询证者的客观性
内容
对象
银行函证
应当
对银行存款、借款及与金融机构往来的其他重要信息实施函证程序
包含零余额账户和本期内注销的账户
豁免情况
充分证据表明对财务表不重要
且与之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不重要
缺一不可
应收账款函证
应当对应收账款实施,而不是所有
充分证据证明对才无报表不重要
或注册会计师认为函证很可能无效(应当实施替代程序)
或
可能无效的:经验表明回函率很低、电信类企业、国家机密和制度原因
不函证应当说明理由
其他函证
往来账款:应收账款、预付账款
涉及第三方的其他资产
范围(应收账账款)
金额大、账龄长、交易频繁金额小、重大关联方交易、重大或异常、争议舞弊
截止日选择
资产负债表日
资产负债表日前
对所函证项目自该截止日起至资产负债表日止发生的变动实施实质性程序
询证函的设计
总体要求
根据特定目标涉及询证函
如应收账款
列明有助于发现高估,存在
不列出有助于发现低估,完整性
考略因素
(1)函证的方式
(2)以往审计或类似业务的经验
(3)拟函证信息的性质
(4)选择被询证者的适当性
(5)被询证者易于回函的信息类型
积极式询证函
确认信息
可能未对所列示的信息验证
填列信息
可能导致回函率低
消极式询函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低水平
涉及大量余额较小的账户
预期不存在大量的额错误
没有理由相信被询证者不认真对待函证
同时满足
函证的实施
管理层要求不实施函证的处理
合理
实施替代审计程序
不合理
且被阻挠-审计范围受限
分析考虑:诚信、舞弊、其他替代审计程序
函证发出前的控制
审计单位不得代发:公司的关联方、公司、公司的人员
会计师一定要核实
函证发出的控制
邮寄:独立寄发
跟函:保持全过程对询证函的控制、防止传统舞弊
函证的评价
评价回函的可靠性
邮寄回函、跟函、电子回函(安全环境、核实)传真回函(核实)、口头答复(要求书面回复)
注意:致电询问即口头的,不可靠
评价回函的限制性条款
影响可靠性
影响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或注册会计师能够依赖其所含信息的程度
不影响可靠性
格式化的免责条款
出于礼貌的不承担责任
本回复仅用于审计目的
关注舞弊风险迹象
管理层不允许寄发询证函
从私人电子信息箱发送的回函
不同地址回函地址却相同
无效地址、地址不一致
不正常的回函率
积极式函证未收到回函的处理
再次发函(二发)
仍无回应-替代函证程序
无法替代-确定其对审计工作和审计意见的影响
对不符事项的处理
调查不符事项,明确是否存在错报
某些不符事项并不表明存在错报。函证的时间安排、计量或书写错误造成的
分析程序
财务数据之间,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
不可用于控制测试
目的
用作风险评估程序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环境的程序,分析其重大错报风险
(应当运用)建立预期-对比分析-合理解释(重大错报风险)
关注账户余额、趋势、比率
实质性程序
可以单独或者结合细节测试运用实质性分析程序,不必须使用分析程序
考虑因素
对所涉及认定的适用性(存在预期关系、大量交易)(认定的性质、风险评估、细节测试)
数据的可靠性(来源、可比性、性质和相关性、测试与信息编制相关的控制的可靠性)
评价预期值的准确程度(预测的准确性、信息可分解程度、信息的可获得性)
已记录金额与预测值之间可接受的差异额(重要性、计划的保证水平、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不超过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实质性分析程序和细节测试没有孰高孰低
总体复核
临近审计结束时
为了确定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与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一致,在此阶段应当运用
手段与风险评估程序基本相同
集中在财务报表层面
再评估重大错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