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3)当代教育心理学第5章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按照老师讲义整理,可能有些有出入
编辑于2020-06-13 01:27:45(3)当代教育心理学第654章
行为学习
第一节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一、巴前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
第二节联结主义理论
一、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二、桑代克的学习律
第三节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一、斯金納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二、强化理论
(-)强化
(二)强化程式
三、行为的学习
(一)新行为的塑造
(ニ)行为的消退与维持
(三)行为的分化和泛化
第四节社会学习理论及行为主乂新进展
一、社会认知理论
(一)交互决定观
交互决定观
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相互影响。
在社会认知理论中,行为和环境都是可以改变的, 但谁也不是行为改变的决定因素。
(二)学习与(操作)表现
班杜拉
将新的学习( learning)与习得行为的操作表现( performance)区分开来,强调知识的获得(学习)与基于知识的可观察的操作表现(行为表现)是两种不同的过程。
实验
让学前儿童观看一场电影。在电影中,一个人正在踢打一个充气娃娃。第一组儿童看到那个人受到奖励;第二组儿童看到那个人受到惩罚;第三组没有看到任何结果。看完电影后,这些儿童被带到摆有充气娃娃的房间。结果发现,第一组儿童最具攻击性, 踢打这些玩具;第二组儿童攻击性行为最少。但是如果他们被告知,模仿电影中的人踢打充气娃娃可得到奖励,那么3组儿童都将攻击性行为表现了出来。这意味着, 尽管学习已经发生了,但除非情境是合适的或者有引起行为的刺激,否则行为是不会表现出来的。外在强化或者学习者对即将出现的后果的预期会影响表现,而不是影响学习。
(三)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
参与性学习
通过实际行动并体验行动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那些能导致成功后果的行为被保留下来,而那些导致失败后果的行为则被舍弃。
斯金纳认为行为的后果增强或减弱行为, 而参与性学习的后果为学习者提供信息和激励,引发学习者建立预期并塑造信念的过程,从而影响其动机。
替代性学习
通过观察别人而进行的学习。
在替代性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没有外显的行为。人类的大部分学习是替代性学习,它通常是通过观察或聆听下列来源中的榜样而进行的
学习复杂的技能一般要通过观察和参与才能完成。学习者首先观察榜样解释并示范这些技能,然后进行大量练习和实践, 并从指导者那里获得反馈和激厉
二、观察学习
班杜拉( Bandura,1986)
观察学习( observational learning)经历4个过程。
(一)注意过程
在注意过程( attention processes)中学习者会注意和知觉榜样情境的各个方面。
榜样和观察者的几个特征决定了观察学习的程度。
在教学中,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多种解法解题,或者让一个很受大家欢迎的学生第一名到黑板上解题,或者请几名学生说说解题思路,或者在全班面前公平地表扬每一名学生的解题策略,都有助于学生进行观察和模仿。
(二)保持过程
在保持过程( retention processes)中, 学习者记住他们从榜样情境中了解的行为, 所观察的行为在记忆中以符号的形式表征, 个体使用两种表征系统一一表象和言语
个体储存他们所看到的感觉表象,并且使用言语编码记住这些信息。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进行步骤分解, 可以编制一些歌诀,甚至可以将难以记住的、复杂的行为冠以一个名称,作为标签, 帮助学生记住完成任务的步骤。例如,在教授仰泳时,教师可以采用贴标签的方法, 帮助学生记住仰泳中的胳膊位置顺序:“鸡”“飞机”和“士兵”(图5-14)。
(三)复制过程
在复制过程( reproduction processes) 中,学习者复制从榜样情境中所观察到的行为。
个体将符号表征转换成适当的行为。
学习者必须:
选择和组织反应要素
在信息反馈的基础上精炼自己的反应, 即自我观察和矫正反馈。
(四)动机过程
在动机过程( motivational processes) 中,学习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
社会学习理论区别获得和表现,学习者并不模仿他们所学的每一件事。
强化非常重要,但并不是因为它增强行为,而是因为提供了信息和诱因。
动机过程中存在3种强化
直接强化
是指在模仿行为之后直接给出的强化,为学习者提供信息和诱因。此外,班杜拉还提出了另外两种强化。
替代性强化
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自我强化
指观察者依照自己的标准对行为做出判断后而进行的强化。
自我强化依赖于社会传递的结果。
班杜拉还提出了自我调节(self- regulation)的概念
人们能观察他们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并由此强化或惩罚自己。
教师注意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教师本身也可作为如何解决问题、如何进行逻辑思维的榜样,如说出他们的思维过程、好奇心、情绪控制、对他人的尊重和兴趣、良好的倾听和交流习惯等。这些行为可引导学生形成相同的品质。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也可能以消极的社会行为误导学生。
此外,教师对世界的好奇心、对本学科的热爱以及对学习的热情等将感染学生。 如果一位教师总是要求学生不断学习,而自己从来不学习本学科的新知识,学生们可能会认为这门学科知识已经失去了活力从而没有学习的激情。如果一位教师对学习本身的巨大热情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那么学生将加以模仿,并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获得内在的学习动力。
三、观察学习的应用
(ー)教授新行为、技能、态度和情感
(二)监控学生习得行为的表现
去抑制效应
指个体看到榜样因做出自己原来抑制的行为而受到奖励时,加强这种反应的倾向。
例如,有的学生曾经在课上积极主动地向教师提问,但受到了教师的嘲讽;在新的课堂上,当他看到其他同学纷纷主动地向教师提问并受到教师的表扬、同学们的尊敬时,从此就敢于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提问了
抑制效应
指个体由于看见榜样得到惩罚的结果而引起的反应倾向减弱。
例如,具有校园欺凌行为的学生一旦看到榜样的攻击性行为受到惩罚,相对来说可能会表现出较少的攻击性行为
社会促进效应
指学习者通过观看榜样行为引发其行为库中已有的反
例如,教师对学生表示出尊敬,使用礼貌敬语,学生就可能受到激励而表现出这些行为。使用“你好”“谢谢”和“对不起”并非学生从教师那里学到的新行为, 而是学生早已学会了的,只是教师带头, 引发了学生的相同行为。
四、行为主义新进展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新发展就是将多种认知过程(思维、知觉、期望、自我陈述等)融入行为主义的框架。
(一)自我管理
自我指导是一种以鲁利亚和维果茨基的理论为基础的对行为进行自我控制的方法
过程
教师利用传统的应用行为分析方法,以积极的强化和其他程序改进学生的行为。
所期望的行为变化一旦达到,由教师做出的(外在的) 控制就转向由学生做出的内在控制。
转变过程包括
学生通过自我评估(self- assessment),决定他们是否已经完成了特定的行为;
学生通过自我监视, 记录行为的成绩,持续记录他们以多大频率和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某些活动,如此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监视自己的行为。
布拉班( Draban)设计
要求教师每天都评定学生的行为,并给获得较高等级的学生以强化。
然后他们改变这个程序, 要求学生猜测教师给他们什么等级,猜对了予以强化,最后逐渐除掉强化。
在强化和猜测的条件下,学生的行为改进了。
在程序结東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学生保持了改进了的水平。
这可能是由于教学生匹配的教师的评定发展了他们自己对适当行为的标准,并且当他满足这个行为标准时就强化。
(二)自我言语训练
训练的理论基础是,个体的内在言语影响认知(思维)和引导行为。有些儿童以不当的方式行动,是由于受不当的自我言语的影响。 因此,引入比较适当的自我言语,行为就能改变。
有研究者( Meichenbaum&.Good man,1971)发展了一个认知矫正程序一自我教学训练
教冲动性儿童
开始,教师给儿童示范如何一边完成任务一边说出所使用的程序,每一个儿童都要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接下来教师以言语指导儿童完成任务
然后儿童小声地指导自己完成任务, 最后儿童无声地完成任务(使用隐藏的自我言语)。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