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读书笔记,带你如何阅读一本书。
编辑于2020-06-15 21:35:45《如何阅读一本书》
阅读的层次
基础阅读
“这个句子在说什么?”
检视阅读
“这本书在谈什么?”
有系统的粗读或略读
分析阅读
一直要读到这本书成为他自己为止
主题阅读
比较阅读
学习阅读的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身体方面:良好的视力和听力
智力方面:基础的认知能力
语言方面:口齿清晰
学前教育或幼稚园的学习经验
第二阶段
学习读简单读物
小学一年级
第三阶段
快速建立字汇能力
小学四年级
第四阶段
精练与增进前面所学的技巧
初中的读写能力
检视阅读
分类
有系统的粗读或略读
步骤
1.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
2.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
3.如果书中附有索引,要检阅一下(大多数论说类的书籍都会有索引)
4.如果那是本包着书衣的新书,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
内容前的略读
5.从你对一本书的目录很概略,甚至有点模糊的印象当中,开始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6.把书打开来,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就用这样的方法把全书翻过一遍,随时寻找主要论点的讯号,留意主题的基本脉动
内容的粗读
粗浅的阅读
第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解决的问题
1.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
2.整本书在谈的是什么?
3.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可做笔记在目录页或者书名页
阅读速度
理想上来说,不只是要能读得快,还要能用不同的速度来阅读—要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速度是恰当的
矫正逗留与倒退的简单方法
“手眼训练”
将大拇指与食指、中指合并在一起,用这个“指针”顺着一行一行的字移动下去,速度要比你眼睛感觉的还要快一点。强迫自己的眼睛跟着手部的动作移动。一旦你的眼睛能跟着手移动时,你就能读到那些字句
主动阅读者
阅读的基本规则:带着问题阅读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这位作者会认为知道这件事很重要?你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吗?
书上做笔记
原因
1.那会让你保持清醒—不只是不昏睡,还是非常清醒
2.阅读,如果是主动的,就是一种思考,而思考倾向于用语言表达出来(不管是用讲的还是写的)
3.将你的感想写下来,能帮助你记住作者的思想
方法
1.画下划线
在主要的重点,或重要又有力量的句子下画线
2.在画底线处的栏外再加画一道线
把你已经画线的部分再强调一遍,或是某一段很重要,但要画底线太长了,便在这一整段外加上一个记号
3.在空白处做星号或其他符号
要慎用,只用来强调书中十来个最重要的声明或段落即可
4.在空白处编号
作者的某个论点发展出一连串的重要陈述时,可以做顺序编号
5.在空白处记下其他的页码
强调作者在书中其他部分也有过同样的论点,或相关的要点,或是与此处观点不同的地方
6.将关键字或句子圈出来
与画下划线是同样的功能
7.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
在阅读某一章节时,你可能会有些问题(或答案),在空白处记下来,这样可以帮你回想起你的问题或答案
你也可以将复杂的论点简化说明在书页的空白处
记下全书所有主要论点的发展顺序
书中最后一页可以用来作为个人的索引页,将作者的主要观点依序记下来
三种笔记法
结构笔记
概念笔记
分析与主题阅读
辨证笔记
主题阅读
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阶段及规则
这些分析阅读的规则是一个理想化的阅读。没有多少人用过这样的方法来阅读一本书。而使用过这些方法的人,可能也没办法用这些规则来阅读许多本书。无论如何,这些规则只是衡量阅读层次的理想标准
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架构性规则)
规则一: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来分类
适用于非小说类、论说性的书籍
小说类VS论述类
实用性作品VS理论性作品
科学类VS哲学类
如果一本理论的书所强调的内容,超乎你日常、例行、正常生活的经验,那就是科学的书,否则就是一本哲学的书
科学会从特殊经验的结果作举证,哲学却会以人类的共通性作例证
规则二: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规则三: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将全书的大纲列举出来,并将各个部分的大纲也列出来
内容大纲
这个规则并没有要你将作者没有放进去的东西加在里面。你的大纲是关于作品本身的纲要,而不是这本书要谈的主题的纲要,且不是所有书都要写提纲
(1)作者将全书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二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三部分谈的是别的事,第四部分则是另外的观点,第五部分又是另一些事
(2)第一个主要的部分又分成三个段落,第一段落为X,第二段落为Y,第三段落为Z
(3)在第一部分的第一阶段,作者有四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A,第二个重点是B,第三个重点是C,第四个重点是D
规则四: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一本书的作者在开始写作时,都是有一个问题或一连串的问题,而这本书的内容就是一个答案,或许多答案
理论性问题
某件事存在吗?
是什么样的事?
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存在?或为什么会有这件事的存在?
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特性及特征是、什么?与其他类似事件,或不相同事件的关联是什么?
这件事是如何进行的?
实用性问题
有哪些结果可以选择?
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才能获得某种结果?
要达到某个目的,应该采取哪些行动?以什么顺序?
在这些条件下,什么事是对的,或怎样才会更好,而不是更糟?
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这样做会比那样做好一些?
第二阶段:诊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诠释性规则)
规则五:诊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规则六: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规则七: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规则八: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的问题
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评论性规则)
1.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规则九:在你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暂缓评论”之前,你一定要能肯定地说:“我了解了。”
规则十: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
规则十一: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作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
2.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规则十二: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规则十三: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规则十四: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规则十五: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批评式阅读的条件
要记住所有的论述都包含了一些声明。其中有些是你为什么该接受作者这个论述的理由。如果你先找到结论,就去看看理由是什么。如果你先看到理由,就找找看这些理由带引你到什么样的结论上
要求读者先完整地了解一本书,不要急着开始批评
要区别出两种论述的不同之处。一种是以一个或多个特殊的事实证明某种共通的概念,另一种是以连串的通则来证明更进一步的共通概念。前者是归纳法,后者是演绎法。但是这些名词并不重要。重点在如何区分二者的能力
恳请读者不要争强好辩或盲目反对
找出作者认为哪些事情是假设,哪些是能证实的或有根据的,以及哪些是不需要证实的自明之理
将知识上的不同意见看作是大体上可以解决的问题
外在辅助阅读
1.相关经验
一般经验
与阅读小说有关
与阅读哲学书籍有关
特殊经验
与阅读科学性作品有关
2.其他的书
3.导论与摘要
尽量少用,且先看全书,后看评论家的导论与摘要
4.工具书
字典
百科全书
不同类型书籍的阅读建议
实用型书籍的阅读
任何实用性的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
分类
主要说明规则——指南类书籍
例如,烹饪书、驾驶指南、本书
主要阐述形成规则的原理
例如,经济、政治、道德巨著
最主要的问题
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建议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个目的?
实用型书籍阅读的四大提问
1.这本书是在谈些什么?
2.找出作者想要你做什么(规则四的调整),了解要你这么做的目的(规则八的调整)
3.内容真实吗?
4.这本书与我何干?
想象文学的阅读
论说性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差异
目标
论说性作品要传达的是知识
想想文学是在阐述一个经验本身
读想象文学的三个“不要”
不要抗拒想象文学带给你的影响力
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
不要用适用于传递知识的,与真理一致的标准来批评小说
阅读想象文学的一般规则
架构性规则
1.作品分类
例如,抒情诗、小说、戏剧等
2.抓住整本书的大意
一篇故事的大意总在情节之中
3.发现整本书各个部分是如何架构起来的
诠释性规则
1.小说的要素:插曲、事件、角色与他们的思想、言语、感觉、及行动
2.共识与主旨有关。小说的要素与整个表现的场景或背景有关
3.场景或背景、社会的组合——静态联系;情节的披露——动态联系
评论性规则
在你衷心感激作者试着为你创造的经验之前,不要批评一本想象的作品
各种类想象文学的特殊规则
故事书
快读,并且全心全意地读。理想状态:一口气读完
史诗
在西方传统作品中,最伟大的荣耀,也是最少人阅读的就是史诗
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但丁的《神曲》,弥尔顿的《失乐园》
戏剧
假装看到演出的实景,在心灵的舞台上演出一次
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希腊悲剧
悲剧的精髓在时间,或是说缺乏时间
对我们来说很容易看出来该做些什么,但我们能在有限的时间中看清楚一切吗?
在读旁白的部分时,你要想像这些台词是跟你一般身高的人所说出来的话,而在读悲剧人物的台词时,你要想像这是出自一个大人物的口中,他们不只是在形象上,在实际身高上也高出你一截
抒情诗
不论你觉得自己懂不懂,都要一口气读完,不要停
重读一遍——大声读出来
历史书的阅读
两个要点
1.对你感兴趣的事件或时期,尽可能阅读一种以上的历史书
2.阅读历史时,不只要关心在过去某个时间、地点真正发生了什么事,还要读懂在任何时空之中,尤其是现在,人们为什么会有如此这般行动的原因
特殊的历史书
传记与自传
类型
定案本(传记人物离世后他人撰写)
授权本(传记人物亲人或朋友撰写)
一般的传记(介于定案本与授权本之间)
自传
时事新闻
提出的问题
这个作者想要证明什么?
他想要说服谁?
他具有的特殊观念/偏见是什么?
他使用的特殊语言是什么?
他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吗?
警告
读者要擦亮眼睛
科学与数学的阅读
阅读种类限定
传统的伟大的科学与数学的经典之作
现代科普著作
阅读此类书不是成为这个主题的专家,而是要去了解相关的问题
哲学书的阅读
要回答哲学的问题,除了思考以外,别无他法
哲学的风格
哲学对话
哲学论文或散文
面对异议
哲学系统化
格言形式
神学
自然神学
哲学分支,形而上学的最后一部分
教义神学
首要原则:某个宗教的教徒所信奉的经文
社会科学的阅读
着眼点
特殊的事件或问题上
需运用主题阅读技巧
主题阅读
要求
1.知道对一个特定的主题来说,所牵扯的绝对不是一本书而已
2.总的来说,应该读的是哪些书
步骤
准备阶段
针对你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目。你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与书中的书目索引
浏览这份书目上所有的书,确定哪些与你的主题相关,并就你的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1.找到相关的章节
在主题阅读中,你以及你关心的主题才是基本的重点,而不是你阅读的书
最主要的工作不是理解整本书的内容,而是找出这本书对你的主题有什么帮助,而这可能与作者本身的写作目的相去甚远
2.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
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无论作者是否实际用到这些词汇,所有的作者,或至少绝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这套词汇来诠释
3.厘清问题
第一个问题通常跟我们在研究的概念或现象的存在或特质有关
如果一位作者说这种现象的确存在,或这种概念有一种特质,那么对于他的书我们就要提出更进一步的问题了。这个问题可能跟这个现象是如何被发现,或这个概念是如何表现出来的有关
最后一部分的问题则是与回答前面问题所产生的影响有关
4.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
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
5.分析讨论
要依照特定的顺序来提问题,也要能够辨认为什么是这个顺序
必须说明这些问题的不同答案,并说明原因
也一定要能够从我们检视过的书中找出支持我们把答案如此分类的根据
客观的必要性
要求
主题阅读就是要能面面俱到,而自己并不预设立场
做法
要不断回头参阅诸多作者的原文,重新再阅读相关的章节
主题工具书的作用
启动阅读
建议阅读
指导阅读
阅读与心智成长
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想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书或文章都读
如果你所读的书都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你就没法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你必须能操纵超越你能力的书,或像我们所说的,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只有那样的书能帮助你的思想增长。除非你能增长心智,否则你学不到东西
娱乐性作品无法增进阅读技巧
读一本好书的回馈
当你成功地阅读了一本难读的好书之后,你的阅读技巧必然增进了
一本好书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
心智就跟肌肉一样,如果不常运用就会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