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因果关系与结果归属
因果关系与结果归属总结整理思维导图。
17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学习笔记思维导图。
故意犯罪的特殊形态学习笔记思维导图。
大学法学积极的责任要素学习笔记思维导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因果关系与结果归属
因果关系的基本观念
概念
实行行为与损害结果是否属于同一犯罪,取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包括事实因果关系与结果归属
原因
1.是类型化的实行行为,不包括预备行为
2.不具有或是减少了法益侵害的危险,不是实行行为
3.缺乏结果回避可能性,非实行行为
结果
具体结果观
因果关系的特征
客观性,顺序性,相对性,规律性,复杂性
事实因果关系的判断
条件说的因果关系
实行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着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的条件关系
合法则的因果关系
实行行为合法则(符合客观规律必然)的造成了结果时,将结果归属于实行行为
无论哪种学说,能得出肯定结论,都可以认定存在因果关系
特殊
1.假定的因果关系
甲行为导致了结果发生,没有甲行为,由于其他原因也会导致结果发生
肯定说✔:合法则的条件说或具体结果观,都可得出甲的行为与结果具有因果关系
2.可替代的充分条件
合法则的条件说和具体结果观✔:案例:丙沙漠旅行,甲投毒乙钻孔
3.二重的因果关系(择一的竞合)
两行为单独都能导致结果发生,无意思联络,各自同时发生作用,竟合在一起导致了结果的发生
否定说:无甲行为丙会死亡,无乙行为丙也会死亡,故甲乙的行为与丙死亡无因果关系
合法则的条件说(注意20页):甲乙行为合法则的竞合在一起导致了丙死亡,故甲乙的行为与丙死亡有因果关系
4.重叠的因果关系(多因一果)
单独不能导致结果发生,合并在一起导致的结果发生
例:甲乙无意思联络,分别向丙投放了50%的毒药
5.救助性因果流程的中断
已存在的某个条件原本可以阻止结果的发生,但行为人消除这种条件,导致结果发生
例:甲打跑正在救丙的乙,致丙死亡,事后证明乙的救助行为可以救活
结果归属地判断(规范的判断)
结果归属的一般判断原则
行为的危险是否现实化为侵害结果(危险的现实化)
1.没有结果回避可能性时,不能将结果归属于行为
2.危险没有现实化时,不能将结果归属于行为
3.行为没有违反规范保护目的的结果时,~ 如:交通肇事罪
行为与结果是否属于刑法规定的构成要件的效力范围之内
诈骗罪: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产;处分给第三人,未遂
敲诈勒索罪:基于恐惧心理处分财产;处分给第三人,未遂
抢劫罪
行为人的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行为压制被害人反抗,强行取财
例:捡被抢人掉的钱包,侵占罪与抢劫罪未遂,数罪并罚
注意
在防止结果的发生属于他人负责的领域时,结果不能归属于行为。如:交警指挥倒车
在结果不是构成要件禁止内容时,排除结果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