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世纪,医药简牍中记载了16种矿物药的炮制、剂型及用药方法等
汉代矿物药发展到了46种。我国汉代著名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矿物药列在各品首位,并对这些药材的药性做了较详细的记载。其中还对部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变化和性质做了论述
南北朝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把矿物药列入"玉石部"中,所载化学知识较先前更为丰富,确定了部分矿物药的化学成分
唐代对矿物药的应用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唐本草》在对109种矿物药的陈述中,包括了不少新的化学内容
两宋时期唐慎微的《证类本草》中矿物药增至253种。初步采用定性分析方法鉴别矿物药。
明代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记载的矿物药达266种之多。对其名称、炮制、药性、功效及组方配伍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他将矿物药归纳分为四部七类,还记载了一些较为复杂的人造无机药物的制备及合成反应,将无机矿物药的应用推向了全盛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药志》《中药大辞典》等药学专著有了更多矿物药的记载